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新机遇国内合作新发展—— 国内科技合作交流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5-11-30 07:43程彦
华东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本市问卷交流

文 程彦

创新驱动发展,协同赢得未来。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及时适应科技创新形势的变化,提升国内科技合作交流能级,推动区域一体化、协同化进程与发展。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考察时希望上海“不仅要走在全国的前头,而且要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也就要求上海科技在集成群体智慧、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绩效的同时,更好发挥区域创新资源的融合与成果辐射。

2014年4-5月项目课题组对本市国内科技合作相关单位及近三年承担科技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就本市国内科技合作交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76.54%。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对象情况

调查对象由本市政府部门、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所,以及科技系统单位等组成。其中高校占33.9%,科技企业占24.2%,科技系统单位占21.0%,科研院所占9.7%,其他类占11.3%。调查主体主要来自高校。

问卷填写人中,部门负责人占33.9%,科研管理人员、项目联系人占30.6%,项目负责人占27.4%、单位负责人占8.1%。相关人员对国内科技合作项目的熟悉度,涵盖了从申报、立项、实施、验收、产业化的每个进程。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代表性和科学性。

合作项目情况

调查发现,实施跨区域合作项目时,合作对象中民营企业(48.4%)、政府机关(45.2%)、科研院所(38.7%)分别居前三位,国营企业(33.9%)、高校(22.6%)紧随其后,科技中介机构占12.9%,其他相关机构(公益组织、外资企业等)则约占24.2%。说明企业参与跨区域科研合作有着主观意愿和内在需求,是科研合作最直接获益者;政府机关是科技合作倡导者与促进者,在科技合作中为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提供信息、政策和服务,推动区域科技合作交流;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是科技成果的开发和提供方;科技中介机构以市场为导向,是合作的桥梁与纽带。

调查发现,各单位参与国内科技合作项目以技术合作研发(62.9%)、成果产业化(51.6%)为主。此外,共建基地机构共享资源设备(46.8%)、人才培训(32.3%)、科技金融(3.2%)、其他(3.2%)。而各单位开展国内科技合作项目签订“四技合同”中:技术开发合同(46.8%)、技术服务合同(40.3%)、技术咨询合同(9.7%)、技术转让合同(3.2%)。说明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目前仍为国内科技合作的主要合作方式。随着合作机制的完善,市场条件的成熟,金融资本参与国内合作潜力巨大。

国内科技合作成效评价

问卷中关于“国内科技合作信息获取途径(多选项)”,调查发现:政府部门直接传达占比最高71%,其他如: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宣传41.9%、互联网查询40.3%、向相关机构咨询35.5%、机构相互介绍35.5%、项目推介会33.9%、新闻媒体报道6.5%、其他方式6.4%。

问卷中关于“科技主管部门在国内科技合作工作突出表现(多选项)”,调查发现:合作经费支持(54.8%)、交流平台建设(48.4%)、供需信息对接(41.9%)、合作基地建设(25.8%)、成果产业化(25.8%)、跨区域沟通机制建设(24.2%)、统筹协调(22.6%)、项目规范管理(21%)、其他(19.4%)。

问卷中关于“科技主管部门在国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服务评价”,调查发现:选择满意占七成为71%、比较满意为29%。

问卷中关于“目前国内科技合作主要障碍(多选项)”,调查发现:两地供需不匹配(64.5%)、两地主管部门力度不对等、职能不对口(41.9%)、信息不对称(35.5%)、重点不对应(22.6%)、其他(3.2%)。有调查对象认为与西部(如对口支援)地区科技合作很难对上海的产业及单位发展有明显支撑或提升。

从中发现,一直以来本市国内科技合作交流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跨区域信息的推送、合作基地建设、活动平台搭建、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的同时获得了相关单位的好评。随着本市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逐步深入,更应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逐步由“幕前”主导转为“幕后”服务,聚焦区域政策研究、协同机制、规范标准、平台搭建等软环境打造,开启国内科技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意见与建议

在“对本市科技主管部门、项目中心工作建议(多选项)”的调查中,建议:1)加强与外省市科技厅联系(69.4%);2)加强科技系统内资源整合(56.5%);3)定期开展联络员交流活动(51.6%);4)加强项目前期调研和策划集成(45.2%);5)建立网络交流群(如微信平台)(43.5%);6)加强与委办局沟通交流(38.7%);7)加强市区联动(25.8%);8)建立国内合作交流专家咨询团队(19.4%);9)编制工作年报和服务手册(11.3%); 10)其他类建议(1.6%)。

在“对优化国内科技合作交流环境工作建议(多选项)”的调查中,建议:1)构建国内合作交流平台(62.9%);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54.8%);3)建立健全合作机制(53.2%);4)完善服务机制(35.5%);5)加强国内合作交流队伍能力建设(32.3%);6)加强国内合作交流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和交流学习(25.8%);7)加强科技合作公益组织建设(16.1%);8)加强法制、诚信体系建设(3.2%)。

在“对国内科技合作交流‘引进来’建议(多选项)”的调查中,建议:1)外省市先进政策、经验(71%); 2)创新创业团队(51.6%);3)产业化项目(50%);4)区域科研机构与科技组织(35.5%);5)外省市先进科技成果(33.9%);6)区域研发中心(企业)(33.9%);7)其他类(1.6%)。

调查问卷最后,课题组设置了一道开放问题,广泛征集各单位对于本市国内科技合作交流工作(包括对口支援)的意见建议。在提交的62份有效问卷中,共收到反馈信息52条。归纳如下:

深入开展调研与对接,提高筛选与评估能力。

科技合作中,应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与考察,摸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优势资源分布情况,掌握当地政府部门科技产业工作部署及工作重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开展项目对接及合作交流工作,以共赢为合作出发点,促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加强统筹规划与协同,体现合作规模效应。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区域化、协同化趋势逐步明显,国内科技合作交流也应更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搭建开放式的合作交流平台服务于区域内创新流动要素,助推其成长、发展和壮大,体现合作规模效应。

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政府的支持与引导直接推动和促进了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科技合作交流氛围与环境。随着创新驱动发展逐步深入,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鼓励科技型企业主动参与,共同探索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国内科技合作交流迈上一新台阶。

猜你喜欢
本市问卷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本市首家大数据行业工会诞生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问卷网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