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借鉴的美国仔猪饲养管理方式

2015-11-30 04:25黄德年浙江省杭州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木屑产房室温

文│黄德年(浙江省杭州市畜牧兽医局)

笔者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仔猪繁育专场研修,努力学习美国先进猪场管理经验。现将其整理成文,供行业内同事朋友参考,请批评指正。

大型猪场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饲料投喂和猪舍室温控制。美国人力成本较贵,该场很早就采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多年的设备更新和完善,整套系统运转良好。

一、喂料系统

为保持高效和精确的饲料投喂,一般大型猪场都通过自动喂料系统进行饲料的投喂。笔者所在的仔猪繁殖专场建立至今已经超过15年,所有的建筑和设备已经更新换代数次。现在场里所用的各种控制系统,可能算不上最先进的,但是整套系统组合经过十多年的更新、完善,运转相当流畅。其中,自动喂料系统是保证整个养殖场能达到较高仔猪产出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1.配种部的喂料系统。配种部常年存栏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共约6000头,被分在6个大的猪舍,即G1~G6。G1~G5均为定位栏,共有栏位6000个;G6为隔开的猪圈,每圈饲养10~20头后备母猪。另有十几个圈分布在G3内,集中饲养配种成功率较低和即将淘汰的母猪。通常,圈养母猪的饲料都是充足供应的,而对定位栏中的母猪则有严格的限制。一般刚刚结束上一个生产周期从产房转移过来的能繁母猪每天投喂量为8磅(1磅约等于0.45千克),配种成功后则减少为4磅。但是,如果某一头猪体型胖或瘦较为明显,则需要临时单独调整投喂量,因为母猪太胖或太瘦,均会降低配种的成功率。另外,由于G3中圈养的母猪大多都是即将淘汰的母猪,所以所用饲料也是价格较便宜的。

投喂方式采用微型绞龙,通过猪舍外的筒仓输送。筒仓的料位一般每周查看1次,以保证饲料的连续供应。配种部一般在每天发情检查结束后,开启输送绞龙向每个栏位的料斗装料。按照绞龙运行方向,在每排栏位的最后一个料斗中设有料位器,当最后一个料斗填满饲料后,绞龙自动停止工作。根据系统设定,每天早晨6点,料斗下方堵口球会自动提起,料斗中的饲料会漏至料槽中。因此,开启输送绞龙投料前,需要确认料斗的下方开口已经关闭,否则输送过来的饲料会全部漏至料槽中。

2.分娩前后的饲料投喂。分娩部门的饲料投喂采用的是半自动系统,即产房的喂料系统虽然也是通过微型绞龙输送饲料至料斗,但是需要人工开启料斗。采用人工投喂的重要原因是,每间产房的母猪虽然预产期基本上都是同一天的,但是实际生产日期会有较大的差别。而分娩前后各个时期的饲料投喂量是不一样的。

◎图1 料斗

一般在预产期前的5~10天时,母猪会从配种部的定位栏中转移至产房,这时每天的饲料投喂量为5磅。当进入预产期的前4天时,投喂量增加至8磅。这两个时期的母猪,每天都只能投喂1次。而当母猪分娩后,为保证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则会为母猪提供充足的饲料,并且每天至少有2次投喂。

3.仔猪的饲料供应。在本场,仔猪的饲料投喂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母猪后期奶水不够或者基本没有奶水产出。为保证仔猪的生长,需要提供营养丰富的奶水替代饲料。二是断奶以后。通常情况下,已经出售、需要转运的仔猪,会提前1天断奶。因为断奶之后,需要注射1或2种疫苗。这一天一夜的时间里,断奶后的仔猪均集中在“loadout(出口处)”,饲养人员会将足够的饲料投入料槽中。这两种情况下,投喂的饲料都是粒径1.5毫米左右的教槽料。两种情况间不同的是,断奶前的仔猪会加入多种其他营养物质。

采用自动喂料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准确高效的投喂饲料,以达到节约人力成本和提高整个流程运转效率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发现,如果采用自动喂料系统,那么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最经常发生的就是由于设备或者管道的老化,饲料在输送的途中漏出。在自动运转的系统中,如果在饲料漏出时没有及时发现,则有可能泄漏大量饲料而造成浪费。在笔者这一年的实习过程中,本场就发生过数次由于管道破裂而导致的饲料漏出。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某个周末,由于场里没人,漏出的饲料大约有500千克。另外还要经常检查料斗的装料和放料情况。如果料斗装料和放料不顺利而没有被发现,那有可能会导致需喂养猪连续几天吃不到饲料。

◎图2 筒仓

二、温控系统

提高断奶仔猪的数量和质量是仔猪繁殖专场整个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适宜的温度,不仅可以提高配种的成功率,避免因室温引起的流产和疾病,减少影响母猪产仔率和成活率的因素,还十分利于仔猪的存活和健康、快速成长。内布拉斯加州地处美国中部,四季分明。夏天最高温度可达40℃,冬季最低温度可低至-20℃。所以,保持猪舍内的温度显得至关重要。

本场不管是在配种部的大猪舍,还是分娩部小产房,每个房间都安装有测温探头,一套自动控制系统来启动和停止舍内风扇、加热器等设备,以保证室内温度始终维持在规定范围内。

1.配种部的控温措施。配种部的6间猪舍都比较大,最大的G1面积比1个足球场还大,最小的G4面积也超过500平方米。所以,这么大的空间里,想要保持适宜的温度肯定比较困难。

配种部的猪舍温度一般设定在65℉(18.3℃)。猪舍设有加热设备,而降温的措施主要靠大功率的风机、排风扇和水墙。但在温度较为极端的情况下,温度调节作用不够明显。所以夏天最热时候猪舍内的温度有可能会达到90℉(32.2℃),而冬天最冷时也可能降至40℉(4.4℃)左右。当温度较高时,对配种的成功率影响较为明显。据报道,7~9月份高温季节,母猪断奶后7天内的受胎率比其他月份低14.3%。通过笔者自己记录的数据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返情“recycle(循环配种)”的母猪较其他季节要高出许多。

2.产房的控温措施。产房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一般只有20多个床位,本场最大的产房也只有45个床位,面积200多平方米。产房的室温主要根据母猪的最适宜温度来调节。通常情况下,产房的室温保持在70.5℉(21.4℃)。在仔猪断奶的前几天,由于仔猪都已长大,一般会将室温降低至66.5℉(19.2℃)。

◎图3 产房的饲料输送系统

夏天,降温比较困难,所以备用的方式有多种。当温度太高时,往往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方式,保证室温不会太高。首先是开启产房内所有的风扇,包括吊在中间位置的大功率风扇和墙上的多个排风扇。其次是开启降温效果十分明显的水墙。通过水墙的水都是地下水,温度较低,再加上内布拉斯加位于高平原地区,常年刮风,所以冷空气很容易进入。水墙的进水开关通过温度感应器自动控制。当产房室温高于设定温度时,水墙开始过水,冷空气进入。但是,如果以产房的一侧墙壁作为水墙,那么会有可能较难控制冷空气的进入量,可能会导致室温的骤冷骤热。所以本场采用的方法是水墙设于走廊一侧,而走廊的另一侧也就是产房的那堵墙会安装百叶窗。同时在屋顶开设可以开合的通气口,通气口的开合也由自动系统控制。当室温较高时,开口会完全开放,以保证温度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下来,而温度降下来后,开口会自动调小,并最终调节至保持室温在要求范围内。

但是,有时即使水墙和通气口都全部开放,也无法将室温降至要求范围内,为保证母猪不因体温过高而死亡,另一种降温措施会被启用。在产床上方有一根固定的水管,并在母猪身体正上方的水管表面开有小孔,当有水通过水管时,会有水珠从水管滴到母猪背部,从而达到直接给母猪身体降温的目的。水管的入水开关也是通过室温自动感应系统控制。

冬天时,要关闭百叶窗,走廊的水墙用塑胶纸遮盖,屋顶的通风口也关闭,尽量减少冷空气的进入。产房内采用燃气的空气加热装置,吹出热风,并开启大功率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保证室温达到要求。

◎图4 冬天遮挡的水墙和锁住的百叶窗

3.仔猪的保温措施。通常情况下,母猪怕热,仔猪怕冷,仔猪要求的环境温度比母猪高。因为一旦仔猪感觉到冷,首先是会分解脂肪来产生热量,其次是冷到发抖,消耗大量能量,以致体重迅速下降。这对以称重的方式出售断奶仔猪的厂家来说,将是严重影响利润的因素。所以产房的室温控制在70.5℉(21.4℃),而集中断奶仔猪准备装车的“loadout”房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85℉(29.4℃)以上。为了保证新生仔猪的正常成长,尤其需要特殊保暖措施。因此,仔猪繁殖场会在产床的一侧加上橡胶垫或者保温垫,并且在每张产床的垫子上方适宜高度悬挂浴霸灯,以保证新生仔猪有足够温暖的生长环境。当仔猪生长到足够大的断奶前期时,会灭掉其中一盏灯,如果是夏天,会将两盏灯都灭掉。值得一提的是,在靠近门口的产床,会用塑胶纸遮挡侧方,用硬塑料板覆盖上方,以防止开门时迅速进入的冷空气影响仔猪的健康。

三、无害化处理系统

在美国建猪场对环保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在建场之前的规划阶段,就要将病死动物和排泄物处理等环保设施考虑进去,而且要最先动工兴建和建成。负责这方面监管的部门为环保局。有意思的是,由于本场地理位置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的交接处(场门前的公路即为州界),所以要同时接受两地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

本场所用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是3台卧式发酵罐。罐体直径约1.5米,总共分4节,总长度为32英尺(1英尺约等于0.3米)。机器在一端开口,其他部分全部封闭。罐体的第一节有2扇可开合的大门,用于投入尸体和木屑。中间1扇小门平时用于查看罐内状况,需要在中段添加木屑时也从此口加入。一般情况下,转动的速度为2小时/圈。随着罐体的转动,和投入口的投入物每天增多,动物尸体和木屑会缓慢前移。当移动至罐体约2/3处时,尸体基本分解完毕。在连续运转的状态下,罐体内温度维持在140~170℉(60~76.7℃)。处理的原理既是利用罐体内部的温度和环境,在罐体自身的缓慢转动情况下,让动物尸体自行发酵、分解,产生的液态物质全部由木屑吸收。最后吸收饱满的木屑由开口端排出。一般情况下,从投入到排出的时间大约为2周。基本上仔猪尸体可以全部被分解,包括牙齿和骨头,只有大猪的大骨头会随木屑一起排出。

◎图5 加热器和风机

笔者在无害化处理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在每天下班前半个小时开始,也就是将死掉的母猪和小猪投入发酵罐,并且将排出的木屑转移到车间外。一般情况下,1台发酵罐每天只能处理1头大猪(较大的能繁母猪,重量约在300~400磅),有时死猪比较瘦小,也可以投入2头。每天产生的仔猪尸体和死胎、木乃伊等,需要全部投入发酵罐。所以,当3台机器全部开启的时候,每天可以处理头母猪和若干小猪。而如果当天死亡的母猪超过3头,那就要放在无害化处理车间里,等到之后的2~3天内处理,但是如果连续几天都有超过3头死亡,那么在车间里累积一定的数量之后,会将累积的所有死猪拖到特定的地方掩埋。掩埋的地点离无害化处理车间不远,是数个砖砌的只有三边的小池子,高度大约1.5米左右。所有发酵罐处理不完的大猪尸体,用发酵罐产出的木屑掩盖,木屑厚度约40厘米,一层木屑一具尸体如此叠加,直至池子满了,再换下一个池子。掩埋时间最少90天。90天之后,尸体基本分解完毕。

◎图6 为仔猪保温的浴霸灯

这种卧式发酵罐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好处主要有:一是清洁,不污染环境,尸体分解产生的所有有机物全部被木屑吸收,罐体接近全封闭,没有有害物质渗漏;二是产生的木屑可以作为有机肥,肥效非常好;三是节约生产成本,每天只需2~3人在下班前工作约半小时,投入尸体和木屑,同时转移产出的木屑;四是无害化处理车间临近猪舍,所有动物尸体不用出场即可完成无害化处理,有疫情时,可以避免疫情的扩散。但是据笔者观察,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是产量太小,每个罐体每天只能处理1头左右的大猪;其次是发酵会产生浓烈的非常难闻的气味,由于车间封闭,导致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并且如果车间周边通风效果不好,气味会散发,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在平时生产过程中,他们对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握十分到位。比如,仔猪刚出生时必须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其身体;新生仔猪活动区要洒一层干燥粉;如果有体质比较脆弱的新生仔猪,需要补充营养液;所有低于1.5磅的新生仔猪全部淘汰。通过这些细节管理,有效减少了新生仔猪的死亡率,提高了仔猪存活率和断奶仔猪的合格率,也实现了各项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笔者通过与国内外的行业内人士交流,深切体会到中国的畜牧业水平确实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多向畜牧业强国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我国畜牧业才能够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木屑产房室温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室温过高加剧低血压?不准确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药品保存细解读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木屑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不同种类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比较试验*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传感应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