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5-11-26 07:17黄芳芳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23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船理想信念

□ 黄芳芳

“红船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黄芳芳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蕴含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文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定义及其与“红船精神”的内在关系,提出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将“红船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其育人目的。

红船精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党的革命精神之源,集中体现了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党在革命道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并勇挑重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只有青年一代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梦想才能实现,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因此,高校准确把握和理解“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把“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船精神”的提出及内涵

94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宣告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她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近年来被誉为“红船精神”。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文章中深刻解读了“红船精神”,并将其内涵准确概括为一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二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习近平同志在文中指出“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定义及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一项特殊的教育活动,它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类教育有所不同,主要是对一定的社会成员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结合社会理想对大学生个人理想的要求,对大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以教育与影响。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教育活动。

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最高要求,根据长期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总结,将最高要求作为对学生的统一教育目标,是背离实事求是原则,以先进性取代广泛性的错误做法。因此,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分层分类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既围绕理想信念的特点、本质、规律等,加强理想信念的基本知识教育,同时也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和先进分子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三、“红船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

“红船精神”是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有力支撑。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部分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生活的发展,与时代相宜的思想观念尚未渗透进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疑惑的一些普遍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给予清楚地解答。“红船精神”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引领着教育工作者勇于承担起时代发展的使命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和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以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启示教育工作者构建科学信仰和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将引领时代发展的理论成果充分融入日常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红船精神”是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的有效载体。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影响教育效果。“红船精神”因其展现形式多样,既能以学术著作形式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又能以艺术作品形式感染激励学生;既能依托网络开展开放及时的教育,又能通过实践开展认识检验的教育;既能挖掘榜样开展示范教育,又能通过参与式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在“红船精神”创造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改进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红船精神”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有力保障。理想信念的产生、确立,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要从正确的理想和正确的信念两个角度去考虑,结合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加以引导。“红船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清楚解读了一个党,特别是一个执政党如何才能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深层次问题。学习理解“红船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党的理论、制度、发展史,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的信心,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相信党能够带领我们不断前进。

四、“红船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发挥理论导向功能。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理论教育,科学的理论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基础。为此,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将“红船精神”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大学生把理论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信仰体系。

首先“红船精神”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弥补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枯燥、教学内容空泛的缺点,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心理,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精神的教育效果。其次,高校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平台,可以深入研究“红船精神”,将形成的研究成果及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理论说服力,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的感情,进而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

将“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使大学生受教育于娱乐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一是将“红船精神”与校园演讲、辩论、讲座、榜样教育等常规活动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勤奋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二是将“红船精神”与党校、团校、学生理论社团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鼓励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搭建平台,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三是将“红船精神”与理想信念网络教育相结合,开辟“红船精神”专栏、创建“红船精神”官方微博、建立微信群,以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和方式,展开互动教育,提高时效性,利用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将“红船精神”融入社会实践,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既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用“红船精神”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实训,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的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认识理论、检验理论、运用理论,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首先,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利用党的诞生地中各类红色资源,结合“红船精神”开展,如在南湖红船旁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其次,用“红船精神”指导学生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立足校园,鼓励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创新活动,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践行创新精神;二是走进老区,组织开展红色寻访等实践调查活动,参观革命圣地,学习伟人事迹,调查老区发展状况,践行奋斗精神;三是深入社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开展实践服务活动,践行奉献精神,实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教育目的,将理想信念教育融于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学知识、明理想、做贡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6-21.

[2]浙江省反邪教协会课题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邪教防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吴雁玲

黄芳芳,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2095-5103(2015)12-0053-02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船理想信念
红船
雕红船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