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武 2014新常态,感受变化之美

2015-11-24 22:28张兵武
营销界·化妆品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针尖品类常态

张兵武

前两年开会,我们经常会听到吐槽,尤其是传统从业者对线上的吐槽。但是现在,大家显然已经意识到,时代不一样了,都开始用行动代替吐槽。

一些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过去我参加很多本土品牌的会议,我老婆从来没对我说过,你给我带点化妆品回来吧。今年,她第一次主动跟我说,你能不能帮我拿点面膜回来。

所以,我提出今天的主题:新常态,感受变化之美。

我提这个概念绝对不会错,它首先是政治正确。习大大上台后,就经常提新常态。

为什么要谈新常态?我要让大家意识到,我们今天真的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你看马娅会长做致辞,都开始主动要大家加她微信了。我们应该用行动去积极拥抱这个新常态,感受变化之美。

所以,在此,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认知的新常态,并希望大家能够受到其中某一点的触发,采取行动。

粉丝

我首先要跟大家谈的就是粉丝。

之前我有思考,应该把哪一个人,作为对这一年这一个产业总结的起点。大家想一想,我会选择谁?绝对是你想不到的一个人。

这是一位女性,曾经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医生。2013年底,她辞职了,开了一家主营化妆品的淘宝店。第一个月,销售收入60万元。即便是净收入,也大大超过了她在医院的收入。她就是微博名为“急诊科女超人”的于莺。

我们想想,第一个月她就能卖60万元,到一年结束,保守估计也能卖1000万元,超过很多做了很多年的线下实体店一年的收入。

为什么会这样?很重要的一点,于莺在微博上是一个“大咖”,擅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普及医学常识、敢于直言医疗黑幕,因此成功聚拢了一大批粉丝,有288万之多。去她淘宝店消费的,基本都是她的微博粉丝。很多人直接在淘宝点评里写,我就是冲着“女超人”来的。

过去,我们看到很多明星自创品牌失败,但是现在,明星创品牌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因为,在过去,明星虽有名气,但几乎很难与粉丝直接互动。

而现在的网络技术,已经能够让明星和粉丝保持24小时的互动。也就是说,明星开始真正掌握粉丝,他的广告效应随时可以实现。靠他的号召力,可以迅速做成一件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李静的“达人模式”越来越能够成气候的重要原因所在。

所以,大家无论是做店的,还是做品牌的,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利用现有技术和工具,建立起与用户的直接联系,并实现直接互动。只有真正抓住了我们用户,我们才有机会做我们想做的尝试,才可以谈未来。

针尖上的天使之舞

第二个需要大家关注的产业新常态,我用了比较文艺的说法,叫“针尖上的天使之舞”。

这几年,我觉得,行业真正形成的一个大的变革,就是小品类的崛起,“小而美”的崛起。

这两年,很多品牌能够很容易切入市场,或者受到市场关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产业新常态已经出现。

我相信,在未来,任何一个小的品类、细分品类的针尖上,一定会站着一个天使。关于这一点,现在的亚缇克兰刘总(刘晓坤)是屡试不爽。之前嗳呵的婴童护理,现在小蜜坊的唇部护理,都是针尖上的天使之舞。

大家要记住这个意象,我相信一定是这样的。

未来,在传统的品类上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在市场格局上真正形成突破,成为新趋势的,一定在于小而美的品类。

刚才马娅会长在致辞中也谈到了,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细分,需要越来越专业(垂直细分)的品类品牌出现。我们要重新回到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技术控

第三点,“技术控”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这个行业,将成为另外一个行业新常态。

坦白讲,过去我们行业谈的很多技术都是概念,都是大忽悠。在技术层面解决的问题,基本是产品的从“无”到“有”。而未来,亟需我们依靠技术解决的,是产品从“不好”到“好”的问题。

目前,本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我们还没真正规模化地出现好产品,这需要更多技术控在这个行业出现。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并加大投入,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其列为行业新常态的原因所在。

关于行业技术控的代表人物,我个人认为环亚集团的胡兴国必须算一个。他不但很早就自筹建立了国内唯一成系统的美容化妆品博物馆,而且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成立了成规模的科技研发中心——环亚研究院。

2014年,他们推出的滋源无硅油洗头水,称得上是把专业技术和消费者生活之间的链接做得非常好的一个案例。通过无硅油技术概念的宣传和普及,他让消费者产生了一种新的信赖感。今后,他会凭借技术取得更多突破。

未来,在我们这个产业,真正关心技术,同时又能够做好消费者生活形态沟通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移动互联

第四点,移动互联,我称之为“明日边缘”。我们已经到达了明日的边缘。

最新的“双十一”,淘宝统计的数据显示,移动端也就是通过手机购买的比例,已经占到了42.8%。京东移动端销售,占比超过40%。

我们所有的人,几乎只要醒着,都拿着手机。我这段时间,选酒店、买机票,也都是通过移动端解决。移动互联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新常态、商业新常态。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微博还很热,微信就大肆扑上来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多人其实会变得不知所措,盲目追随。在此,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如何与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相处。

2003年之前,PC互联网刚兴起,国内一帮很棒的营销专家,都是怎么被人认识?他们都是认认真真经过研究之后写出很棒的文章,然后贴在天涯网或者中国营销传播网,被人发现,获得赏识。但是到了微博起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人不需要专业的研究,他只要会骂人就能出名,就可以成为专家。然而到了微信时代,我们发现又回归到了“内容为王”,一篇文章必须够精彩,才能获得广泛响应和传阅。

这个轮回告诉我们,与其盲目追随各种各样的变化,不如平心静气地追求一些本真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的舞台布置得再漂亮,最需要的仍然是一个可以上来讲述精彩故事的人。所以,在这个新常态之下,我们始终别忘记问自己:能不能创造出真正有意思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竞争是平的

这几年有本书很火,叫《世界是平的》。最后我想说的这个新常态,则叫“竞争是平的”。

怎么理解?过去,我们看宝洁、看欧莱雅,都是仰视。但是今天,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于平视这些跨国企业,甚至随时考虑在某个细分领域把他干掉。一些本土企业家,包括刘晓坤、陈丹霞、胡兴国、吕义雄,甚至已经把买下国际品牌当成平常之事来讨论。

竞争变平了,已经成为行业新常态。

有人会担心,别高兴太早了,我们行业这几年的辉煌很有可能重蹈广州日化从巅峰又跌下的覆辙。我想说,现在这帮企业家已经不是过去的土豪。我所结识的这帮人,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战略眼光、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已经跟过去的企业家完全不一样。

最后,我想引用《星际穿越》里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要温顺地走进这个良夜。化妆品行业已经到了一个良夜,我们一定不要再中规中矩地表现了,一定要抓住新一轮的机会。

猜你喜欢
针尖品类常态
针尖上的蜂蜜
缝衣针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针尖和笔尖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写小诗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2013年三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二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