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籍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015-11-26 09:49天津现代学院孙雅蒂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古籍中华

文/天津现代学院 孙雅蒂

中华典籍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文/天津现代学院孙雅蒂

【摘要】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继承发展和弘扬需要有载体来记载,这个重要的载体就是典籍文献,而中国国人却由原先的“知东不知西”变成“知西不知东”。现代图书馆具有收藏典籍、保护典籍、推广典籍的重要使命,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中国的典籍文化,做好典籍的收藏、典籍的整理、信息环境下典籍的保存工作,建立现代典籍智能保存室,典籍数据库、典籍的网络多媒体、数字典籍系统,不仅更好地保存古典书籍而且更好的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传承和发扬中华典籍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中华;典籍文化;古籍

一、中华典籍文化

典籍是指古代图书和重要文献的总称。中华典籍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史提供了最基本而又不可替代的大量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传承中华文明,探索古人的智慧,传播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断层。进入近代史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明受到了帝国主义的摧残,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国家没有了可以重建,而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了就意味着永远的灭亡,而我们中华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伟大的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改变一百多年的文化断层现象,所以必须拯救中华传统文化。

(二)拯救中华传统文化。要拯救中华传统文化,先拯救中国典籍。中国传统典籍地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载体。现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收集保护传统典籍的完好,只有保护好完善好传统典籍才能进一步去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明。

二、图书馆古籍的收集

(一)收藏特色。各个级别的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服务定位和地区文化量力而行,大而全小而全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很容易弄成没有自己的特色的大杂烩。

(二)合理收藏。根据图书馆的资金实力合理选择适当的古籍进行收藏,可以适当选择影印版古籍进行收藏。影印版古籍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书籍,可以为图书馆节省资金并且也比较好维护。

(三)加大收藏深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进行生动的视频编辑和展示,让传统的纸质式枯燥的阅读方式转变为现代多媒体式、趣味性的接受方式,让更多的大众对中国古籍产生广泛的兴趣,推动和挖掘古籍的信息服务价值。

三、信息环境下典籍的整理

(一)传统的典籍整理。古籍整理是对原有的典籍进行再整理、分类,以便于读者的查找,以便于发挥古籍的最大潜在价值,其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是所有工序中最主要的和起决定作用的工序。

(二)传统古籍整理方式的不足。传统的古籍整理方式完全依赖于人力,其各个工作环节都是手工作业。古籍整理时不仅需要人工翻阅大量的文献,进行大量的人工传抄;而且古籍整理所需的大量知识也是全凭人脑的记忆。因此,古籍整理的质量和水平不仅仅取决于整理者的知识基础,还取决于整理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三)信息时代下典籍数字化整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古籍的保存和整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法,利用图书馆的电子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互联网络,可以为古籍图书建立智能数据库系统,利用数据库对古籍进行储存、编目、索引和对古籍进行大数据统计,方便读者对古籍的快速查找并且可以针对读者的专业问题给出具体的答案,充分挖掘古籍的利用价值。1.古籍智能数据库建设。古籍的智能数据库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智能类的专业咨询服务,不仅是储存方式的改变,还是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为充分挖掘古籍的利用价值和快速查找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将古籍图书进行扫描储存变成电磁类信息,然后对数据库编目、索引、整理,建立与数据库接口的智能问答系统和统计系统,针对读者的专业问题都能有智能系统给出解答,并可以对一般提问进行统计形成智能专家库。2.网络古籍检索和利用。古籍典籍在网络上是用元数据来查找和组织的,元数据是对图书馆资料的属性的描述,它可以支持数字化古籍的利用效率的统计分析。元数据还是图书馆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对象,对网络古籍的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进行计算,以便分析人们对哪类古籍的偏爱程度。

四、信息时代环境下的典籍保护

(一)建立现代化典籍保护室。古籍典籍是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和战火的破坏才幸存下来的,难免会有发霉和虫蛀的现象。而且用药物保存虽然能防止霉变和虫蛀等现象,可是对古籍也会有所损伤。

(二)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古籍保护。建立古籍图书智能保护室能有效地长久保存古代典籍,但是为了保护图书却阻碍了图书馆的最基础的借阅功能,古代典籍不能借阅的也就失去了承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保存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建立信息环境下的数字保护措施,既能最好的保护古典书籍又能更好的借阅查找资料,做到鱼与熊掌的兼得。

参考文献:

[1]郭金钟,唐玉斌.基于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14):319-320.

[2]方敏.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策略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5):27-28.

[3]史岩松.谈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河北科技图苑,2012(6):84-86.

[4]李虹.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措施[J].文学界:理论版,2012(5):352-353.

猜你喜欢
古籍中华
中华龙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爱我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是古籍修复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