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猛:全心全意为防疫

2015-11-30 04:25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铜仁市监测点村级

洪猛,侗族,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人,中共党员,1966年1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牧医系兽医专业,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铜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级兽医师、执业兽医、中国兽医协会会员、贵州省中兽医学会理事。他主持实施了《规模猪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铜仁地区动物疫病普查》等项目,先后获省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一项、省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二项、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工作(生产)者”,2006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动物防疫先进个人”,2007年被铜仁地区地委、行署评为“生态畜牧业先进个人”,2012年被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管理办公室评为贵州省“十佳”动物疫控中心主任,2013年被铜仁市市委、市政府授予“铜仁市市管专家”。

一、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逐步完善了防疫机构体系。2008年铜仁市完成了市、县、乡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铜仁市和所辖10个县(区)畜牧水产事业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并正式挂牌,分设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69个乡(镇、办事处)成立了畜牧兽医站,建立了2905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健全了动物疫病防疫机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防疫队伍,形成了市、县、乡(镇)、村的垂直网络。五年来共建成村级兽医室325 个,防疫示范村 360个。村级防疫员的报酬提高到300元。从而理顺了管理体制,稳定了防疫队伍,形成了保障有力、反应迅速的动物防疫体系。

二是重大动物免疫工作成效明显。采取坚持“三个结合”(春秋集中免疫与常年免疫相结合,强制免疫与疫病监测相结合,防疫与检疫相结合),抓好 “四个重点”(重点疫病、重点畜禽、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防控措施,做到了“五到位、六不漏”,消除了防疫空白点和死角。实现了 “三大转变” ( 人们对动物防疫的认识由原来的技术、经济性问题向社会、政治性问题转变;防疫工作由原来的 “无人做事、无钱干事”的尴尬境地向防疫体系初步建成、强制免疫免费服务转变;疫情处置由原来的仓促应对向预案启动、果断处置转变),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做到了应免尽免。

二、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掌握疫情动态

2009年铜仁市经过调研后决定建设动物疫病监控网络,按畜种分类建设,开展动物疫情定点监控,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疫情监测点54个 (其中猪场23个、牛场10个、羊场8个、禽场13个),县级监测点100个(其中猪场42个、牛场16个、羊场20个、禽场22个),乡级监测点169个,村级疫情观察点2700个。制定了工作方案,市、县级监测点每季度开展一次疫病监测,每月报送一次防疫、生产、投入品使用情况等工作信息,每半年开展一次疫情防控评估,及时给规模场反馈信息,提出防控措施。达到随时掌握疫情信息,发出预警预报的目的。

三、完善疫情应急控制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完善市、县两级机构,市、县充实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及时修改完善《铜仁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铜仁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相关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了《铜仁市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方案》,组成了“动物疫情扑杀组”“紧急免疫组”等,将工作预先落实到部门、到人员,加强实战演练。

三是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全市年投入动物防疫经费1000余万元,市、县畜牧部门购置消毒药品、器械、扑杀器等应急物资,为快速处置疫情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全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的目标。

猜你喜欢
铜仁市监测点村级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发现非遗之美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