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有机畜牧业发展探析

2015-11-30 04:25马永四川省巴中市畜牧食品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巴中市畜产品畜牧业

文│马永(四川省巴中市畜牧食品局)

发展有机畜牧业已成为当今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不仅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四川省巴中市发展外向型畜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1.自然资源禀赋。巴中市植被茂盛,原始森林和林场面积达1300万亩,有耕地面积230万亩,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661万亩、人工种草面积38万亩、撂荒土地面积33.3万亩。发展有机畜牧业,可大力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以草定畜,有效遏止草食牲畜严重超载、草业资源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使畜牧业向着草畜平衡的方向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2.畜禽品种独特。巴中市畜禽品种优良,是全国少有的地方主要畜禽品种齐全的地级市,被中外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青峪猪被列入四川省地方猪种和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具有雪花肉多、肉味香浓、口感细腻、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高硒等特点,其肉品中硒的含量是普通猪肉的3倍,属中型肉脂兼用型品种。空山黄牛于1982年被收入世界牛种名录,2007年纳入四川地方畜禽品种志,成年公牛屠宰率53.7%,净肉率44.5%,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肌间脂肪充盈,大理石纹明显、浓香汁厚、口感爽滑、回味绵长。南江黄羊是经过40多年培育出来的国内首个肉用山羊新品种,其羊肉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膻味轻、营养价值高,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巴山土鸡有显著的“四高一低”特点,即“可食部分高、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其肉嫩味鲜、清沌滋补、味道醇香、风味独特。发展有机畜牧业,对于提升品牌畜产品价值,打造知名品牌,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3.增值空间巨大。根据土地、林地、草地资源承载能力,巴中市还可增养生猪400万头、空山黄牛30万头、南江黄羊50万只、家禽1亿只,新增产值150亿元以上;根据草山草坡现状,该市可增养350万个牛单位,新增产值150亿元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人们对生态安全的牛羊禽等有机畜产品消费量增大,高端畜禽产品消费需求量将长期呈增长态势。

4.政策保障有力。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市委、市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在财税、金融、土地、保险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为建设山区现代畜牧业强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巴中市畜牧业围绕“扩规模增总量、创品牌增效益”两条主线,抓住“品质品牌、公司引领、育种科技”三大关键,着力从“完善规划、强化科技、制定标准、培育主体、创建品牌、保障安全”等方面攻坚突破,为建设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川陕渝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认知程度较低,发展有机畜牧业氛围不浓厚。巴中市畜禽饲养仍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加之受思想观念的制约,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根深蒂固,对有机畜牧业了解不够,认识不清,对生态补偿机制理解不够深入,还没有真正形成发展有机畜牧业的良好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机畜牧业的广泛推广带来了困难。

2.生产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推广有机畜牧业技术严重滞后。巴中市缺乏从事有机畜牧业生产所必需的相关技术、技能培训和配套服务。加之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知识老化,技术滞后,致使推广有机畜牧业所要求的科学管理方式、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规范性操作模式难度较大,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面临困境。

3.龙头企业偏少,产业化进程缓慢,有机畜产品附加值较低。现有从事有机畜产品开发的几家龙头企业能力有限,保种选育工作滞后,尚未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生产,难以满足大批量需求。有机畜产品销售大多仍以初次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能力弱,没有体现有机畜产品的价值,有机产业化链条尚未完全形成。

4.质量监督滞后,生产销售体系不健全,有机畜产品市场认可度低。受现有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薄弱、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滞后,产品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市场营销信息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导致现有有机畜产品品牌影响力弱,市场认可度不高。

三、思路与对策

1.实施全域统筹,推进有机畜牧业发展进程。一是规划指导先行。深入调研分析现有畜牧业的优势品种、养殖规模、生态环境、区域特征等各方面情况,科学制定《巴中市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有机畜牧业发展方向,并按照国家有机畜产品生产标准和要求,指导有机畜牧业稳步推进。二是单设牵头机构。成立有机畜牧业发展推进办公室,负责研究与巴中实际相符合的有关政策,并做好发展规划与奖补政策制定、组织认证、监督检查、市场推介等工作。三是预算专项资金。政府每年应预算有机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充分利用扶贫资金、涉畜部门项目资金引导扶持有机畜牧业发展。同时,还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有机畜牧业的信贷投入,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有机畜牧业保险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着力培育主体,强化有机畜牧业基地建设。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利用巴中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势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投资融资、补贴、税收、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引进知名有机畜牧业企业来巴中发展,并通过技术改造、改组合并、针对管理、项目倾斜等措施,扶持壮大现有有机畜牧业龙头企业,助其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建立有机畜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建立“青峪猪、空山黄牛、南江黄羊、以山地梅花鸡为代表的巴山土鸡”四大地域品牌保种选育基地,构建品种选育、扩繁、生产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努力提高有机畜产品质量和产出能力。三是着力人才和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实现人才结构和数量的相对优化。对巴中市有机畜牧业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统计分类,建立有机畜牧业人才库,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3.突出科技引领,提升有机畜牧业生产水平。一是推行有机畜产品主要技术。协调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制定畜禽引入、饲草料基地、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有机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健全畜禽溯源系统和有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为有机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二是建立有机畜牧业监测体系。提高有机畜牧业监测能力,及时掌握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大气环境、土壤、水质等情况,监督检测生产投入、产品质量等情况,并防止畜禽粪污和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加大有机畜牧业技术培训。开展多层次的有机畜牧业知识培训,提高养殖户从事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按有机食品的标准和要求从事生产。并对从事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经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掌握和驾驭有机畜牧业生产的能力。

4.专注特色创新,打造有机畜牧业知名品牌。一是开展有机畜产品品牌创建行动。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积极申报有机畜产品认证和原产地地理标志,推进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认证、有机畜产品认证等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机转换期政府补贴政策、产品认证后政府奖励政策和有机认证效益凸显后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有效促进申报主体加强有机产品认证工作。二是增强有机畜产品商标保护意识。规范使用标识,改进和规范有机畜产品包装,突出产地标识及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积极开展质量追溯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证后监管,全面提升有机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坚决打击假冒产品上市,切实保护有机畜产品商标权的合法权益。三是拓展有机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加快发展现代配送体系、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超市销售、电子商务等方式,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以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有机畜牧业品牌价值,做大做强有机畜牧业品牌。

猜你喜欢
巴中市畜产品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青路】
映像畜牧业
巴中市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巴中市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灾害损失评估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