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水压试验模型有限元分析

2015-11-24 08:11于美明李记恒宗留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管顶水压试验水压

于美明,李记恒,宗留佳

(1.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21;2.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北京100195;3.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京100097)

高密度聚乙烯管道是一种绿色新型环保管道,与其他传统管道(如:PCCP、DIP、钢管等)相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密度低、稳定的化学性质、便于施工与安装等优点。

邢清干渠南宫干线和衡水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第14标、15标均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其中,南宫干线长44km,采用DN1200、DN1400输水管道,输水流量0.85~1.1m3,设计内水压力0.6MPa。为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大口径长距离高密度聚乙烯输水管道在通水前,需对管道的密闭性进行水压试验。

大口径长距离的高密度聚乙烯输水管道在我国首次应用,且相关的水压试验及施工技术标准仍处于空白。因此,本文结合南宫干线高密度聚乙烯输水管道工程,选取300m试验段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并根据相关资料建立管道水压试验有限元模型,模拟高密度聚乙烯输水管道在水压试验不同时刻时的变形率情况。

1 水压试验设计方案

1.1 试验布置

回填方式可按照管道回填垫层15cm为中粗砂,其余全部原土回填至管顶50cm。管道回填方式如图1。

图1 管道回填示意图

高密度聚乙烯输水管道在进行水压试验之前应通水浸泡不少于12h,同时对尚未回填的管道各个阀门连接点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渗水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水压试验选取300m段进行,该段包括阀件、钢塑转化接头、弯头、三通、热熔、电熔管件等所有连接部件。试验压力设置为0.8MPa。

1.2 水压试验步骤

管道水压试验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预水压试验和主水压试验。

1.2.1 预水压试验

(1)首先使高密度聚乙烯试验管道中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同时维持1h禁止外界空气流入管内。

(2)用增压泵措施向水压试验管道段注入净水,将管内压缓慢上升至试验压力,并维持试验压力30min,若发现管道压力有下降趋势,应立即采取措施注水补压,但补压不应高于试验压力。在试压期间应对管道的接口、各个连接部件进行检查有无渗漏现象,若发现渗水,应立即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继续试压。

(3)停止补压注水并维持1h压力,当1h下降的压力不大于试验压力的70%,则可结束预水压试验。若大于试验压力的70%,应重新注入净水补充管压,并同样稳压1h后再进行观察,直至管道压力小于试验压力的70%。

1.2.2 主水压试验

(1)结束预水压试验后,应立即将管道进行泄水降压,降压量为试验水压的0.68~0.72MPa(即试验水压的10%~15%)。在降压期间应计量出管道泄水量,其泄水量可设为△V。

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Vmax按照式(1)计算:

式中 V为试验水压管道的总容积(L);△P为泄水时的降压量(MPa);Ew为净水的体积模量;Ep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弹性模量(MPa);di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内径(m);en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公称壁厚(m)。

当降压时的泄水量△V与△Vmax相比,若大于最大泄水量,则应立即终止试压,采取相应措施将高密度聚乙烯管内空气排净,然后再从预水压试验步骤2开始试验;反之则应继续下一步骤。

(2)每隔3min记录一次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的水压力,连续记录30min。若在此期间内发现管道内的水压力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则说明试验结果合格。

(3)若30min期间管道内的剩余水压没有上升的趋势,应继续观察1h,若90min期间管道水压下降不大于0.02MPa,则可判定水压试验合格。

(4)当两条规定均不能满足,则判定水压试验失败,最后应立即检查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进行试压。

2 高密度聚乙烯输水管道水压试验模型

2.1 模型的建立

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是一种热塑性材料,管材本身具有受压发生蠕变和应力松弛的特性。与传统性材料(如DIP、钢管等)管道不同,水压试验过程中,聚乙烯管材发生蠕变会导致一段时间内压力呈连续下降趋势。由于试压期间温度变化相对较小,所以压力波动不大。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黏弹性、受压蠕变及膨胀、失压收缩等特性,压力试验时这些特性均有所表现。因此,应充分理解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在压力试验期间的压力下降现象,充分考虑到压力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管道有泄漏。

水压模型的建立,结合水压试验设计方案,在建立完成回填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管道内水压力,模拟加压过程,涉及到需要改变的内容包括荷载、荷载出现时间等,这些内容将通过有限元软件中的荷载、时间函数和时间步等功能进行设定。

水压试验阶段加压时间后的时间函数如表1。

增压时间基本与水压试验基本保持一致,水压通过有限元软件中的Pi高密度聚乙烯Internal Pressure功能设定,管道设计工作压力0.6MPa,实际工作压力0.8MPa,水压试验最大压力0.8MPa,模拟过程从0.4MPa加压至0.9MPa,每隔12h加压0.1MPa。

表1 生死单元与时间函数

2.2 有限元分析

2.2.1 200 h时模型竖直方向位移

加压至0.4MPa后,模型竖直位移变化最小的部分出现在沟槽两侧和底部,此部分因为固结已经较好,而且距离管道较远,基本不受水压试验影响。管道左右两侧和底部都受到固定端约束,而上部仅有50cm回填原土,当管道受压发生膨胀时,管顶位移最为明显,受管道的顶托作用影响,模型的最大变形也出现在管顶上方范围;管道膨胀时,挤压管道下方回填的中粗砂,致使下方中粗砂出现向下的微小位移。

管道的最大最小位移都在竖直方向,管道上方仅有50cm土荷载,所管顶出现较大位移16.54mm,管道底部有150mm的中粗砂垫层,垫层下方原土固结较好,管底位移变化不大,竖直位移变化最大的区域集中在管顶。

2.2.2 200 h时管道竖直方向的受力

由于管道受内水压力发生膨胀,与管道上方土体发生更为强烈的挤压作用,管顶以上回填土由管道和管顶以下的回填土共同支撑,当管道发生膨胀时,下方土体对上方土体的一部分支撑作用力转移到管道,管土之间的接触力急剧增大。

2.2.3 200 h时管道水平方向的位移

管道两侧出现7.41mm水平最大位移,相对管顶竖直位移较小,也是因管道两侧的土体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径向变化14.82mm,与竖直方向径向变化16.5mm相比,相差不大。

随水压增加,管道受力特点不再发生变化,位移逐渐增大;水平位移因受到两侧固定端作用,相对竖直方向而言,其值较小,所以管道变形仍以竖直方向为主。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径向变化及管道变形率如表2。

表2 打压过程中管道竖直方向变形

模拟加压至0.9MPa时,管道变形率为2.95%,仍满足要求。如若再施加一部分土荷载,至382h时,管道变形率减小。所以,回填至地表高程,实际工作状态下,管道内水压力0.4MPa,与管道上方土荷载抵消一部分,管道变形率减小,为0.7%。

在软件模拟260h打压到0.9MPa时,管顶竖直方向位移等值线图最大位移线已经移至土层表面,如若管顶50cm土层已经固结或被冻结,可能在土层上方出现裂缝。出现裂缝后,可用原土回填压实至设计要求。

3 结语

(1)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因沟槽底部和两侧都有固定端约束,模型最大位移点出现在管顶上方;管道竖直方向最大位移出现在管顶,水平方向最大位移出现在两侧中心位置。

(2)高密度聚乙烯管道水压试验增压至0.9MPa时,发现管道的变形率为2.95%,模型上方最大位移等值线不闭合,如上层覆土已经固结,此时可能出现裂缝。

(3)随着土荷载的进一步增加至382h时,高密度聚乙烯管道变形率减小,管道在正常工作下变形率为0.7%。

[1]边学成,申文明,马祖桥,等.不同填土管涵土压力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1):127-133.

[2]吴念.我国HD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发展现状[J].塑料,2007,36(5):39-42.

[3]陈秀华.HD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优势[J].广东建材,2006(6).

[4]方有珍,王秀丽,朱彦鹏.上海软土地区HD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管现场荷载下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5):889-897.

[5]申文明,边学成,唐晓武,等.低填方上埋式管涵土压力的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7):1017-1022.

[6]魏业清,张林洪.土拱效应的桩板墙挡板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62-64.

[7]周敏,杜延军,张亚军,等.埋地HD高密度聚乙烯管道施工过程中土拱效应变化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2):414-424.

[8]杨进新,付邦磊,李万智,等.长距离大口径PCCP管道水压试验方法改进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9,40(12):63-79.

猜你喜欢
管顶水压试验水压
城镇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安全埋深分析
水压的杰作
改进型双胶圈钢制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工艺技术探讨
大型PCCP压力管道单管水压试验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埋地穿路钢质管道承受竖向载荷的计算方法
适用于厚度在线测量的水压闭环控制系统
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水压试验
非接触应变测量系统在钢岔管水压试验中的应用
隔爆外壳水压试验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