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懂得地铁文化

2015-11-28 19:02蔡明烨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11期
关键词:借书伦敦图书

蔡明烨

在世界各地的地铁系统中,多数地铁都被视为所在城市的象征。例如莫斯科地铁站内有整排的雕塑,甚至国家级博物馆也鼎力相助,水彩真迹展览让莫斯科地铁形同“行动画廊”;巴黎地铁也是当地市民的骄傲,几乎每座地铁站都有“艺术范儿”,流连其间,令人感叹。然而在各种地铁系统中,最出名的恐怕非伦敦地铁莫属。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铁,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其人文精神和艺术涵养都对后起的地铁城市具有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伦敦地铁图是1931年由工程师亨利·贝克设计的。他发现,当人们进入地下之后,所在的地理位置就失去了真实意义。因此,地铁图无须和地面实景吻合,重点是要简单明了、便于使用。于是,他以电路板的样式为蓝本,以颜色区分不同的地铁线,发明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地铁图形貌,并成为诸多地铁系统借鉴的典范,东京、巴塞罗那和香港等地的地铁,都是很好的例子。

著名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曾赞叹伦敦地铁说:“地铁旅行最大的优点,便是你看不到顶上的去处,只能全凭想象。许多城市的站名多半显得实事求是,相当无趣。但伦敦地铁的站名却特别浪漫,充满吸引力,比如史丹佛小溪、特纳姆绿野、德莱顿公园等,听起来就像简·奥斯汀小说的再现!”

如果说贝克设计的地铁图充满了创意,那如今的年轻一代也颇具使命感。英国青年威尔森和包伊德于2009年发起了“选择你的读物”运动,目的是提高伦敦“地铁族”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保持地铁环境的整洁。他们通过社交网站向志同道合者征集图书,从2009年2月起,每月在地铁上进行一次免费借书活动。他们在书籍封面贴上紫色标签,注明为本运动专属。书内又贴上一张纸条,写着捐赠者的大名,并请每位读者签名,希望借阅者阅毕即能归还,或送回到伦敦市内一家电影院长期设置的还书箱内,或到每月的借书现场当面交还。运动不仅重视图书的消耗,也重视图书的流通。该运动深受各界好评,连远在纽约的一群年轻人也随后跟进,倡导纽约的“地铁族”放弃犹如“速食垃圾”的免费小报,有意识地选择“深度阅读”。

此外,伦敦地铁也是英国影视文化与时尚艺术的焦点。每年9月“伦敦时尚周”期间,英国时装界举足轻重的设计师们会制作海报,在地铁站内展出,甚至会有在地铁车厢开办模特儿走秀的创举,让毫无心理准备的地铁乘客们一饱眼福。从每个人脸上欣喜的笑容中,我们似乎发现:伦敦地铁虽不是世界上最快速、最舒适的地铁,也算不上最干净、最漂亮的地铁,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气息充满了情趣,充满了魅力。

(选自201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本刊有删改)

猜你喜欢
借书伦敦图书
图图借书
借书去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借书
去往伦敦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图借书
伦敦畅游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