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对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

2015-11-22 09:16魏育英张轶庠张小琼
护理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毒血症尿路碎石

魏育英,张轶庠,张小琼

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包括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病人休克、死亡率高达9.9%,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安全[1,2]。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重点在于术前早期进行风险评估,积极控制尿路感染,术后严密观察、早期诊断,预防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并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3]。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讨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对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接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病人2 348例为对照组,男1 3 7 2例,女9 7 6例;年龄4 5岁~6 6岁(5 0.6岁±5.3岁);结石类型:肾盂结石1058例,肾中盏结石942例,肾下盏结石348例;结石直径1.1cm~3.0cm(2.32cm±0.74cm)。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的病人2 350例为观察组,均行URL和PCNL,男1 412例,女938例;年龄45岁~66岁(50.6岁±5.3岁);结石类型:肾盂结石1 059例,肾中盏结石943例,肾下盏结石348例;结石直径1.2cm ~3.1cm(2.34cm±0.76 cm)。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结石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包括手术配合、发生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护理,如早期复苏治疗、畅通尿道、维持酸碱平衡、早期液体复苏护理等。观察组采用以下风险评估下的护理干预。

1.2.1.1 风险评估 病人入院后,即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全面评估。询问病史,认真评估病人基础疾病,重点评估高危人群,包括既往有体外震波碎石手术史、形成石阶需行二次手术者;结石较大、位置较高、结石梗阻症状明显者;合并感染;女性病人反复发生尿路感染

1.2.2.1 两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及预后比较 观察两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复苏后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激素替代治疗率、休克率、死亡率。

1.2.2.2 复苏前后循环功能比较 观察复苏前后24 h包括CVP、MAP、心率等循环功能指标。

1.2.2.3 复苏前后肾功能和肺功能比较 观察复苏前、复苏后血肌酐(Cr)、尿量等肾功能指标以及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肺功能指标。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病人。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

1.2.1.2 护理干预 ①详细观察生命体征:每例病人入院后均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做好记录;重点观察发热病人,如术前体温>37.8℃,应详细询问有无泌尿系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暂缓手术,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待体温恢复正常3d后再行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②指导病人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前对所有病人均行B超和(或)CT及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对血白细胞超过10 000/高倍视野、尿白细胞(++)~(+++)/HP的病人,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d,复查血尿常规,待尿白细胞(-)后行URL或PCNL。③病人返回病房时,及时进行病情交接,注意保护管道,了解术中输液情况,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抗生素;加强尿源性脓毒血症高危人群的护理观察,做好预防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常规床边心电监护,每小时记录1次脉搏、血压和呼吸,及时发现脓毒症诱发的低血压[4]。术后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在术后1h~4h观察病人有无体温升高、寒战、心率加快,血压稍偏低,脉压小,呼吸深快,尿量减少等早期尿源性脓毒血症症状[5],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对症处理。④一旦确诊为尿源性脓毒血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100%浓度吸氧;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护理,复苏治疗方法包括液体补充、血管活性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要求6h内达到:中心静脉压(CVP)8cmH2O~12cmH2O(1 cmH2O=0.098kPa),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尿量大于0.5mL/(kg·h),血乳酸<1.5mmol/L,腔静脉血氧饱和度大于70%[6];动态监测乳酸和血红蛋白水平;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

1.2.2 观察指标

1.2.3 统计法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定性资料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及预后比较 实施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治疗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激素治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没有发生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率为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及预后比较 例(%)

2.2 两组复苏前后循环功能指标比较 体液复苏前两组循环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液复苏24h后,两组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循环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CVP、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液复苏前后CVP、MAP、心率比较±s)

表2 两组体液复苏前后CVP、MAP、心率比较±s)

组别 时间 CVP cmH2O MAP mmHg心率/3.24±1.20 67.78±6.42 131.05±13.42复苏后24h 11.44±1.561)2) 76.54±8.301) 81.36±6.241)2)对照组 复苏前 3.31±1.41 65.28±5.24 120.56±12.54复苏后24h 7.82±2.101) 70.12±7.68 107.45±10.321)1)与组内复苏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复苏后比较,P<0.05。min观察组 复苏前

2.3 两组复苏前后肾功能与肺功能比较 体液复苏前两组肾功能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苏24h后两组肾功能与肺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尿量、Pa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体液复苏前后肾功能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体液复苏前后肾功能与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时间 肾功能肺功能Cr(μmol/L) 尿量(mL/h)PaO2(kPa) PaO2/FiO2(mmHg)观察组 复苏前 123.24±24.32 21.32±4.25 13.18±3.12 241.45±56.42复苏后24h 127.68±20.14 67.15±7.421)2) 18.65±4.121)2) 363.12±65.241)2)对照组 复苏前 116.75±22.10 22.24±4.21 13.42±3.12 238.41±54.24复苏后24h 127.45±21.32 32.42±6.241) 14.65±3.421) 328.75±72.141)1)与复苏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复苏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易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病人早期可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和急性肾功能损伤,因心力衰竭发生休克,死亡率较高[7]。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及结石较大、位置较高的病人,是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危人群[2]。有研究报告表明,术前进行风险评估,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及时诊断和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可有效减少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降低病人死亡率[8]。

Demirtas等[9]认为,血糖、血压水平异常可直接影响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因此,术前应加强风险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积极控制原发病。对血糖、血压异常的病人,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34 mmol/L,血压控制在140/80mmHg。术前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若血白细胞、尿白细胞和尿细菌数高于正常,则暂缓手术,先行抗感染治疗[10,11]。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保持管道通畅,对并发尿脓毒血症的高危人群,重点监测,做好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后2h~10h内如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升高超过39℃,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心悸、心率超过110/min,血压低于80/60mmHg,且尿量减少,则应警惕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一旦诊断为尿源性脓毒血症,则应早期进行复苏支持治疗。关礼贤等[12]指出,低血压1h内进行复苏,是抢救脓毒血症休克的关键。首先保持气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呼吸,使氧饱和度≥70%;液体复苏需在严密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根据中心静脉压(必须达到8 cmH2O~12cmH2O)、尿量[>0.5mL/(kg·h)]及血压(>90/65mmHg)等监测结果决定补液量[13],提高灌注,保持血容量充足,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给予有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血、尿培养与药敏实验,选取敏感抗生素。抢救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体温变化,当体温>39℃时可行物理降温。重视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让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风险评估下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手术病人发生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激素治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两组体液复苏期间循环功能、肾功能、肺功能指标,由于观察组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循环功能、肾功能、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风险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发生率,提高确诊脓毒症病人的预后水平。

[1] 金莉,顾迎霞.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76-577.

[2] Bastawisy M,Gameel T,Radwan M,et al.A comparison of Stone Cone versus lidocaine jelly in the prevention of ureteral stone migration during ureteroscopiclithotripsy[J].Ther Adv Urol,2011,3(5):203-210.

[3] Femandez A,Foell K,Nott L,et al.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diversions:A case-control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outcomes[J].J Endourol,2011,25(10):1615-1618.

[4] 崔木平,刘旭日,鲍景国,等.免穿刺架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8):715-717.

[5] 高静,沈玮,孙金玉,等.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0):61-64.

[6] 陈蓓敏,尹小兵,张凤华,等.对严重脓毒症病人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性六部法护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8):889-892.

[7] 吴玉婷,邹晓峰,张国玺,等.软性输尿管镜技术在小儿上尿路结石腔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34(11):827-830.

[8] 陈亮,李建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的防治[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06):527-531.

[9] Demirtas A,Yidirim YE,Sofikerim M,et al.Comparison of infection and urosepsis rates of ciprofloxacin and ceftriaxone prophylaxis befor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sed study[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2,2012:916381.

[10] 王琼,王晶晶,王璐璐.肾病内科病人跌倒风险的动态评估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11(3):202-203.

[11] 罗建,张伟文.尿源性脓毒症休克血流动力学特点和预后的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14(4):311-313.

[12] 关礼贤,崔学江,徐勋,等.上尿路结石腔内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84-185.

[13] 葛广成,李中兴,冯瑞,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治[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1):31-32.

猜你喜欢
毒血症尿路碎石
碎石神掌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