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青年版画家

2015-11-24 10:57
北京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版画家木刻版画

文 陈 洁

鲁迅与青年版画家

文 陈 洁

鲁迅指导的这些青年版画家投身版画创作,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民族危难的历史时刻,在抗战中,其创作的大量版画,揭露了日本侵略暴行、刻画了中国战士的英勇抵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有力地推动了抗日版画运动。

鲁迅被称为“新兴版画之父”,倡导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鲁迅从艺术境界、创作细节,到怎样用版画表现革命,版画家怎样组成团体和编辑出版期刊等各方面,对青年版画家进行了指导。这些青年版画家投身版画创作,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民族危难的历史时刻,在抗战中,其创作的大量版画,揭露了日本侵略暴行、刻画了中国战士的英勇抵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有力地推动了抗日版画运动。

用几柄雕刀,一块木版,制成许多艺术品,传布于大众中者,是现代的木刻。

木刻是中国所固有的,而久被埋没在地下了。现在要复兴,但是充满着新的生命。

新的木刻是刚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艺术,是好的大众的艺术。

这些作品,当然只不过一点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

这是鲁迅写在《<无名木刻集>序》里的几句话,由青年版画家刘岘据鲁迅手迹雕版拓印,印入1934年在上海出版的《无名木刻集》。

本文将具体讲述鲁迅对几位青年版画家的指导以及他们在抗战版画运动中的贡献。

《民族呼声》 李桦

李桦

1935年9月9日,鲁迅在致李桦的信中写道:

先生之作,一面未脱十九世纪末德国桥梁派影响,一面则欲发扬东方技巧,这两者尚未能调和,如《老渔夫》中坐在船头的,其实仍不是东方人物。但以全局而论,则是东方的,不过又是明人色采甚重;我以为明木刻大有发扬,但大抵趋于超世间的,否则即有纤巧之憾。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沈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鲁迅1935年6月16日,在致李桦的信中写道:

《现代木刻》的缺点,我以为选得欠精,但这或者和出得太多有关系。还有,是题材的范围太狭。譬如静物,现在有些作家也反对的,但其实是那“物”就大可以变革。枪刀锄斧,都可以作静物刻,草根树皮,也可以作静物刻,则神采就和古之静物,大不相同了。

李桦(1907—1995)1926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30年留学日本。1934年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从事新兴木刻运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主持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工作,当选理事长,组织抗战八年木刻展。代表作有《怒吼吧,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李桦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加开封外围保卫战、南昌南浔保卫战等,画了许多战地速写,举办战地写生画展。主编《诗与木刻》《抗战木刻》等期刊。主办木刻函授班,培养指导青年木刻家的创作,与木刻界其他同志协力组织木刻展览会,编辑出版抗战木刻选集。这一时期,李桦的代表性作品有《旗手》等版画。

程沃渣

《饿死也不被汉奸收买》 程沃渣

鲁迅指导过版画家程沃渣的版画创作。据鲁迅日记记载,1935年2月6日,鲁迅“得沃渣信并木刻四幅。”同月14日,“复程沃渣信。”沃渣寄给鲁迅的《追》《旱年》《水灾》等四幅早期木刻作品,现存于上海鲁迅纪念馆。

沃渣的木刻作品《全民一致的力量》《饿死也不被汉奸收买》《反战细胞》等表现出人物精神的力量,和情感世界的丰富性。这正是与沃渣回忆中鲁迅的指导一致的。鲁迅复沃渣的信没有保存下来,据沃渣回忆,鲁迅在信中指导他,不是画劳苦大众张开嘴巴,举起拳头就是革命作品了,而是要努力刻画劳苦大众的思想感情。

程沃渣(1905—1974),1926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参加一八艺社、涛空画会、铁马版画会等团体。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主任。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华北文联常委、美协主任。

陈烟桥

有一张珍贵的照片: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参观全国木刻展览会时,与几位青年版画家谈话,青年版画家围坐在鲁迅身边,兴奋而专注地聆听着鲁迅的谈话。其中一位青年便是版画家陈烟桥。

鲁迅在信中具体指导过陈烟桥的版画创作。1934年3月28日,鲁迅在致陈烟桥的信中写道:

《鲁迅思想与民族革命战争》陈烟桥

我看先生的木刻,黑白对比的力量,已经很能运用的了,一面最好是更仔细的观察实状,实物;还有古今的名画,也有可以采取的地方,都要随时留心,不可放过,日积月累,一定很有益的。

至于手法和构图,我的意见是以为不必问是西洋风或中国风,只要看观者能否看懂,而采用其合宜者。先前售卖的旧法花纸,其实乡下人是并不全懂的,他们之买去贴起来,好像了然于心者,一半是因为习惯:这是花纸,好看的。所以例如阴影,是西法,但倘不扰乱一般观众的目光,可用时我以为也还可以用上去。睡着的人的头上放出一道毫光,内画人物,算是做梦,与西法之嘴里放出一道毫光,内写文字,算是说话,也不妨并用的。

1934年4月5日,鲁迅在致陈烟桥的信中写道:

雾城先生:

三日的信并木刻一幅,今天收到了。这一幅构图很稳妥,浪费的刀也几乎没有。但我觉得烟囱太多了一点,平常的工厂,恐怕没有这许多;又,《汽笛响了》,那是开工的时候,为什么烟通上没有烟呢?又,刻劳动者而头小臂粗,务须十分留心,勿使看者有“畸形”之感,一有,便成为讽刺他只有暴力而无智识了。但这一幅里还不至此,现在不过偶然想起,顺便说说而已。

陈烟桥(1911-1970),1931年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不久开始版画创作,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6年底,与江丰、沃渣等发起组织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1938年9月被推选为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理事。1940年任重庆《新华日报》美术科主任,从事有关抗日的木刻和漫画创作。

抗战期间,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出版了,漫画界也有个刊物《救亡漫画》,陈烟桥常为这些报刊撰稿,创作漫画、宣传画。并在香港与其他画家一起举办了一个《抗日宣传画展》。

刘岘

《侵略者来了》 刘岘

刘岘是在鲁迅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版画家,曾经为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创作版画,包括《阿Q正传》《孔乙己》《风波》《白光》的四组木刻画,首页第一张综合刻有《呐喊》各篇小说的主要人物。

鲁迅曾评价道:“《孔乙己》的图,我看是好的,尤其是许多颜面的表情,刻得不坏,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问题,不过这孔乙己是北方的孔乙己,例如骡车,我们那里就没有,但这也只能如此,而且使我知道假如孔乙己生在北方,也该是这样的一个环境。”(《致刘岘》)

刘岘创作了《侵略者来了》等表现抗战的版画。1934年,刘岘的版画集《怒吼吧,中国之图》,由未名木刻社出版。刘岘将这本书赠送给鲁迅,至今仍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刘岘(1915-1990) ,1930年在北平读书时开始自学木刻,1933年转学上海美专,与黄新波组织未名木刻社。1934年赴日本留学,进东京帝国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同时在版画家平冢运一指导下研究木刻。1938年春赴河南确山参加新四军。翌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教授木刻。1940年调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主任。1942年曾在延安举办个人木刻展。1949年以来,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藏品集》主编、《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顾问。

郑野夫

1936年2月17日,鲁迅给青年版画家郑野夫的信中写道:

顷收到来信并《铁马版画》一本,谢谢!《卖盐》也早收到,因为杂事多,一搁下,便忘记奉复了,非常抱歉。近一年多,在做别的琐事,木刻久未留心,连搜集了几十幅木刻,也还未能绍介。不过也时时看见,觉得木刻之在中国,虽然已颇流行,却不见进步,有些作品,其实是不该印出来的,而个人的专集,尤常有充数之作。所以我想,倘有一个团体,大范围的组织起来,严选作品,出一期刊,实为必要而且有益。我希望铁马社能够做这工作。

这封信中提到的《卖盐》是郑野夫的木刻集。《铁马版画》是由版画家郑野夫、江丰、程沃渣创办的木刻团体铁马社出版的木刻画刊。正如鲁迅所指导并期望的,在出版木刻画刊《铁马版画》之后,郑野夫又编印了《木合》《木刻艺术》刊物和《新艺丛书》等,有力地推动了抗日版画运动。

郑野夫(1909—1972),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参与一八艺社和野风画社木刻活动。曾和江丰等在上海组织“铁马版画社”,1939年在浙江丽水与金逢孙等创设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并多次举办木刻函授班,编印《木合》《木刻艺术》刊物和《新艺丛书》等。

《保卫我们的城池》 郑野夫

作者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员

责任编辑 徐 飞

猜你喜欢
版画家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花与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动物一一逼鼠蚕猫
桌上盆景(外一幅)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李富贵木刻作品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江敉先生版画欣赏
藏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