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国片

2015-11-29 03:24
电影 2015年1期
关键词:倪妮彭于晏缘分

辣评-国片

《太平轮(上)》:吴宇森的小时代

>时光评分:6.6

>豆瓣评分:5.5

亵渎电影:当初听说将一个故事拆成上下部,就知道会兑水,只是没想到会兑这么多水。整部电影的战争场面都像是这么兑水来的,让爆破组、烟火组和动作组各种炫技,各种战争场面确实是花了钱,但看的多了也难免让人觉得疲累。剩下的爱情戏?怎么兑水呢?拍成婚庆视频吧。只要演员的颜值够高,场景、服装和妆容够精致,摄影就可劲儿了给我拍,这时候脑子中就想起吴导演宣传时说过的话,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他要拍一个时代。看着婚庆般唯美的爱情戏,我确实想到了一个“时代”,不过是郭敬明将婚庆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小时代》,如果说郭导演的婚庆美学像是来自城乡结合部,吴导演的级别要高,是时尚杂志的级别。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绵长的爱情戏,让人怀疑是琼瑶阿姨开小号做枪手写的剧本,好在台词很正经。这样的叙事节奏真让怀疑自己在看精致的微电影,本来都是实力派的演员,到了吴导演手里,一个个的都成了只能看脸的花瓶,好在金城武和长泽雅美这一对确实是颜值爆表,只可惜他俩在一起出场的时间没有多少。

其实这样的故事看一眼电影的英文名“The Crossing”,大家也差不多能了解编剧的意图,就是三对乱世情侣的命运交错,他们最后到登上了那艘“太平轮”,然后就像我们这一部片尾看到的下集预告,把自己搞的像《泰坦尼克号》似的。其实拍爱情戏不是问题,拍动作戏,或者拍什么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的叙事节奏够不够紧凑,而不是什么内容都没有,硬是用一些看上去很漂亮,实则毫无营养的镜头将时间拉长。这些东西拍的再美,顶多就是养养眼,供脑残粉花痴一样,它的本质就是绣花枕头。

《我的早更女友》:《我的野蛮女友》番外篇

>时光评分:5.5

>豆瓣评分:5.2

鲸鱼君:大概是郭导认定了一个模式,就死活都不再创新了。这部电影从故事结构到角色设置,都是在Copy他之前的《我的野蛮女友》,就连主题音乐都懒得换。不经大脑的创作,还想让人感动?省省吧,尤其结局绝对能把人雷翻。

有意识的贱民:这么多年了,郭在容导演的爱情还是在雨的瓢泼中、在写生者的画板上、在快速的360°旋转镜头里,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早已不相信爱情了,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在描绘他的爱情。

Obtson:你有苏宁易购空降送牛奶,我有京东商城秒单订婚纱。目测将成功的与《撒娇女人最好命》、《微爱之渐入佳境》组成通讯app三部曲,与某传媒精心打造的堕胎三部曲分庭抗礼。

《撒娇女人最好命》:彭浩翔的低俗喜剧

>时光评分:6.3

>豆瓣评分:6.4

withnail :谁说处女座跟五仁一样讨厌,处女座的彭浩翔耍起贱卖起萌真是要人命!周迅哪像40岁的老女人,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简直重温像雾像雨又像风哟!这片子女人要看,学学撒娇么么哒;男人也得看,教你分分钟识别绿茶“不要”。

冬瓜冬瓜:不要带女朋友去看,否则,那将是你噩梦的开始。

扣儿小姐:因为不会撒娇,特地去看了这部电影。一个人买了帝王位的票,左边一对情侣吃不停,右边一对GAY笑不停,演到骚浪贱说腿受伤结果看到的只是大腿部一个小小创可贴的时候,前排的女生一句很大声的“卧槽”恰到好处,全场爆笑,我敬她是条汉子!电影笑点很多,荤段子点到为止,为周迅,给四星。

《花咒》:乡村非主流即视感

>时光评分:3.0

>豆瓣评分:3.2

笑三少:“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这首旋律会在你看完电影之后情不自禁的从你的大脑中跳出来,一股乡村非主流的即视感扑面而来。

五道杠的小屁孩:看到这个电影海报笑喷了,魔棒抠下脸,再拉

个渐变,鼠标点三下就做出来的东西。PS刚发明那阵也比你做得好啊!这哪家电影公司啊,你们那边还招人不?

豌豆的布丁:真分不清楚现在恐怖片和三级片的区别。说它是一坨会不会侮辱了一坨东西。

小房子:在某传媒学院看的内部“首映”,见证了国产恐怖片的喜剧效果。

《谁动了我的梦想》:智商为零的脑残片

>时光评分:6.3

>豆瓣评分:6.4

此时稍后再说:编剧挠头,书写《谁动了我的剧本》,制片人拿着剧本,改为《谁动了我的良心》,导演开拍《谁动了我的节操》,演员们各就位《谁动了我的演技》,影片送至广电,爱德华问,《谁动了我的剪刀》,影院里观众喊,《谁动了我的眼睛》,电影公司哭晕厕所《谁动了我的票房》,至于《谁动了我的梦想》是伪命题。

再见淡淡:恋爱中的情侣智商是零,当人的智商被爱情拉低的时候也是最适合看这种脑残喜剧的时候。妹子们过来,我带你们去看脑残片吧!

偷麦穗的孩子:每一部烂片的背后都有一个烂片名。

《匆匆那年》:痛感足够就够了

>时光评分:5.9

>豆瓣评分:5.5

大宝剑:《匆匆那年》给我的惊喜远远超过了失望。这部电影里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里面种种的细节和我的青春都不一样,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里面人物的感情足够打动人,这就够了。

《匆匆那年》看上去是奔着《小时代》的路子去的,足够MV的画面,逆光,慢镜头,等等。但它比《小时代》好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在过家家,它对于感情的认识和表现并不止于意淫,它有足够多的痛感。

这种痛感首先是存在于彭于晏和倪妮身上的,他们的这段恋情让我想起了《春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春逝》里表现的爱情就是,女孩发现自己不喜欢男孩了,不为什么,就是不喜欢了,然后就分开了。就是这么简单,不给理由,不解释,不分辩,但是,一定要分开。《匆匆那年》虽然没有到《春逝》这个境界,但是,彭于晏和倪妮的分开,就其本质,就是不爱了。什么碰到毕夏,什么带他一起飞,都是遁词而已。他们还让我想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里柯震东和陈妍希的分手,看上去是两个人对搏斗游戏的见解不同发生了争执,其实这也不过是遁词而已,就是不爱了。爱,需要理由吗,同时,不爱,需要理由吗?人生哪里来的那么多解释。

爱本身是一种难得的东西,不然“爱别离”不会是人生八苦之一。一方面,人与人的相聚是要靠缘分的,缘分不够,难在一起;另一方面,缘分是有保质期的,缘分一尽,也不会在一起了。所以,当彭于晏被倪妮问是不是喜欢上了毕夏时,真是恨不得替彭于晏回答:“我俩缘分已尽,你保重吧。”爱这个东西就是,没得到的时候老是想得到它,得到了以后又老是会失去。太无常太任性了。

猜你喜欢
倪妮彭于晏缘分
FATE, PLAY, LOVE
天赐的缘分
遇见
井柏然倪妮
缘分
倪妮不用养生堂教你护好肝肤色才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