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长学校”为抓手协调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思考

2015-11-26 07:17陈顺芹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家校培训

□ 陈顺芹

以“家长学校”为抓手协调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思考

□ 陈顺芹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小学是一所山区学校,学生家长大多是稻农。经调查,家长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30%,以小学、初中或中途辍学人数居多。全校双亲留守和单亲留守的学生超过半数,学生绝大多数由祖辈监护。面对复杂的家庭教育形式,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上,使新型“家长学校”应运而生。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新型家长学校

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

1.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有方向

为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根据农村家庭教育实际现状,2012年秋季,学校在原先“家长学校”的基础上扩大家长学校的规模。为此,学校召开行政组会和全体教师会,湖北武汉木兰乡塔耳小学法人柳校长、分管教学的焦校长和分管德育的黄校长都一一做了讲话,对开办“家长学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提出了工作目标与要求,既让全校老师统一了思想、又明确了开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2.学习他人经验,做好“家长学校”授课准备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办“家长学校”,对于塔耳小学来说不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大家对如此大规模地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培训,还属首次。学校领导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利用学校工作例会进行“家长学校”的交流;引领教师进行“家长学校”专题学习;推荐网页上的专业网站给老师课余浏览或学习,把有关“家长学校”内容的读书笔记作为教学常规工作月检内容。学校还给担任授课的老师下发专业书籍,要求骨干教师带头学,编写授课资料。在领导的督促和鼓励下,老师们变压力为动力,课题组长带领课题组成员利用网络,学习“专家解读:开展家长学校的必要性”;拜读了“专访专家梁巍:家长学校——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载体”等文章。通过骨干教师的引导,“家长学校”专题学习在老师们中间蔚然成风,为有效授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领导做表率,发挥引领、辐射的作用

塔耳小学柳校长率先承担工作任务,由他牵头做了一系列的先期准备工作,率先给家长授课,成功主讲了“有出息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能容纳120人的多功能教室座无虚席,就连走道、走廊都站满了人。

一直以来,让老师备感头疼的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教育和管理。在本学期开学后,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和一(1)班的班主任,有针对性地给全校一年级新生家长上了一节主题为“家校合作,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新生入学教育课,效果很好。在家长的有效配合下,以前的新生一两个月言行还如脱缰的野马,现在的新生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就适应了小学生活,像个真正的小学生了。

4.加强家长学校培训的针对性

木兰乡地处黄陂北部偏远山区,学生多半为留守儿童。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大部分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无法和城市、乡镇的学生家长相提并论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家长,四年来,塔耳小学每学年都要对所有家长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合实地入户走访了解的情况,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归类问题,选择最突出的家长需求或问题作为新学期“家长学校”开班授课的内容。2013年秋,第三期“家长学校”开班前,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观察、家访,发现大部分家长只对孩子的言行和习惯提出要求,而自己的言行却是随心所欲,丝毫没有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于是就将这一期的培训内容确定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极强,在参训家长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引起了他们深刻反思。

5.保障经费,深入调研,切实改善家校关系

为了做好家庭教育现状调研工作,学校在经费上面给予大力支持。四年来,塔耳小学在家教学校工作方面除了有专项资金投入外,老师的专题学习、培训、走访、打印等费用全都是学校承担。学校自2011年秋季开始,坚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全体教师都参加家访活动,一定要入户走访、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倾听家长或监护人心声,针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问题,与家长或监护人一起想办法,将家长的共同心声、带共性的家庭教育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协助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学校”工作,真正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不断改善家校关系,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二、学校“家长学校”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家长的学习态度得以转变

刚开始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并没有把上“家长学校”当成一回事,有迟到、早退甚至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来的现象。有的家长接到学习邀请函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觉得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或挣钱,有的家长即使来上课手中还拿着要干的活计,在学习中有频繁聊天现象。一次、两次、三次的学习过去了,授课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感染了家长,精彩的授课内容吸引着家长,听课家长之间也互相影响着。如今,家长们都渴望上“家长学校”,上完这一期的“家长学校”课,马上期盼着下一次授课,这一可喜的变化都说明家长们的学习态度转变了。

2.家庭教育观念得以改变

曾经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过问孩子的品行,甚至向孩子灌输错误的做人、做事观念,现在都得以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和孩子一起学习,做孩子的表率,用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做孩子的朋友,家庭的环境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了。

3.家校的关系和谐了

由于家长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学校,亲身感受到学校、老师对家长、学生的责任心,无不为之感动。加之专业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让他们教育孩子、与老师的协调配合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认可度在不断提高,把学校当成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把老师当作最知心的朋友,和谐的家校关系逐步形成,正在稳固发展。

4.校园环境美、净了,孩子们快乐了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协调,极大提高了教育效果。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较快养成。如今,随时走进塔耳小学校园,看不到一片废纸和一点垃圾,一排排绿树鲜花旁,不时探出“树木是我们的朋友、请爱护小花”的小牌子,还有那校园内有序放置的分类垃圾箱边,常有学生自觉捡起地面的垃圾投入到箱子里,助人为乐的现象随处可见。课间,再也听不到孩子们骂人说脏话的声音。

三、“家长学校”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塔耳小学开办“家长学校”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场地小,培训面窄。二是没有统一的、分级的培训教材,更没有培训大纲。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发挥学校和社会合力,改善培训条件

单靠学校本身办好“家长学校”还是不够的,所以在今后我校会多争取领导和社会的支持,改善培训条件。同时,改变以前学校老师讲,家长听的单一培训形式,多考察、多实验、多探索、把更多公益资源和专业力量吸引到家长学校平台上,使之更有丰富性、专业性和对家长的吸引力。

2.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

学校在已利用的校讯通、微信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基础上,加大对家长宣传。让家长们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神奇力量,使家长的学习和培训畅通无阻。

3.提高家长学校师资水平

向全区、全市优秀的家长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取经,多和本乡其他兄弟学校交流,听取他们好的想法和建议,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4.制定培训大纲,改进培训教材,落实培训评价

通力合作,分工协作,吸取四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适合本土“家长学校”的教育大纲,使家长培训更具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塔耳小学“家长学校”的开办是家长的幸运,更是孩子的福音。但是,目前全乡仅此一所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还有大多数的家长和孩子徘徊在家庭教育的迷茫区。要想让“家长学校”向更科学,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方向发展,我们的路还很长,充满着挑战和艰辛。只要我们有一颗责任的心,就一定会昂首阔步朝前走,让“家长学校”在整个木兰乡农村学校扎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吴雁玲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塔耳小学。

G471

A

2095-5103(2015)12-0041-02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家校培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家长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家长学校要有名更要有实
学前教育专业“家长学校”有效教管模式的探究
莫让“家长学校”成为“家长会”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