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总第79期研讨综述如何处理体育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2015-11-28 14:33唐锋权,李春林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研讨预设动态

《中国学校体育》“草根争鸣”总第79期研讨综述如何处理体育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体育课堂是开放式的课堂,其动态性更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更加丰富。本次研讨旨在加强业内同行对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认识,并有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探索体育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处理策略。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并非标新立异,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以及《学记》中善于诱导、长善就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的观点,就已蕴含着“生成”的教学思想。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石鸥教授曾提出:“教学过程——流动的本质”,认为教学是在准备、超准备和无准备的背景下交叉展开的。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呈现形式

通过对研讨帖的分析发现,少数教师认为“生成”与“预设”是对立关系,强调体育课堂“生成性”的不可预测性、随机性,认为“生成”跟“预设”毫无关系,将“课堂意外”归类于“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范畴。至于体育课堂资源的呈现形式,研讨教师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如,申克才老师认为:“动态生成存在于教学中的两种可能,一个是预设下的动态生成,它是有效教学的展示;另一个是非预设下的动态生成”。王朝杰老师认为:“动态生成有预设内的,也有预设外的”,并指出体育课堂的“动态生成”包含了课时计划预设下朝着达成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还有随机而生、预设之外的学生创新思维的灵光闪现、合作探究下新奇而简捷的动作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同时还包含一些影响、妨碍课堂教学良好动态生成的不良言行。王兴发老师简要阐述了预设与“生成性”资源产生的逻辑:“有些‘生成性’资源是在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因为有了先前的预设才有接下来的生成,具有不确定性,也具有一定的铺垫原因”。主持团队整合研讨普遍性的观点:将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呈现形式归纳为两种,即,预设下的生成和非预设下的生成,因此,“生成性”资源既具有确定性、因果性、预成性、可预测性、可控性,也有不确定性、非因果性、生成性、不可预测性、不可控性等特点。

二、体育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对于体育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不少教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比较典型的如陈昌福老师所述:在精彩的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教师有必要处理好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的关系;要关注课堂生成,针对鲜活的学情施教,捕捉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因学制宜,达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主持团队认为“预设”与“生成”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共生关系。课堂教学本身就具有预设性,“生成性”资源是在课堂预设背景下产生的,并超出课堂预设之外的产物。

三、如何捕捉和利用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

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是不断递进的过程,即:预设—生成—评价—反馈再预设—生成—评价;对课堂“生成性”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则体现了教师的执教水平和教学艺术。周丽君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引领,生成精彩的教学”。张万永老师也认为,对“动态生成”资源的捕捉与利用是一种教学智慧,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因此,经验、理念、意识等都是把握“生成性”资源的关键。他还认为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并将其巧妙、智慧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将课堂教学引入更深的层次。主持团队认为,教师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拥有高超的执教水平和艺术,灵活的课堂机智,才能有效捕捉和合理利用体育课堂的“生成性”资源。

四、甄别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价值

1.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优质的“生成性”资源具有优化学习方法的作用,并能激发学生发散性学习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2.是否与学习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或者经教师引导转化为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帮助,偏离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资源不宜利用。

3.是否具有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育人价值。

—唐锋权(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313000);李春林(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313000)整理

猜你喜欢
研讨预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动态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