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毛泽东曾电示新四军配合美军在中国登陆作战

2015-11-25 11:18夏继诚
党史博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杭州湾浙东纵队

夏继诚

70多年前,美国政府曾多次派人到延安面见毛泽东,提出美军准备在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杭州湾登陆,要求中共部队配合作战。毛泽东为此精心谋划,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今天回眸这段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仍富有现实意义。

1944年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多批次人员到延安面见毛泽东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及战后远东问题,会后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确定了战后国际关系特别是对日本战后安排的基本准则。

同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商定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后国际组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盟军近300万人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向德国法西斯展开大规模进攻。苏联红军把德军驱逐出国境后,乘胜追击,在欧洲九个国家的辽阔土地上又将德军主力不断歼灭,步步向德军巢穴进逼。

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先后攻占了日军重兵驻守的马里亚纳群岛、塞班岛、帛琉群岛、莱特岛等,并在菲律宾成功登陆,歼灭了大量日军,击沉了多艘日军航空母舰及大量其他舰艇,击毁了几千架日军飞机,使日本海空力量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美军还多次派飞机轰炸日本本土。1944年10月12日,美军派出1000多架战机轰炸台湾的日军阵地,显示了美军不断向中国东南沿海推进的战略态势。

在中国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歼灭了大量日伪军。至1944年下半年,根据地人口达到9000多万,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发展到65万、民兵发展到200多万,控制着中国主要的海岸线和海岸港口,包围着中国敌后各主要城市和许多交通要道。这就给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最后打败日本军国主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重要的反攻阵地。

1944年6月9日,包括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爱泼斯坦在内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延安访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先后会见了记者团成员,毛泽东还和记者们合影留念。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介绍了中共抗战的情况,公布了七年来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大家交流了对今后反法西斯战争的看法。

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期间,提出要成立一个观察组,并到延安访问,蒋介石不得不表示同意。7月22日,美军赴延安观察组第一批人员,在组长包瑞德上校的率领下,由重庆飞抵延安,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秘书易登随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多次会见了观察组并与之深入交谈。该组有关人员在访延期间,写出了多份报告。

8月7日,美军驻中国战区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又选派人员组成第二批美军观察组,由重庆飞抵延安,组长仍由包瑞德上校担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又热情地会见了观察组全体人员,并分别与包瑞德和组员谢伟思进行了多次重要谈话。10月8日晚,毛泽东还在一次小型舞会上和谢伟思等多名美国人跳舞,并幽默地对谢伟思说,中国共产党要与美国的政策“保持一致”。谢伟思先后写出50多份报告,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呈报给上司。

11月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又飞抵延安。毛泽东、周恩来到机场迎接,还陪同他检阅了由一个连队排列成的仪仗队。8日,毛泽东、周恩来又与赫尔利进行了会谈。

美国人一拨又一拨到延安,当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肩负重要使命。美国人的情报很准确,他们清楚地知道,国民党的部队远在大后方,八路军各部队分布于华北。中国东南沿海浙江、上海、江苏,特别是杭州湾周围,都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他们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交谈的内容虽然很广泛,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很多方面,但有关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进展,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等,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毛泽东三次电报指示新四军准备配合美军登陆

新四军下辖七个师和一个游击纵队。其中第一师在江苏中部地区,第三师在江苏北部地区,浙东游击纵队足跨杭州湾,战斗在从四明山到浦东的沿海地区。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第七师则分布在内地。因此,能配合美军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作战的,只有第一师、第三师和浙东游击纵队。

1944年8月21日,毛泽东起草了一份电报,发给新四军军部。毛泽东在电报中说:美军准备在中国登陆,要求和我军配合作战。五师地区美军正派人去,我们已许其设无线电网并供给情报。不久他们即将派人来军部,并在上海及沿江、沿海设无线电网,其目的不但便利空军轰炸,并且准备为将来登陆作战取得配合。美军在中国登陆时间,据有些美国人估计已不在很远。因此,请你们认真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及准备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侵华日军总部为了破坏盟军在中国登陆,于7月18日发出了“浙东作战命令”。日军相继攻占了由国民党军驻守的温州、丽水等地,以控制海岸线。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于9月27日致电华中局,要求大力加强苏浙皖地区的工作。电报说:我军为了准备反攻,造成配合盟军条件,对苏浙皖地区工作应有新的发展部署,特别是浙江工作应视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议作如下部署:一、浙东游击纵队派一支得力部队约两个团,到天台山去发展天台、黄岩、临海、乐清等地工作,沿公路、沿海岸线进行游击,创造游击区。背靠四明山,用推进方式向敌伪区进军……二、向天台山脉进军后,依据可能程度……相机挺进至平阳山区与龙跃部队会合,造成该区(浙南)的扩张形势。龙跃地区(龙跃部活动的地区)的基本任务是:沿温州及浙、闽交界的海岸线,力求蔓延式地发展,海岸线愈长愈好。三、苏南部队除巩固现有阵地外,中心任务应放在太湖西南岸,沿京(本文指南京)杭国道伸入天目山,造成过钱塘江与浙东打通的战略形势。浙东区党委应加强金华、义乌、衢县、桐庐、富春(富阳)等地敌伪区的游击工作,以迎接苏南部队的南进。中共华中局接到中央指示后,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并于10月9日电告中央汇报了执行情况。

10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华中局,再次强调:美军有在杭州湾登陆可能,应十分注意发展宁波、上海、杭州三角地区工作,以便配合美军登陆,时间可能很快。

11月2日,毛泽东、刘少奇又联名致电华中局负责人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电报说:美军可能往杭州湾登陆。为了配合美军登陆及准备夺取杭州、上海、苏州、南京等大城市,除粟裕带两个团南进外,请你们考虑下列步骤:一、设立苏浙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苏南及全浙……二、除即调两团外,准备再从一、三、二、四各师调五至六个团南进。三、从军直及各地抽调大批干部,加以两三星期训练,陆续派往苏浙。四、对各大城市工作,作具体部署。五、对苏浙地区(浙东区、杭嘉湖区、浙西区、浙南区、苏南各县),作具体布置。

从毛泽东、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上述一系列电报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对中、美联手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有极高的认识、明晰的判断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曾精心谋划,精心部署,扎扎实实地做了多方面的工作。

粟裕率主力南渡长江,向杭州湾挺进

1944年12月26日,时在延安的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也致电新四军军部,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向江南大发展,以便在战略反攻时配合盟军登陆:“击敌、破京、入沪”。

遵照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研究并确定了南下部署:第一师抽调三个主力团组成第一批南下部队,会同已在江南的第十六旅,首先打开苏南、浙西局面,再东渡钱塘江,与四明山浙东纵队打通联系,控制全浙江。浙南龙跃部向瓯江以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福建游击队向福州沿海敌后发展。对第二师、第七师及苏南各区也提出了不同任务,特别要求保证大江南北的交通联系,皖南部队要向浙西发展……

粟裕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中区党委书记,在对日伪作战中屡打胜仗。1944年11月2日,粟裕致电军部,建议派更多兵力南下,以便强有力地配合盟军在上海至宁波间登陆。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主力和300多名地方干部,从仪征地区悄悄渡过长江日军封锁线,连夜越过日军严防死守的京沪铁路,向浙西疾进,10天后抵达浙西长兴仰峰岕。1945年1月13日苏浙军区成立,粟裕任司令员(政委谭震林未到职),统一指挥苏南和全浙工作。部队进行整编,共编成四个纵队,开展政治整训,决心完成发展东南、准备配合盟军登陆的任务。

随后,王必成、江渭清率第一纵队进至余杭以北,控制了莫干山,向东深入杭嘉湖敌后地区,打通了与浦东及杭州湾以北地区的联系;向南进至富春江边,打通了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简称“金萧支队”)的联系。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整编为第二纵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委,张翼翔任副司令员。谭启龙亲率部队到富春江边迎接南下部队,打通了浙东与浙西的联系。这就为配合美军在杭州湾登陆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蒋介石敏锐地觉察到了毛泽东为配合美军登陆所作的布局,下令第三战区迅速调集部队,对粟裕部队层层拦阻,不让新四军进至沿海及杭州湾周围。本来,毛泽东于1944年6月25日致电华中局,指出:“对任何国民党军队均取防御态度,不得由我启衅,但(对)来攻者必须举行自卫战斗。”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粟裕不得不在天目山地区进行了三次自卫还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向四明山进军因此受到了影响。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苏南浙江的力量,中共中央于1945年3月11日又电令叶飞率三个主力团和二三百地方干部过长江与粟裕会合。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随后,苏浙军区部队进一步发展了杭嘉湖地区的抗日局面,锋芒所向,直指杭州湾北岸。

在此期间,浙东纵队向西加强富春江以南地区,另以主力依托四明山根据地,不断向三北和会稽地区发展,歼灭了投靠日军的汪伪税警三团1000余人,击溃了国民党顽军10个团的进攻,解放了上虞县城,并争取了国民党挺进军第五纵队张俊升部起义。这就进一步拓展了杭州湾以南新四军的地盘,更有利于配合美军登陆。

新四军军部奉命派人潜入上海,为美军选择登陆点

1944年11月20日,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找司令部参谋处第二科(简称“参二科”)副科长王征明谈话,交代了一项绝密的重要任务。赖传珠说:接奉中央军委电报指示,为了配合盟军对日军的反攻,要在上海至杭州间的沿海海岸,为美军选择一个登陆点。你们参二科负责主管情报侦察工作,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派你去执行这项特殊任务。你要负责查清上海至杭州沿线的敌情、地形、社情等有关情况,速去速回,以便上报。

王征明受命后,即带两位参谋,通过秘密交通线进入了上海。

在此之前,参二科已在上海市区和吴淞口建立了几个秘密联络点,搜集日军进出黄浦江的舰船数量、物资、兵员等情报。王征明等人分头了解情况,把地下情工人员组成若干小组,冒着生命危险到日军驻地侦察,把军港、仓库、机场、兵营、高炮阵地等军事设施都绘成了较详细的兵要地图。王征明还重点调查了浦东的敌情、地形和可能配合美军登陆的浙东纵队淞沪支队的情况。

浦东位于杭州湾以北,靠近上海市区,其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意义。1937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曾有多批次陆海军在此登陆进攻上海市区。上海地下党、浙东区党委、新四军浙东纵队为了掌控浦东这块战略要地,下了很大功夫,并组建了浦东支队(后改称淞沪支队)。支队长朱亚民曾三下浦东,以12人组成短枪队,打破日伪军严密驻守的格局,至1944年秋冬将部队发展到1500人枪,使日伪闻之色变。

王征明和朱亚民、陈伟达(淞沪支队政委)、顾复生(民主政权的专员)都是老战友。经过多次磋商,他们一致认为只要美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支队和当地人民都可进行有力的配合和支援。

王征明返回军部后不久,参二科将吴淞情报组发来的日军活动情报,上报给延安中央军委转报美军。随后美军B-52重型轰炸机多次轰炸日军江湾机场、炮台湾兵营、吴淞沿江两岸的战略基地,日军损失惨重。

1945年1月20日,美军驻华第十四航空队轰炸上海,其中一架战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中尉飞行员托勒特负伤跳伞,降落在浦东。日军出动大部队欲活捉美军飞行员,浦东支队和当地民众冒死将托勒特营救脱险。随后又派人派船,通过杭州湾,将托勒特送到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养伤。谭启龙、何克希等纵队领导多次接见托勒特。1945年3月22日,托勒特被安全护送回浙江新昌县美军办事处。临别之际,托勒特给浙东纵队写了一封感谢信。在信的末尾,他热情洋溢地写道:“我希望你们新四军和我们美国军队能够很快在一起并肩作战,来摧毁我们共同的敌人———日本!”

把准备工作拓展到舟山群岛

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是长江口和杭州湾的出入通道,也是美军在中国登陆的跳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侵华日军为了巩固通往日本本土的交通线,并阻击美军登陆,非常关注舟山群岛。

新四军浙东纵队经过慎重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攻占舟山群岛中的大鱼山岛。大鱼山岛位于舟山群岛第二大岛岱山岛西北,长6公里,宽25公里,有4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岛不大,但它北到上海和南到宁波距离差不多,是往来上海与舟山、宁波的必经之地。谭启龙、何克希等认为,我们如果控制了大鱼山岛,就能控制来往船只,摸清日军部队调动和交通运输等状况,打击和切断日军向舟山、岱山等地的补给线,这将有力地配合美军对日军的反攻和在中国沿海的登陆作战。

1944年8月21日,浙东纵队海防大队一中队76名指战员,乘5艘帆船登上了大鱼山岛,奉命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

日军得报后大惊,于23日出动600多人和3艘炮舰、10艘汽艇,加上飞机掩护,大举向大鱼山岛进攻,必欲将这个战略要地抢夺到手。

日军装备精良,总兵力8倍于登上大鱼山岛的新四军。海防大队一中队76名指战员,只有3挺轻机枪、2门小炮,每人100发子弹、4颗手榴弹。敌我强弱如此悬殊,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新四军英勇顽强,苦战孤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子弹打完了,就拼刺刀,用石头砸,42人壮烈牺牲,有的跳崖、跳海,有的在山洞中隐蔽下来。战后延安《解放日报》对此战作了报道,影响很大,被称为“海上狼牙山之战”。

舟山群岛的定海、岱山等大岛上,早有中共地下组织三东工委(后改称东海工委)隐蔽开展工作,广泛搜集日伪情报。浙东纵队还派出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日伪情报,为配合美军登陆作准备。

1945年2月2日,纵队政委谭启龙、司令员何克希向粟裕发了一份电报,同时发给新四军军部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报告了如下敌情:

由于美军在菲(律宾)岛及吕宋登陆成功,日军在海上的交通被截断。目前日军积极加强沿海防务设备,积极建筑由永嘉到沿海公路,建筑飞机场。台湾难民部分已到温州。“三北”沿海敌自观海卫、蟹浦、龙山至宁海、镇海、象山亦加强控制,开辟山地,架设炮台。今又在慈溪金家戌、桃花岭、长溪岭一带山地看阵地,准备建筑工事,安设长距离炮台。姚江沿线已于蜀山、丈亭建筑据点。敌人对沿海加强控制已逐步实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我军领导机关,特别是正在节节推进的美军来说,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秘密布防,是千金难买的战略情报。新四军浙东纵队提供的上述情报,可谓价值连城!

在黄海前线也为美军登陆作好准备

毛泽东除了关注美军准备在东南沿海特别是杭州湾登陆,并精心部署以外,也把目光投向了江苏北部、黄海沿岸的广阔海域、港口及绵延数百里的海岸线。

长江口以北至盐城的黄海港口及海岸线,为粟裕的第一师所控制。新四军第三师战斗在江苏北部,控制着从盐城至连云港的所有港口和几百里海岸线。师长兼政委是黄克诚,参谋长是洪学智。毛泽东当然不会忽略这块大地盘。他估计美军也存在着从黄海沿岸登陆的可能性,于是向黄克诚、洪学智下达指示,要他们也预作准备。

1944年12月26日,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代政委饶漱石、参谋长赖传珠向中央军委发了一份电报,将黄克诚、洪学智12月12日的报告全文转报:

盟军在黄海海洋登陆时,依据现在情况计,苏北能动员兵力、粮食、船只等的可能如下:

一、劳动力。分短期、长期两种:短期临时者,能动员十万劳动力参加运输、修路;长期调用者,能动员二万到三万人。

二、粮食。在收成坏和用款购买下,可供给二十万人。如临时公粮拨用,可供给二十万人一个月。

三、船只。三个月前准备,可组织海船一百只,担任登陆、运输,载重量三千吨。内河大小船只可动员一千只,担任内河运输,但不能下海运输。

四、部队参战。接到军委命令五到七天,可集中作战。

五、飞机场。沿海地区春秋两季可利用临时着陆,夏冬水多临时着陆困难。固定机场,放在淮阴、盐城(规模小)、新浦(规模大)机场夺取后,可利用自修之,固定机场可先通知而修筑,无问题。

以上电报充分说明,黄克诚、洪学智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非常认真,非常坚决,在民力、财力、物力相对较为贫困的苏北地区,能做到这样的准备,难能可贵。

今天我们回顾70多年前属于“绝密”的历史文电,是为了介绍给更多的人,特别是年青一代,让大家知道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从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为了联合美军打败日本法西斯,进行了怎样精心的谋划,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工作,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虽然美军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中国登陆,但毛泽东应美国的请求,尽了最大的努力,新四军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可谓万事俱备,只待美军登陆了。历史事实很有说服力地表明,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同样不愧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讲信义、敢担当、负责任的坚强成员!

猜你喜欢
杭州湾浙东纵队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
浙东沿海地区台风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研究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夏、冬季杭州湾北部游泳动物群落结构
杭州湾跨海大桥:左手风险 右手机会
浙东“大文学”思想的综合探究
———评郭庆财博士《南宋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研究》一书
论唐代宗大历年间浙东唱和中的越文化印象
杭州湾跨海大桥基础网络平台的铺建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