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一步便从人到猿

2015-11-28 21:48单明
当代工人 2015年19期
关键词:类人达尔文话剧

单明

1980年代有一部叫“约会”的话剧非常火,主演是沈阳话剧团的吕晓禾。剧中,那个浅薄、不学无术的年轻主人公与女朋友约会时,把“周树人”解释成“周树那个地方的人”,把“从猿到人”读成“从人到猿”。

按达尔文理论解释,从猿到人是进化。1980年话剧版的从人到猿,则是反智。达尔文之说是理论,从猿到人则是令人含悲带泪的闹剧。今天,中国精英的眼界越发宽广,思维更加理性,这才有了“类人孩”一说。

类人孩,不像达尔文学说那样有相当一部分理论还有待证实,也不似话剧里从猿到人那样荒诞和黑色幽默。这一名词的提炼植根于现实嘈乱,是对当下很多中国人认知、思维和行为的深刻揭露和反思。

学者余世存的高屋建瓴就在于,他是从历史和文化角度解读的。他认为,类人孩史观以人的现代化作为标准,如果我们的国民没有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国民还是我们常说的子民、臣民,那人就是类人孩。他讲到,我们很多人,虽然说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掌握着这个社会巨大的资源,但无论是货币资源、权力资源,还是学问资源,他们掌握着却不会应用,没有对社会尽到起码的基本责任。像小孩一样,我得到了,我不给你们玩。

类人孩就是有一个小孩的心态。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解释什么叫启蒙,启蒙就是勇敢的应用自己的理性,要死人成为真正的人。我们还不用说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离康德学说相距十万八千里,单说生活幸福的观念,生活成功的观念等就非常狭窄。我们所有思维和行为的动力,都生发于孩子的观念,即自我中心主义。用余世存的话说,是对社会的判断和对人生的判断,没有用一种一以贯之的常人的理性,因此,在很多时候,在面临很多事情时,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没有责任能力,也就尽不了责任。

类人猿到人,是人类学规律;人到类人孩,是历史学话题。

前不久,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接受凤凰网独家采访时指出,在“文革”基础上搞改革,是一个时期市场官场乱象产生的背景。按这个逻辑,类人孩也是历史的产物。“文革”扫荡了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伦理道德,导致文化荒芜、道德荒芜,进而造成人的蜕化,在来不及从容恢复重建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情况下,中国很快转入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虽然焕发了全民族创造活力,但也导致了人们物质欲望、自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拜金主义涌动释放。

理想、信仰、情操、礼仪、责任等被弃后,在官场的表现就是腐败丛生,在民间便是类人孩现象的大面积蔓延。类人孩的中心词是唯我,视野是眼前一尺,目标是抓住任何利益,形式是全面排他,后果是不计未来。从大的方面说,因此才有了急功近利,有了污染,有了各种各样的责任事故;从小的方面说,才有了人与人之间极端的趋利避害和你死我活。

心理学有一种说法:邪恶的人是强大了的幼儿。这是英国心理学家霍布士的研究成果。这一说法现实依据在于:像幼儿那样分不清是非,缺乏鉴别力与节制能力,没有责任能力,怎么想就怎么做的人,最具有犯罪倾向。就是说,当成人被幼儿式意志品质操纵,并经由成人的强大发散出某种力,那其行为本身就涉嫌犯罪,这个人就是罪人或邪恶之人。强大了的幼儿是类人孩的极致;类人孩派生强大了的幼儿。这不是危言耸听。

猜你喜欢
类人达尔文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达尔文的新发现
类人生物大起底
再见啦,秋天!
你的手指长度,决定了你的性格!
口头禅暴露性格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新一代类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