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丰源优26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5-11-27 16:08李季玉全庆丰陈湘国金述海陈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李季玉++全庆丰++陈湘国++金述海++陈艳

摘要 阐述了杂交水稻新组合丰源优263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杂交水稻;丰源优26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036-01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Fengyuanyou 263

LI Ji-yu 1 QUAN Qing-feng 2 CHEN Xiang-guo 2 JIN Shu-hai 1 CHEN Yan 3

(1 Liangshui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tation of Yuanling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Yuanling Hunan 419600; 2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3 Madiy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tation in Yuanling County)

Abstract The yield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Fengyuanyou 263 were described,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 from timely sowing,cultivating strong seedlings,rational close planting,scientific fertilization,pest control etc,so as to promote the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variety.

Key words hybrid rice;Fengyuanyou 263;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丰源优263是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用自选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湘恢263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选提供的三系不育系丰源A杂交配组育成的集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于一体的三系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现将丰源优263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该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产量表现

1.1 试验产量

2010年参加湖南省一季晚稻区试(A组),平均产量8.415 t/hm2,居本组第3位,比对照增产4.58%,增产极显著,日产量68.7 kg/hm2,比对照高2.55 kg/hm2,生育期122.6 d,比对照长0.6 d。2011年参加湖南省一季晚稻续试(B组),平均产量8.646 t/hm2,居本组第 4位,比对照增产3.90%,增产极显著。日产量69.6 kg/hm2,比对照高2.58 kg/hm2。生育期124.1 d,比对照短0.6 d。2010—2011年2年区试平均产量8.532 t/hm2,比对照增产4.24%,日产量比对照高2.7 kg/hm2。

1.2 示范产量

2013年在湖南沅陵县凉水井镇吕家村作一季晚稻种植42.0 hm2,平均产量达8.675 t/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12.6%。201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 hm2,平均产量达8.215 t/hm2,高产田产量达9.350 t/hm2。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该组合属三系一季杂交晚籼,2010—2011年2年湖南省区试表现:生育期123.35 d,与对照相当。

2.2 农艺性状

株高116.37 cm,株型适中,生长势中等,植株整齐度好,叶姿直立,叶鞘、稃尖紫红色,无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有效穗数228.45万穗/hm2,穗总粒数156.8粒,结实率81.60%,千粒重28.78 g,谷长粒型。

2.3 稻米品质

2011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糙米率80.7%,精米率67.2%,整精米率56.9%,粒长7.2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52%,垩白度5.2%,透明度1级,碱消值3.0级,胶稠度52 mm,直链锭粉22.0%。稻米外观商品性好,蒸煮品质和食味俱佳。

2.4 抗性

湖南省区试稻瘟病2年多点鉴定:叶瘟平均4.15级,穗颈瘟平均6.7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45级。抗逆性鉴定:抗低温能力中等,抗高温能力强。无纹枯病发病,区试全部14个试点均未出现倒伏,生态适应性广。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在湖南作单晚栽培5月下旬播种,本田用种量15.0 kg/hm2,秧田播种量105~120 kg/hm2,6.0~6.5叶移栽,秧龄控制在28 d左右。

3.2 培育壮秧

丰源优263秧田选择上,应选择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有机质含量高、灌溉条件良好的田块。肥料主要选择有机肥和磷钾肥,氮肥尽量少施[1-2]。应及时做好开沟工作,做好秧田,沟中要确保一直有水,进行晒板,晒到秧田表面稍微出现开裂即可。播种时应将沟中的糊泥铲到秧板上徜平,然后进行播种塌谷,防止种芽下陷及种芽被高温烫坏。寄秧田块的选择上,应确保土壤的肥力水平中上等、灌溉条件良好。施枯饼450 kg/hm2,或充分腐熟的人畜粪15 t/hm2作基肥,精细整地,开好厢,宽度控制在1.5 m,沟的深度和宽度控制在13.3、23.0 cm,抹平厢面。抛寄应选择生物能温床培育小苗,在秧苗的叶龄达到1.5~2.5叶时进行抛栽,密度控制在220株/m2。抛秧时的程序为一抛、二补、三拨,先将秧苗的2/3抛撒,秧苗的1/3补缺,若秧苗出现重叠和密度过大,应用细棍将其拨开,确保秧苗的均匀分布。抛栽后3~5 d,进行灌溉,以对秧苗进行保护,晚上将水放掉,确保秧苗露出,6~7 d后进行灌溉,保持浅水层。扎根立针后,及时施好分蘖肥,一般可施腐熟的粪水l50 t/hm2+尿素900 kg/hm2,移栽前5 d施送嫁肥,可选择尿素37.5 kg/hm2。第1段秧龄控制在15 d以内。第2段秧的栽插规格约为5 cm×5 cm,分蘖数一般约在5个/株[3-4]。

3.3 合理密植

水稻在大田中的栽插规格控制在约20.0 cm×26.7 cm,每穴插谷秧2粒,基本苗要确保插足45万~75万株/hm2。

3.4 科学施肥

大田对肥水条件的需求较高,要求达到中上等水平,应重施底肥,搭配有机肥和复合肥,总量在总施肥量中所占比例为60%,在水稻栽插返青后,追施分蘖肥,一般可用氯化钾105~120 kg/hm2和尿素120~135 kg/hm2,孕穗中后期结合苗的长势补施穗粒肥。水浆管理上,坚持旺根、壮秆、健体的管理原则,栽插后寸水返青,为了促进水稻的分蘖,应实行薄水与湿润间歇式灌溉的方式,在基本苗达到需求时及时进行晒田,在幼穗分化中期重新灌溉,到抽穗扬花期田间的水层宜浅,灌浆结实期水分管理上坚持干湿交替的原则,收割前6~8 d断水。

3.5 及时防治病虫害

根据田间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尤其要加强对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的防治,选择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进行防治。

4 参考文献

[1] 石启敏,彭乃高.水稻两段育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5.

[2] 叶立海,鲁仕法,白应国.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J].农技服务,2007(7):3.

[3] 胡昌高.机插水稻栽培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94-96.

[4] 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2001(4):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品种欣香优1068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华两优2890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