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器材 提高实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规划、使用场地器材

2015-11-28 14:33陈建勤北京市第十七中学100022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双杠沙坑器材

陈建勤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100022)

巧设器材 提高实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规划、使用场地器材

陈建勤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100022)

评价一堂优质课,评价维度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层面。教师的教,包括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场地器材的准备和规划是课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地使用场地器材,发挥它最大的功效,需要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组织形式的不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周密的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它的布局和使用也各有差异。场地器材的规划和使用不仅体现出一位体育教师的智慧和灵光,巧妙的布局也将为课堂加分。

一、球类课—球的使用

球类运动是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包括多项技术和战术。以篮球为例,篮球的教学内容包括脚步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及基本战术。在各项技战术教学中如何运用篮球的数量是一个学问。少了,学生的练习密度不够;多了,有时又会杂乱无序,篮球到处飞,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如何运用合适呢?不同的篮球教学内容、练习手段,对篮球的使用数量各有差异,但使用原则都是“多触球、增球性、追密度、保安全。”也就是把“球”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球,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球性和运动技能,而且能保证足够的运动负荷,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见表1)。

一般情况不同学校篮球数量不同,有的学校能够保证人手一球,但也并非每个学校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如果篮球数量不能满足要求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学。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器材不够,自有办法。如原地运球练习,可以一组有球练习,另一组徒手模仿;绕障碍运球后迅速直线运回进行同伴交替;多人间的传接球游戏,如“溜猴”、完成一定数量的传接球后才能投篮等游戏;无球、有球的循环练习等。这些练习方法不但能减少篮球的需求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练习密度,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二、从器械使用分析体操课器材的使用原则

中学体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等项目,它们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体操教学离不开器械和辅助器材,合理地布局、使用器械和辅助器材,不但能使课堂组织严密,课堂教学组织有效,而且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保护帮助与观察,把教学危险降到最低。

体操器械的摆放及使用要以“安全第一”为首要原则。体操教学的安全离不开教师、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且如何合理的摆放器材也至关重要。例如,双杠、跳箱器材在摆放时,如果“一”字排开、中间间隔适当的距离,既能防止学生互相冲撞,又便于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又如在双杠教学时使用保护带,在杠下铺设必要的保护垫,都是防止学生受伤的必要措施。

其次,体操器材的摆放要便于教师的观察、学生间的互相观摩。例如在技巧课上,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可以把垫子摆成弧形、U字形、“田”字形、“一”字形等各种形状;双杠教学时,2副双杠可以摆成平行或L形,4副双杠摆成“田”字形等。这些摆放都是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间的观摩、教师的观察为基础的。同时,体操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辅助器材。辅助教材不但能在教学过程起到直接的帮助作用,还能起到保护作用,能使学生排除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到完成动作的要领上,提高动作的教学过程。例如,“单、双脚蹬地翻身上”对一些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借助辅助器材——跳箱盖、踏板等,将大大地降低练习的难度,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完成翻身上动作,然后逐渐降低辅助器材的高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后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在进行支撑跳跃教学的初期,设置不同难度的跳箱(如不同高度的跳箱、不同弹力的助跳板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跳箱进行练习,使每个学生能顺利越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三、短跑课—跑道的使用

跑道是每所学校必用的体育场地器材。有的学校拥有400米正规田径场,有6~8道跑道,可有的学校操场却只有一块篮球场大小,甚至是可怜的不完整的2~3道跑道。有时练习场地小些,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但一味的大,也不见得就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是体育课上所用的场地器材是否经济有效,能否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并与教学组织紧密的结合起来。

例如:曾经看过这样一节随堂课,该校拥有400米操场、6道跑道,当时两位教师同时上课,一位教师在篮球场上篮球课,另一位教师在跑道上短跑课,两位教师的场地没有冲突。短跑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教师在起点处,有序地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起跑技术,其他学生在有序地观摩与等待。15分钟过去了,可每个学生只练了3次30米的蹲踞式起跑。这节课外行人一看,课堂组织有序,学生纪律良好,是好课。可算算它的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明显不足,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静静地等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非常低效。不同的练习方法所占用的跑道是不同的,如前面所述的短跑课,教师如果把6道跑道都充分地运用起来,练习密度自然就上来了;在计时测验课,为了保证测验的准确性,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自由组合进行考核,这样就只需两道跑道;但在折返跑、迎面接力教学时,每一组学生就需占用两道跑道,以防学生间的冲撞;在弯道跑教学时,学生一路纵队,间隔一定的距离,一个接一个的跑,这时就只需一道跑道。

如学校只有小场地,跑道不足,可多组织游戏性的练习,如:折返跑、迎面接力、篮球场对角线追逐跑等练习,以弥补场地的不足。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练习方法把跑道运用到恰到好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进行周密地筹划。原则是“既无浪费,也无短缺,保证实效”。

四、跳类课—沙坑、跳高架的使用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校只有1~2副跳高架,只有一个沙坑,将如何提高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完成教学目标?

巧设“沙坑”。大部分学校只拥有一个沙坑,可每个教学班至少有30多个学生,每个学生一节课只能轮上3~4次,这就明显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把学校的废旧体操垫搬出来,两块垫子叠加,就能做成一个“沙坑”。或者把跳高用的海绵包抬出来,一块海绵包也能充当一个“沙坑”,依此方法可以多做几个这样的“沙坑”。但要提醒教师,学生起跳后落在垫子上时要预防垫子向前滑动,防止学生摔伤。如果条件许可,学生助跑起跳的方向可以沿着沙坑较宽的一面跑进,这样至少可以让2个学生同时完成起跳。这就能极大的提高练习密度,保证教学效果。

巧设多向跳高杆。跳高架、海绵包,大部分学校也不富裕。全体学生沿着一个高度跳,根本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时,可以在一个跳高架上拴上3~4根皮筋,伸向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不同的高度,让每个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跳跃,这样不但提高了练习密度,而且将激发学生挑战不同的高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跳高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独有的教学场景,它以熟悉教材和学情为基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原则。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需的场地器材是各异的,在布局使用上也各有特点。是否合理的布局使用场地器材,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顺利开展和课堂的实效性。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前对场地器材的布局使用上要下足工夫,精心准备的场地器材一定能为体育课堂增色,为高效课堂服务。

猜你喜欢
双杠沙坑器材
东京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功能性训练融入果岭边沙坑球技术的实践应用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沙坑训练到底是不是坑?
如何让“危险”的单双杠项目焕发魅力
蚁狮沙坑
对小学跳远沙坑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使用策略
德国91岁老人双杠表演惊呆观众
翻双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