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济南哈雷族:骑士哲学与复古文化

2015-11-26 18:49
齐鲁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哈雷骑士玩儿

索锐:“骑哈雷的永远没有路怒症”

25日晚,在济南舜耕路上的一家啤酒馆,聚集着一群彪形大汉,虽然在旁人眼里,他们有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和背景,但是此时此刻,这些因素却丝毫不能降低啤酒馆内正在不断高涨的温度。因为他们今晚的主题无外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哈雷”。

索锐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聚会,每周几乎都要“来上一次”。由于大家时间的不确定性,每次来的人可能都会不一样,“但只要能够凑在一起聊哈雷,却总也不会少了话题。”

目前经营着一家传媒公司的索锐,是哈雷的“骨灰级”粉丝。“如果说,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注定会发生一件能够改变他命运的事,我相信我的改变就源自哈雷”。

大学时期,索锐曾在酒吧驻唱,“除了必要的学费,我没有向家里讨要过一分钱。”毕业后,索锐做过小买卖,经历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不管怎样,当时要赚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朝思暮想的它(哈雷)搞到手”。

在谈论到这些过往的经历时,索锐的语气很轻松,丝毫看不出那种“老男人”一般的沧桑感,索锐说,他最为迷恋的就是当骑上哈雷的操控感和与这个世界能够融为一体的“舒适性”。

“当风在你耳边呼啸的时候,真的就什么烦恼也过眼云烟了。”索锐认为,玩哈雷的人强调“自我与个性”的追求,迷恋那种“疲劳的释放感”,“玩儿的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一种‘精气神,所以,我发现玩哈雷的都没有路怒症”。

“其实每个玩哈雷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啤酒馆“掌柜”新哥(张若新)也是一个哈雷粉。他向记者指了指坐在一边正在抽着雪茄的男人,“他是我们当中最年轻的,你可以问问他”。

作为这次聚会中为数不多的“80后”,在热闹的人群中,陆子(赵陆)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骑我妈的木兰,被摔的整条腿甚至都不能走路,但就是那一次,我爱上了机车。”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的路子,谈起对于自己第一次与摩托机车的“亲密接触”,还是记忆犹新。

因为偷着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哈雷,陆子曾被父亲痛批了一顿,但在事后,母亲偷偷告诉他,父亲还是支持他的。

因为啥雷的启动声音特别像马蹄声,“特别是经过改装之后的哈雷”,也就是这个原因,新哥、索锐他们曾发起成立了“骑士英雄”俱乐部。

玩哈雷的人,有时是孤独的,因为“骑士”这样的角色,注定是多少有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他们又是快乐的,因为玩儿哈雷的,极少有“单蹦儿”的,“在这个圈子里,你总会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另类的“骑士英雄”主义

三年前的一个深夜,夏野走在新加坡石龙岗的街道上,当他要穿过马路回公寓时,听到了哈雷的“轰鸣声”,他本想让过去再走,但是他却没想到哈雷会主动停下来避让他。“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于哈雷的认识”,自此,夏野便也开始成为了一名哈雷爱好者。

“玩哈雷的人都有一种公益精神,”索锐告诉记者,今年夏天,“骑士英雄”便联合电台和相关交管部门,共同发起了旨在保障中高考考生顺利出行的“绿丝带”活动。

索锐告诉记者,因为之前看到过很多因为堵车而耽误考试的考生,所以就萌生了想要做点儿什么的念想。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考生求助,从政法学院到历城二中,在交警的协助下,我用了四十分钟就跑了个来回。”

通常玩哈雷的人虽然与颓废不搭边儿但也都不会主动与“荣誉”产生联系,“但是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会义不容辞的站出来,这也许就是哈雷的骑士精神!”

与“骑士精神”相符的是,国外哈雷团体对于公益事业也非常热衷。

在美国,哈雷群体更像是一个“帮派”的存在,在这个群体中,虽然有着白领菁英人群,但却也不乏行业的底层人群,但是一旦进入到这个圈子,就会“一视同仁”。“就算你是骑宝马的,想要加入,有时也会遭到不屑的目光。”

“虽然玩哈雷的人不矫情,但玩儿哈雷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

在济南的哈雷群体中,“每一次出发都会有专业的领队和专业的手势”,在周末,索锐他们都会组织或远或近的旅行,从莱芜到日照甚至再到新疆。“有时在路过景色很美的山川大河时,心中会有一种豪放感,那种感觉是坐在汽车里不能够体会到的。”

就如同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汽车梦”一样,哈雷的存在,除了对于消极能量的释放外,更多的则是给予了他们“男人英雄主义”本性的一种释放。

哈雷:影响一代人的“复古文化”沉淀

与一般机械产品随着使用年数的升高而贬值不同,哈雷是随着出品年数的升高而升值。“如果你现在以正常的价格买到了一部60、70年代的车子,那么你是赚了。”

新哥告诉记者,在圈子里曾经有一位哈雷车主,因为经济拮据不得已卖出了自己的车子,但是几年后,当他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可以购买型号更加高级的车子之后,他还是对自己原来的那部车子念念不忘”。最终,那位车主花费了几倍的价钱,“赎回了”当时卖出的那款外观并不怎么有“吸引力”的哈雷。

新哥最讨厌的就是有钱人的那些哈雷游戏,“很多有钱人以花掉几十万的代价买进一部哈雷,但那只不过是当作一时新鲜的玩具,当他们的新鲜感一过,等待哈雷的命运只能是放在仓库里积满灰尘。”

如同哈雷的百年品牌文化一样,哈雷注重传承,讲求“回到从前”。所以玩儿哈雷真正的精髓是建立在于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过程和长年累月的了解与实践,再加上个人过往的岁月经历,“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

“哈雷之所以显得小众,就是因为在漫长的岁月中,淘汰了太多只是当时一时新鲜才去选择触碰它的人群。”

由于有着这么一层关系,在新哥看来,真正懂得哈雷文化的都是一些40岁开外的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力。

除此之外,与赛车更多的是在于比拼速度,体验“速度与激情”不同,哈雷虽然也会有“零四”(0-400米直线加速赛)项目,但哈雷文化的内涵更多的是那种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岁月沉淀的味道。

“你可以说玩哈雷的人都不修边幅,但你绝对不能说玩儿哈雷的人不懂时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厂家定制的限量版外,绝对见不到完全一模一样的车子。”

在这个个性与时尚相连越来越紧密的时代里,哈雷从诞生那一日起,就从来不会缺乏个性的元素。

其实,粗野豪放只是哈雷外在的体现,哈雷的内在则堪称“细腻”,为了彰显个性,大到车把,小到关键部位的螺丝钉,只要你有需求,都可以打印上专属于你的LOGO标识,在某些发烧友眼中,这样的车子完全可以称之为“私人定制的艺术品”。

正是基于此,近些年来哈雷不再是男人的专属,一些处于白领阶层,并且受到过良好文化教育的女性也开始慢慢的加入到这个群体中来。

“每个人都会有对于生活的激情,只不过是可能会通过音乐、旅行以及各种体育运动来体现,在我看来,哈雷的存在则是一种先锋与复古的结合,是放射性与包容性的完美载体,速度和时髦并不是它的魅力,它是老男人独享的玩具,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激情。”

猜你喜欢
哈雷骑士玩儿
色彩玩儿起来
哈雷与彗星的故事
对抗大帝国的骑士
玩儿火的画家
克里夫兰骑士
俺去陕西玩儿
哈雷奶奶: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New En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