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机场扩建工程水系调整规划方案研究

2015-11-28 09:04李双柱肖中秋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6期
关键词:淮安河道机场

罗 静,许 成,李双柱,肖中秋

(1.江苏省淮安市水利规划办公室,江苏淮安223005;2.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水利局,江苏淮安223400)

淮安涟水机场扩建工程水系调整规划方案研究

罗 静1,许 成1,李双柱2,肖中秋2

(1.江苏省淮安市水利规划办公室,江苏淮安223005;2.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水利局,江苏淮安223400)

淮安涟水机场扩建工程是淮安市重点工程,在充分进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节约土地,不改变河道规划功能的原则,提出了两张调度河改道规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选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水系调整;方案比选;淮安;机场

D OI:10.3969/j.i s s n.1008_1305.2015.06.018

1 项目背景

淮安涟水机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支线机场,定位为苏北航空客货运枢纽。淮安涟水机场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6月竣工,2010年9月正式通航。

近年来,淮安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淮安I T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快速带动了淮安物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对淮安机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对淮安未来航空业务量的预测调整分析,预计“十二五”末(2015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300t,“十三五”末(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7500t。随着《淮安涟水机场总体规划(2012年版)》的批复,淮安涟水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目前,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向前推进,鉴于机场扩建后跑道将截断区域河道两张调度河,打乱现有水系布局,根据淮安民用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为远期工程预留空间、水系调整一次到位的要求,为保证机场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及机场防洪排涝安全,同时又不影响该区域的灌溉与排涝,对淮安涟水机场水系进行调整。

2 基本情况

淮安涟水机场位于淮安市东北方向,涟水县陈师镇境内,距离淮安市中心22km,距离涟水县城10km,位于水利分区中的沂南地区,属沂沭泗水系。该地区经过多年治理,初步形成了以主要排洪河道和堤防为主的防洪保障体系,以排涝河道、大、中、小沟及圩区泵站为主的排涝降渍体系,以平原及圩区电灌站、干、支、斗、农渠为主的灌溉体系。区域内主要排涝骨干河道为西张河、东张河等,以自排为主,结合少量排涝泵站,区域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低洼地区达到3~5年一遇。

淮安机场扩建工程涉及的区域河道主要有东张河、西张河以及两张调度河。

东张河是涟水县境内一条主要灌排河道,全长长28.2km,排涝面积95.6km2。东张河上段于1997年按十年一遇排涝标准疏浚,并建陈师梯级闸,闸上控制流域面积64km2,设计流量59m3/s。同年在其起点处悦来引河边建尹荡引水涵,设计流量4m3/s,引盐河水入东张河灌溉,即“引盐济张工程”。

西张河是一条跨县河道,全长46.9km,受水总面积279.9km2。西张河在涟水县境内长27.9km,排泄淮涟边界崔大泓节制闸以北、南六塘河以南、淮高公路以东、西张河及局部原鲍营河以西的涝水,排水面积106.7km2。

两张调度河是为实现“引盐济张”而开挖的一条东西方向引、排河道,主要解决西张河沿线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两张调度河原名费庄中沟,东接东张河,西至西张河,长4.9km,涉及涟水县陈师、成集、梁岔和前进等乡镇。

为实现两张水源互补,将东张河余水调入西张河,满足西张河沿线灌溉用水需要,开挖两张调度河沟通东、西张河,水源由东张河引入西张河,设计断面为河底高程4.8m,边坡1∶2.5,底宽3.0m,堤顶高程10.0m,设计流量4m3/s,设计水位上游(东张河处)6.8m,下游(西张河处)约6.3m,流速上游(东张河处)约0.33m/s,下游(西张河处)约0.56m/s。2007年,在两张调度河下游西张河边建两张调度闸,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汛期西张河高水入东张河,以确保东张河流域的防洪除涝安全。该河道由于土质较差,目前已产生淤积。

淮安涟水机场一期工程建设时,经防洪影响分析,两张调度河为机场区域的一条主要排涝河道,为确保机场防洪安全,在水系调整时对两张调度河进行了疏浚并全线护砌,因考虑到机场扩建,在其范围内约500m长护砌工程未实施。

改道段河道位于两张调度河中部,距西张河约2.4km;改道段原河道长约0.95km,东西走向,现状河底高程为4.8m,底宽3m,边坡1∶2.5,堤顶高程10.0m,边坡未护砌。经现场查勘,发现已护砌的河道部分边坡不稳,有滑坡现象。

3 规划方案拟定

3.1 规划原则

(1)原规模原则。改道河道及影响建筑物维持原规模不变。

(2)节约土地原则。尽量减少占用土地。

(3)因势利导原则。规划布局随机场红线和地形地貌而为,保证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尽量减少项目对区域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3.2 规划方案

经现场调研并征求相关方面意见,为保证机场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及机场防洪排涝安全,同时不影响该区域的灌溉与排水,现对受其影响的两张调度河提出2个改道方案。

方案一:沿机场跑道外围绕行方案

机场扩建工程延长跑道将截断两张调度河长约525m,为保证机场扩建工程顺利实施及机场防洪排涝安全,同时不影响该区域的灌溉与排水,将该段河道改道。根据节约用地、影响最小的原则,结合当地地形特点,改道后河道沿机场红线外围布置,穿越机场灯光带向西北方向延伸至规划机场西南红线处折向西南,接上原河道。改道后河道长约1240m。规划河道距机场边红线安全距离为4m。

方案二:全线改道方案

充分考虑本次机场扩建工程要求,又为机场远期工程预留空间,规划从两张调度河板庄电灌站处,引水入河涯小沟,向北1050m至万庄村拐向西入羊王中沟,向西2110m入西张河。对全线排水沟进行疏通、扩挖、沟通,达到设计断面,改道段河道长约3160m。

3.3 河道断面设计

两张调度河的主要功能为向西张河补水,设计引水流量为4.0m3/s,因此按照灌溉引水流量进行河道断面尺寸计算。因河道土质为砂壤土,土质较差,极易产生流砂和水土流失,考虑到改道段两张调度河的两端均已护砌,该工程也考虑对河坡进行护砌。结合一期工程实施情况,河道底宽4m,河底高程4.8m,设1.2m直立混凝土挡墙,在高程7.5m处设置1m宽平台,平台以下边坡为1∶3.5,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平台以上边坡为1∶3,采用草皮防护。

3.4 方案比选

从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占地、工程估算投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2个方案的比选。

(1)建设内容。

方案一需开挖河道1240m,赔建灌溉提水泵站2座,生产桥3座,跌水5座。方案二需开挖、疏浚河道3160m,赔建电灌站1座,小型桥梁10座,渡槽6座;新建电灌站2座,中型桥梁1座,挡水闸1座。

(2)工程占地。

方案一改道段河道征地总控制宽度约为40m,河道长度1240m,需占用土地总面积约75亩。方案二改道段河道征地总控制宽度约为28m,河道长度3160m,需占用土地总面积约133亩,另外侧弃土区临时占地100亩。

(3)工程估算投资。

经测算,方案一工程估算总投资约为1234万元,方案二工程估算总投资约为3060万元。投资估算中均未包括土地、树木等征收补偿的费用。

(4)优缺点。

方案一线路短、占地少、投资省,但是如机场远期工程实施,改道河段将面临二次改道,对改线河道范围内的灌溉、排涝问题无法解决,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矛盾较多。方案二线路长、占地多、投资大,但考虑机场远期规划,对河道调整一次到位,对机场远期扩建及区域内的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相对较小。

通过2个方案的比选,结合机场远期规划,该规划推荐方案二,全线改道方案。

4 建议

(1)水系调整规划应纳入机场总体规划,先行实施。水系调整规划是机场扩建工程总规划的重要一部分,总投资应包含水系调整工程投资,并应先行实施,在主体工程实施之前将水系调整到位,尽量减少工程对地方灌溉与排涝的影响。

(2)外部水系调整应与机场内部排水体系统筹考虑。为保证机场内部排水安全,机场涝水外排体系应进行系统研究,并应做到外部内部统筹考虑,发挥工程整体效益,保证机场防汛除涝安全。

(3)完善勘察测量,深化设计方案。工程投资估算中未包含土地征迁、房屋、树木、青苗、杆线以及其他地面附着物的赔偿等费用,下一阶段建议淮安机场公司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进行专项勘察设计,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

[1]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淮安涟水机场总体规划(2012年版)[R].2012.

[2]谢亚军,王道虎,许成,方高干.淮安市涟水县城区水系规划的探索与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1).

[3]赵敏华.上海江湾机场地区排水出路及水系调整规划[J].上海水务,2002(02).

[4]赵立民.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水系规划特点及建设实施的问题思考[J].上海水务,2008(03).

[5]石正宝.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水系整治工程设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8).

[6]高勇.新民市新开河水利生态建设理念探索[J].水利技术监督,2013(03).

[7]邢立清.对水利规划几个关键问题的认识[J].水利技术监督,2009(02).

表4 叨尔登闸址处悬移质输沙量分配情况

4 结语

区域洪水设计是对防洪工程评价的重要依据。雹神庙水文站的设计洪水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确定了叨尔登闸址的设计洪水情况。研究表明: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2440m3/s;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洪峰流量为4350m3/s。施工期间的汛前设计洪峰流量为171m3/s,汛期设计洪峰流量为543m3/s,汛后设计洪峰流量为54.2m3/s。分析得出了悬移质输沙量年内分配情况,闸址处的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23.0万t,为今后混凝土翻板闸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昊.超长闸室底板设计与施工[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8):68_70.

[2]杨中,孙勇,成银,崔飞,等.三洋港挡潮闸枢纽工程的设计难点及特点[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02):72_74+80.

[3]杜培文,许志刚.弥河寒桥拦河闸平面闸门结构设计特点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03):49_52.

[4]赵国擎,王晓勇.孔雀河阿恰枢纽工程监理“三控”实践[J].水利技术监督,2011(06):10_12.

[5]黄智敏,钟勇明,何小惠.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泄洪运行研究[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2(01):47_50.

[6]黄智敏,陈卓英,罗岸,等.若干拦河闸下游河道水位降低的消能问题及改造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08):83_ 86+90.

T V 147

A

1008_1305(2015)06_0044_03

罗 静(1981年—),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淮安河道机场
机场罢工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河道里的垃圾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