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词汇特征研究

2015-12-01 03:31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词汇特征研究

郭怡天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英语与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相接触、融合,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中国文化的烙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本文介绍中国英语和中国英语词汇,分析中国英语词汇的3种构词方式:音译、译借和语义再生。同时介绍了中国英语词汇的两大功能:标记功能和促进功能。

[关键词]中国英语;构词方式;标记功能;促进功能

一、中国英语

十多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中国英语的定义、特征、社会地位等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此笔者主要对中国英语的定义问题列出一些学者的观点。在中国,葛传先生首先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他明确指出把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译成英语可以称为“中国英语”。后来又有许多学者给出了自己不同的定义,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1993年李文中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后来贾冠杰、向明友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二、“中国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

2.1音译

中国英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汇或短语是根据中国普通话直接转译生成的。例如, qigong 气功,maotai 茅台,hair海尔,taijiquan 太极拳,qipao 旗袍,kaoliang 高粱, dazibao 大字报,putonghua 普通话, mahjong 麻将。

2.2译借

译借就是将汉语词汇通过翻译手段逐词地借用英语表述形式。

2.2.1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词汇。Confucianism儒家思想, Four Books 四书, Five Classics 五经, 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 Eight-Power Allied Force 八国联军, paper tiger纸老虎, Great Leap Forward 大跃进。

2.2.2体现时代特色的中国英语词汇或短语。three represents 三个代表,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菜篮子工程,the three links( direct trade, transport and postal link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三通( 通商、通航、通邮) , laid-off workers 下岗工人, official profiteering 官倒,Two civilizations两个文明。

2.3语义再生

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是从汉语意思译成英语后而生成新的英语意思。在翻译形象化语言时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种表达法不但使外国人深感耳目一新,而且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例如:work point工分, Chinese Wall 长城, Red Guard 红卫兵, bears paw 熊掌,beggars chicken 叫花鸡, birds nest 燕窝, barefoot doctor 赤脚医生, hundred flowers 百花齐放, work one’sheart out 呕心沥血,people mountains and people seas 人山人海等。

三、“中国英语”的词汇功能

3.1标记功能

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和关系的社会信息是在语言互动中传达出来的。具体来说,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社会是有结构的,每个个体都置于年龄、籍贯、社会阶层、性别构成的一个四维社会空间,每一维度都与语言有关。因此人们使用的中国英语变体无意识地体现使用者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民族等社会文化特征,并历时地反映语言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从而起到中国英语变体的标记功能。中国英语能反映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英语,尤其是词汇,往往能折射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英语在中国本土化有着百年历程,其源头可追溯到洋泾浜语( Pidgin English),后来出现了大量的政治色彩的表达方式, 如“paper tiger”、“running dog”等,随着那一历史时期的结束而几乎销声匿迹了。

3.2促进功能

中国英语在语言交际活动中有效地促进实现构建文化认同,建立人际关系、表达情感和体现意识形态等多种交际目的。人们在交往中需要确定“你是谁”,特别是“你希望成为谁”,在语言符号的表述中得到反映,包括语言变异性。与不同文化和语言接触的群体,需重新定位自己和社会的角色。认同的改变使表达认同的语言使用也随之改变,混合性和多样性是认同建构和语言进化的特征。这亦是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现实的背景。因此,人们不必因为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和文化价值观念,甚至不必改变自己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四、结语

中国英语为英语带来了不少新的语汇、表达法、新的视野等,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必然有助于对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在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作为中国英语的词汇也将在对外交流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1-8.

[2]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3]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

[4]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现代英语,1995(4).

郭怡天(1990年),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任县,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对中国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与教学
刍议国际社会上中国英语的新影响
浅析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将“中国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证研究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
基于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中国英语研究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