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吃莫混世

2015-11-28 23:27李凡宗
当代工人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理工大学层面

李凡宗

和朋友聊天,谈到看过的一个日本电影。电影里的女主角为了演好角色,不惜自毁形象,增重不说,且以邋遢不堪的形象素颜出镜。国内实在没几个女演员“敢”于如此,更别说“甘”于如此了。哪怕角色命运多舛,凄惨连翩,也不过在粉嫩的脸蛋上着几抹灰色,其后尽在眼腺上下工夫,让角色适应自己而不是相反。用句时髦的句式评论她们,“不是她们的演技不成熟,而是她们演技成熟起来就那样。”

朋友迎合了几句后,便引出了那句老祖宗留下来的混世哲学——都是混口饭吃嘛,何必那么认真。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我们甚至顾不上对它显露鄙夷之色,便草草接受了这种逻辑。

生活中,“混口饭吃”指向了两个层面,一个是人生哲学层面,表示了一种低层次的担当;一个是社交层面,表达了人们对于野心和成就的谦逊。

在人生层面,“大家不过混口饭吃”是作为一种近乎真理的常识出现的。说这话的人不见得多么认同,却表达了对这种逻辑的妥协和赞同。如果你提出反对意见,倒显得故作清高了。

因为逻辑显而易见,因为没有反驳的必要,你不得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这样的例子实在举不胜举,例如一个人总不能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而不顾家庭生活的拮据,除非他要去参加中国好声音;有些学者也不能只顾及学术的严谨,而不“借鉴他人观点”发表论文,评职称总要用的嘛;找政府办事也不能为了自己的急而强求政府部门在15天内给你一个确切答复,政府有政府的“作为”,你不能批判投诉,那容易尴尬甚至对立。说白了,大家都是混口饭吃嘛。如果你懂得并接受这种“混饭吃”,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没有那么不堪,只不过多数人爱用这种逻辑生活,又看不惯别人对自己用这套逻辑而已。

“混口饭吃”还显示了一种谦逊的社交智慧。这一切都在“混”字那里得到体现。例如我们打听好朋友过得怎样,一般不会具体问身体是否康健,事业是否顺利,只用“混得如何”便可概括。不是朋友不关心你,而是对方力图设置一个柔弱而非恭维的语境。于是你“混”得怎样就成为你生活状态的体现。回答者往往不事张扬,也在混上做文章,含蓄地回答,“混得还行”或“混得就那样”。问者和答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这并不是处世的虚伪,是中国人特有的交际心理。

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把“混”作为人生的一个低级层次,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我们对于追求的降格。“吃饭”明明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在这个语境仿佛变成生活的最高理想。因而可以在社交中它隐藏了说话者的野心,折中不便言说的尴尬。例如下面的小段子:

“您在哪里上学?”

“在理工大学瞎混。”

“理工大学也不错,和我们清华比起来差一点,对了,你是北京理工还是大连理工?”

“麻省理工。”

理工这位用“瞎混”二字显示了自己的谦逊,只不过对方不够谦逊,最后落得一脸尴尬。

瞎混不容易,能混上口饭吃也不那么简单。“精神高尚”四个字在吃饭面前不必然低头,但绝不可能昂首挺胸。只不过吃饭是要紧的,却是暂时的,如果将这个暂时妥协作为人生的长久打算,可谓没有看透“混口饭吃”的哲学。

20世纪有个大哲学家,叫做维特根斯坦。1921年,32岁的他出版了哲学巨著《逻辑哲学论》,之后觉得自己把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解决了,就跑到乡下教小学生。1929年,为了谋得剑桥大学的教授职位,使自己在思考之余可以养活自己,他将这本出版多年的著作作为博士论文答辩。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我们的文化心理决定了我们处事低调,社交谦逊,因而用“混”作为谦虚用语没有什么不可。如果真把“混口饭吃”作为人生智慧,作为行事的最高原则,作为一时屈就的无限延伸,则是将自己交付给了一种消极的人生体验,把人生的意义做了消解性的处理。

说了这么多,笔者也是靠写文章混口饭吃,但笔者写文章可不只是为了混口饭呢。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理工大学层面
99分的答辩论文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作品赏析(4)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Research on Multimodal Discours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repairs of the Kariba Dam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