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美丽新农村 筑百姓小康梦

2015-11-29 04:50文丨杨
当代贵州 2015年46期
关键词:集镇文脉古村落

文丨杨 军

遵义市新蒲新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注重山水、田园风光的保护与修复,形成以一个轴心点为引领,多点开花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格局。

遵义市新蒲新区自2010年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来,立足抓精品点(带)创建,以点促面,坚持产城景一体,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注重山水、田园风光的保护与修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定位、高起点建设,形成以一个轴心点为引领,多点开花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格局。

美丽村寨促村民创业就业

走进新蒲新区永乐镇群乐村陆村寨示范点,两边连片修建的以小青瓦、坡面屋、雕花窗、白粉墙为标志的黔北特色民居展现眼前,整洁雅致的农家院落、别具一格的农田阡陌、四通八达的水泥路让人眼前一亮,陆村寨示范点只是群乐村黔北民居风貌改造的一个缩影。据群乐村负责人介绍,2011年至2012年,全村共计投入近80万元,对陆村寨一百多户进行房屋风貌改造,同时对通村通组连户道路进行硬化,连通300多户道路,并安装了近百盏路灯。

群乐村共有村民570余户,目前已有300余户完成房屋改造,硬化道路14公里,硬件基础设施已基本到位。为了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正在修建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让农民在茶余饭后、农忙之余有一个休闲、娱乐的环境,广场预计在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后,群乐村许多村民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域条件,大面积种植茶叶、蔬菜等。今年20多岁的陶成龙18岁开始学习种植茶叶,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茶叶种植大户,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120多亩,还开办了茶厂进行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陶成龙说,茶叶种植、加工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村里相对完善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尤其是办茶厂,没有稳定的水电设施,根本运转不了。

发展茶叶种植不仅让陶成龙一家提前迈入小康行列,同时还解决了群乐村100多人的就业问题。目前,茶厂加工的茶叶正在申请注册“兴晨”品牌,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届时将解决周围300~400人就业。

特色集镇美新区富百姓

新蒲新区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当中,着力进行新蒲镇中桥、湘江及新舟镇金钟三大特色集镇打造,同步配套建设商业街、敬老院、学校等,努力为群众打造一个全新的宜居宜业家园。目前,三大特色集镇内外装饰基本完成,道路、水电、管网等各项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建成后的特色集镇对新区聚集人气、强化城市功能、扩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品位、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特色集镇打造,不仅是为群众营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是为了集聚现有资源,让群众有一个创业就业的平台。新蒲新区严格按照“贵州一流”的标准,做好“互联网+”这篇文章,着力打造极具新区特色的“一心两翼”电子商务卖家市场,即建成1个区级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打造虾子辣椒电子商务示范街和新舟镇电子商务特色示范小镇。其中,金钟特色集镇是新舟电子商务卖家市场的载体,当地群众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把本地特色农产品送到全国、送往世界,既增加了新区的知名度,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创业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为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古村落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古村落保护是保住新蒲新区文化根脉的内在要求,也是把现代乡村旅游与田园风光、历史文脉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在新区虾子镇至新舟镇308县道古村落改造示范点调研时指出,在进行古村落改造时,要严格按照“村社园统筹”理念,保护好、传承好当地历史文脉,高水平改造提升一批村庄,高档次建设一批新型社区,让美丽乡村建设与城市新区发展交相辉映、和谐融合、相得益彰。

从虾子镇沿308县道至新舟镇,沿途青山苍翠,碧水涓涓,胡氏公馆虽经岁月侵蚀,但威严犹在,翰林村落历经百年,文化底蕴依旧渊源流传。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中,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脉,新蒲新区邀请了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专业设计团队,重点对胡氏公馆“民国风”、翰林村落“明清风”进行了规划设计,并充分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地理气候、产业基础等特点,力争实现“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做到既能保护好历史文脉,又能借机使群众同步奔小康。截至目前,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近4亿元,百年村落的神韵正逐渐展现在世人眼前。

猜你喜欢
集镇文脉古村落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城镇化进程中集镇建设问题探析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培中古村落文化
华北铁路开通令沿线集镇层级有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