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农业节水灌溉发展之浅见

2015-11-26 02:38张国胜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期
关键词:商丘市水价节水

□方 力 □任 方 □张国胜

(1商丘市农水技术指导站 2商丘市水利科技推广中心)

0 引言

商丘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偏少,蒸发量大,地下水不能充分补给,旱灾比较频繁。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84亿m3,人均占有量仅有287 m3,亩均占有量仅有244 m3,仅占全国人均12%,耕地亩均14%。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增加,致使水资源超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增大,大量机井出水量减少,许多水利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再加上商丘市传统农业灌溉形式落后、管理粗放,水利用率低,致使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变目前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式,向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方式转变,成为解决商丘市水资源匮乏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商丘市加大了对节水工程的投入力度,节水灌溉面积迅速增长。但农业节水的发展受到管理体制、投入成本、节水意识不强、发展方式的形式主义、工程和设备的质量问题等原因,而受到重重制约。因此,农业节水的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 提高农业节水的意识

为了发展农业节水,提高水价,势在必行。但是,水价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农用水价,容易增加农民负担。因此,发展农业节水,还必须在水价之外下工夫。当前,一方面,农用水严重短缺,甚至人畜饮水困难;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严重浪费,农业节水的工程和设施,虽然发展起来了,但却很少投入使用,对其维护和正常更新,更是无人问津,农业节水的工程设施,其主要作用不是用于节水,而是供参观和达标评比,“供看不供用”、“投入大、使用少”。发展农业节水,需要改变农民传统的浇地习惯,而这种传统的浇地习惯,之所以长期难以改变,很大程度上也与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有关。如果农民和地方政府的节水意识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那么,发展农业节水就比较容易。发展农业节水,固然需要注意工程型、管理型措施的运用,但提高农民和地方政府的节水意识则更为重要,效果更为长远。根据调查,如果农业节水意识能有比较大的提高,运用当今的技术和方法,商丘市年可节水10%~50%。

今后,不仅要注意加大农业节水的宣传和示范推广力度,更要把提高农民和地方政府的节水意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提高节水意识,是促进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社会节水意识的强弱,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应把提高节水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 加强政府投入,强化政府的投入责任

在发展农业节水方面,通过加强农业节水重点项目投入等措施,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此,政府要加大对于农业节水的投入力度,在发展农业节水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把高效农业节水建设列入政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融资机制

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加快农业节水的发展,积极促进农业节水融资机制的创新,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发展农业节水的积极性。商丘市重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实行按比例配套投入的政策,形成“国家引导、配套投入”的资金投入机制,以有限的财政资金(特别是中央、省财政资金)来引导、带动了全社会增加对农业节水的投入。此外,政府要加大力度,积极改善农业节水的投资环境,鼓励探索农业节水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并将农业节水产业化与加快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结合起来,积极促进农业节水发展由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政府为主导,努力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农业节水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农业节水的内在运行机制。

4 坚持经济可行性发展方向

以前在发展农业节水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发展的必要性和技术的合理性,较少考虑其经济可行性。在有关发展农业节水的政策和宣传上,也较多地强调农业节水的社会效益,或者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强调地方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性,较少考虑农产和区域的投入效益,以致于许多农业节水项目,对农产甚至区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农业的各个微观组织都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发展农业节水,必须尊重其利益要求,让其真正感到,发展农业节水有利可图,使发展农业节水的过程,变成农民自觉参与的过程。为此,发展农业节水的过程,要从主要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技术的合理性,转向将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合理性与经济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尊重农民和其他微观主体的利益要求。农业节水不仅应是一个提高用水效率的过程,更应是一个提高用水效益和节水效益的过程。目前,从相当长的时期来看,商丘市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应以地埋低压管道灌溉和渠灌区节水为重点。地埋低压管道灌溉节水耗能少、投入低、还本年限小、经济可行性适应当前农民的要求,而且操作也比较容易掌握。

5 坚持节水技术体系发展方向

农业节水是一个外延宽广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节水灌溉农业,二是旱地农业节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农业节水,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水灌溉,应该将节水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节水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对于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开发,也要突破节水灌溉的限制,从主要依靠单项技术的应用,转向重点鼓励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的开发。商丘市一直重视节水工程技术和节水农艺技术的结合,因地制宜地加快建立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商丘市水利工作者经过3年的实验,得出了不同土壤合理的小麦畦田规格参数,完成了《小麦畦田实验》,荣获了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此外,发展农业节水,不但是技术问题和工程方法问题,还是统筹规划和协调问题。因此,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加强农业节水的开发,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农业节水发展模式的探索。

6 将发展农业节水与治理农业污染结合起来

减少农业用水的污染,不仅与农业节水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的投入效益,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7 将发展农业节水与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结合起来

发展农业节水,往往需要较多的初始投入,农业节水的运行,需要较高的成本。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和其他经济主体在发展和投资农业节水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借此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就是相当必要的。为了促进农业节水的发展,提高水价几乎是必然的。为了避免水价的提高而导致农民负担增加,防止有关部门借提高水价之机进行各种形式的搭车收费,因此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的力度,借此消化水价提高对农民负担的影响,促进农业节水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商丘市水价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商丘市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并联审批成效显著
商丘市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综述
商丘市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