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画中的“时代表情”
——浅析赵建成《先贤录》系列创作

2015-11-28 03:12湖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4111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肖像画先贤人物画

梁 兰 (湖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 411100)

人物肖像画中的“时代表情”
——浅析赵建成《先贤录》系列创作

梁 兰 (湖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 411100)

赵建成《先贤录》系列作品通过对民国知识分子形象的创作,直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传神写照出那个时代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与个体的独特性中挖掘出属于那个时代的表情,这个“时代表情”的共性不仅是艺术的再现也是艺术家自我体验的精神投射。

赵建成;水墨人物画;肖像画;时代表情

绘画是诉诸视觉和感官的,它形象而直接;文字是诉诸语言和思维的,它抽象而理性。初次面对赵建成老师《先贤录》系列作品时,纯粹而干净的墨色,雄劲而挥洒的笔力,属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法度俨然。一幅幅看过去,作品中的人物样貌、表情、姿态各不相同,但统一来看,却透出某种一致的精神特质,不可名状。或许这就是赵建成自己常常提到的“时代表情”。这个词其实挺矛盾的,表情是一个人脸上瞬间的情绪化的表现,而时代又是一个有很长时间跨度的抽象概念,两者组合在一起是矛盾的,但感觉用这样一个矛盾而模糊的词恰恰很适宜的表达了这批作品的共性。这也是赵建成《先贤录》给我的最直观的视觉体验。本文将试图用文字来解读这种直觉,谈谈赵建成在这批人物肖像画中真诚而执着追求的“时代表情”。

赵建成,1949年生于山东青岛,中央美术学院结业。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创作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品《铺路石》《厚土》分别获第六、七届全国美展铜奖,《金秋》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魂系雪域——孔繁森》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西部放歌——灵光》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沂蒙娃》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水墨人生——黄宾虹》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黄宾虹学术奖”,《西部放歌——灵光》获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最高奖“学术奖”,《先贤录——齐白石》获第四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最高奖“画院奖”。先后出版有《“经典·风范”人物篇——赵建成》《赵建成水墨写实人物画作品集》等画集。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国家机构及个人收藏。作为一个人物画家,赵建成每每会把自己敏锐的观察投向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体貌特征和思维方式的个体,他也喜欢收集一些历史上留存下来照片及影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批民国时期被称为“先生”的老照片,便被深深的吸引。他们的眼睛如此明澈而纯粹,他们的气质如此高贵而严正。比对今天的我们,那种气质与眼神再也找不见了,为什么?于是他大量的翻阅历史资料,到处收集这批人的著作及写他们的文章,孜孜不倦的研究这些令他兴奋,让他感动的逝去的生命。随着认识的加深,赵建成已然遥感到那不远的温度,寻找到了精神的坐标。这让他无比亢奋,他希望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这批时代的精英,社会的典范。尽管在当今这样一个无偶像、无权威、无信仰的中国,他自己都会禁不住用堂吉诃德和“傻”来嘲笑自己,但作为艺术家尊重本心的真诚与纯粹,他还是义无返顾的开始了他《先贤录》的创作。

赵建成从2003年开始陆续完成了《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黄宾虹》等一系列艺术大师的肖像画创作,他把这批人物肖像画命名为《水墨人生》系列。也正是因为用肖像画的形式完成这批创作之后,赵建成认为肖像画创作不仅要求忠实描绘人物面部形象,达到准确,肖似。让人定睛一看便觉恰如其人,并非捏造。也要求神的真实,所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要符合这一人物形象。正如古人云:“盖写其形,必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也即传统人物肖像画所追求的传神写照;更高层次的要求是通过历史人物肖像画题材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故“古人作画,并非以描摹悦世为能事,实借笔墨写胸中怀抱耳”。赵建成认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整个生命历程可以被浓缩和提炼出一个典型的造型;而一个抽象的时代也可以转化成一种具象的表情被凝聚在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脸上。因此,他沿着《水墨人生》系列,又创作了《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等众多人物肖像画,他说“法国建先贤祠,彰显大国崛起的灵魂,我们中国现在仍在政治判断不明的迷雾中徘徊飘荡。”我要在超越政治、超越党派、超越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为民国时期一批知识分子精英造像,我的这批作品就叫《先贤录》。赵建成通过对民国这批知识分子形象的创作,直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传神写照出那个时代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与个体的独特性中挖掘出属于那个时代的表情,这个“时代表情”的共性不仅是艺术的再现也是艺术家自我体验的精神投射。正是在这一命题上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这批艺术作品的境界与高度。也使创作本身成为对中国人物肖像画的实践与探索,及对中国人物肖像画的一种哲学延伸。

赵建成用巨幅的肖像画纪录中国历史上他认为最值得纪念的民国时代。赵建成说:“中国这批学贯中西的先贤大德,以他们的思想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中国,那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启蒙时代,他们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现代文明的基石。他们站在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哲学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行了剖析、梳理、反思、颠覆,第一次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存确定了灵魂高度和审美高度。他们引进西方先进思想的高度自觉,体现在从知识传统向精神传统的转换上;他们深邃博大的思想,穿越时空的变迁,至今仍是我们的精神坐标。”在赵建成看来,艺术家在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同时需要打破,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决裂与抛弃,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客观的价值判断尤为重要,很多艺术家都在不断求新求变中匆匆前行,其实,我们更需要看到某种恒常不变的精神坐标。

当我们分析中国传统肖像画的功能时,从以下史料可知肖像画作为人物画的一个品类,它从一开始就和家国的兴衰,家族的传序相关联,有着崇高的地位。魏晋人所撰《孔子家语》中谈到:“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依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东汉王充在《论衡·须颂篇》中也提到:“宣帝之时,画图汉烈士,或不在画上者,子孙耻之,何则?父祖不贤,故不画图也。” 宋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提到:“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可见,传统中国历史人物肖像画即是祀社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世代相传,供奉祭祀的艺术形式。于此同时,中国的人物肖像画还有建构社会伦常至高规矩的特性,这或许是中国肖像画区别于西方肖像画某种恒常不变的特性。

赵建成为这批民国文化精英造像正是企图找到一种延续中国传统肖像画膜拜精神的内核,并试图用这批民国精英为当今社会知识分子树立起一个精神坐标。让我们在这些学贯中西的大师面前,忏悔反思、最后走向自我修正。他的这批人物肖像画创作,从精神层面构建的并不是某种规矩,而是用融贯中西的笔墨语言在逼真的刻画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时,呈现民国时期那些有着独立人格精神的灵魂在接受“民主”思想启蒙浸润后,所闪现出的不朽的表情,然后,在这种不朽的“时代表情”下建构起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当我们凝视着赵建成这批人物肖像画创作时,我们从人物的面部表情看到的不仅是他融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神写照与内,西方科学造型与外的写实功力,也不仅是他洗练的笔墨,计白当黑的传统美学境界;更是炉火纯青的绘画技法对那个时代人物特有表情的扑捉与抓取,精心构思和设计的动态里面对中国知识分子“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呈现与表达。这使赵建成的这批人物肖像画创作已经超越了肖像画本身。评论家刘曦林认为“那是以形写神、写心的中国肖像画传统与现代精神遇合的火花,在中国人物肖像画的长廊里标志着新的里程”。

赵建成常常提到王国维的死,对于这种死现在的人已经不能理解了,但他的死与屈原是遥相辉映的,那是用生命对社会做出的一次“天问”。他也提到傅雷夫妇的自杀,他们穿戴整齐,双双喝下剧毒敌敌畏,用这种方式与一个无法与之同流合污的世界做出永远的告别。对《先贤录》中这些赴死的个体,赵建成充满了感佩,他说《先贤录》我会一直创作下去,我要在这个已经没有人配称之为“先生”的时代,用图画的方式对这批“先生”做出缅怀与祭奠,正如范仲淹所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胡晶主编.《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赵建成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12.

[2]邵大箴.《融通中西 创建新风——赵建成水墨人物画》,《赵建成水墨写实人物画作品集》.华艺出版社,P6-7.

[3]刘曦林.《人物画的笔墨交响——赵建成人物画散论》.美术,2011(11).

[4]钟鸣.《中国传统肖像画刍议》.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04).

[5]李杰.《“成教化,助人伦”——试论中国传统肖像画的主要功能》,大众文艺,2010(04).

猜你喜欢
肖像画先贤人物画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伟大的中华治水先贤——史禄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肖像画
糟糕的肖像画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新加坡建国先贤纪念园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小丑的肖像画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