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爆炸抑制研究

2015-12-02 07:00谭迎新李亚男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铝粉粉尘粒径

谭迎新,李亚男

(中北大学 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0 引 言

铝粉是金属粉尘中具有很大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而且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铝粉具有遇水反应易燃的特性,铝粉的爆炸压力巨大,爆炸范围又很小,因此在铝粉的制备、运输、储存、应用中都极具危险性.

对于粉尘的防爆抑爆目前有控制点火源、避免粉尘云的形成及采用隔离、泄放、通风等一系列保护措施[1-3].但是,工业生产中潜在的点火源非常多,有很多不可避免的静电环境和静电效应,消除点火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粉体加工时,会有大量的粉尘暴露在空气中形成可引发爆炸的粉尘云,所以要想避免形成粉尘云也非常困难.采取通风、泄放、隔离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确实能有效减少粉尘爆炸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这些保护措施失效,后果将会无法想象[4].采取惰化抑爆将粉尘的最小点火能有效提高,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常见、廉价的物质,在以往的煤粉抑爆实验中抑爆效果优于碳酸钙,所以研究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惰化抑爆效果非常必要.

1 测试装置及方法

1.1 测试装置

利用美国MIETA点火能测试仪完成试验测定,MIETA点火能测试仪可以用来评价粉尘云的潜在爆炸危险性.仪器由粉尘扩散装置哈特曼管,能量控制箱和电压图表记录器组成.能量控制箱可提供从2~2 000 mJ的火花能量,调节步长为1 mJ,最大充电电压为15 k V.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MIE点火能测试装置 Fig.1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test device

粉尘扩散系统是1.2 L的哈特曼装置,管底是一个蘑菇状喷头,用来扩散粉尘,点火电极位于距离管底100 mm处[5].测试的具体过程为:喷粉后,一定浓度的粉尘在哈特曼管中呈漂浮状态,两个电极击穿空气进行放电,如果点火能量超过了混合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则混合粉尘就会发生爆炸,并伴有强烈的火焰燃烧;如果能量接近临界点,则只会发生闪燃.混合粉尘是否发生爆炸要以火焰离开电极的距离为准,当火焰离开电极50 mm时,就认为混合粉尘发生爆炸,反之,则没有发生爆炸[6].

1.2 试验样品

根据试验要求,购买了分析纯级别,含量不少于99%的磷酸二氢铵,并用药品筛筛分出75,90,109μm三种不同的粒径;试验所用铝粉的粒径为45μm.所有样品试验前置于60℃温度下干燥20 h,放在室温下保存,环境湿度不大于30%[7].

1.3 测试方法

在研究磷酸二氢铵对铝粉抑爆效果试验中,按国家标准固定点火能量,在铝粉的敏感浓度1 000 g/cm3下,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磷酸二氢铵,直到使得混合粉尘稳定不再发生爆炸.

测试时要求对每一质量分数的磷酸二氢铵进行反复测试观察,如果有爆炸或火焰现象,则增加质量分数继续进行试验,直到10次重复试验都未有明显现象为止,此时金属粉尘才被完全惰化.

哈特曼管中的两个电极一般间距为2~6 mm,低于2 mm时,电极会受到淬火效应的影响,电极间距受电容充电能量影响,为了保证电极间的放电频率,可适当放大电极间距.电极的放电频率以1次/s为宜,放电频率过快,粉尘可能发生能量叠加的现象,使得在该能级下不能爆炸的粉尘发生爆炸[7].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试验选用铝粉的粒径为45μm,(NH4)H2PO4的 粒 径 为75μm.铝 粉 浓 度 为1 000 g/cm3,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的磷酸二氢铵分别添加到铝粉中,表1为不同质量分数的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抑爆试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当混合粉尘中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为5%时,混合粉尘发生爆炸;而混合粉尘中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达到10%时,连续点火10次混合粉尘都未燃,说明此时混合粉尘被完全惰化.

表1 不同质量分数的(NH4)H2PO4对铝粉的抑爆效果 Tab.1 Explosion suppression effect of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NH4)H2PO4on aluminum dust

2.2 磷酸二氢铵粒径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试验选用铝粉的粒径为45μm,(NH4)H2PO4的粒径为75,90和109μm.铝粉浓度为1 000g/cm3,表2是粒径为90μm的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爆炸抑制试验结果.

表2 90μm的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爆炸抑制试验 Tab.2 Eexplosion suppression test of(NH4)H2PO4of 90μm to aluminum dust

由表2可以看出,当混合粉尘中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超过15%时,连续点火10次混合粉尘都不会被引燃,此时混合粉尘被完全惰化.

表3是粒径为109μm的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爆炸抑制试验结果.

表3 109μm的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爆炸抑制试验 Tab.3 Explosion suppression test of(NH4)H2PO4of 109μm to aluminum dust

由表3可以看出,当混合粉尘中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超过20%时,连续点火10次混合粉尘都不会被引燃,此时混合粉尘被完全惰化.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3种不同粒度的磷酸二氢铵对铝粉有不同程度的爆炸抑制作用.在铝粉中,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磷酸二氢铵,粒径越小,抑爆效果越好.混合粉尘中,75,90,109μm的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0%,15%,20%时,混合粉尘无法被引燃,此时代表混合粉尘完全被惰化,说明75μm的磷酸二氢铵具有最佳的爆炸抑制效果,90μm的次之,109μm的再次之.究其原因,是因为磷酸二氢铵分解温度低,分解时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热量分解出氨与磷酸,继而生成P2O5.磷酸二氢铵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的反应,因而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而分解产物游离氨还能吸收燃烧反应中生成的自由基并与之反应,燃烧反应速率就会因为缺少自由基而大大降低.如果在燃烧过程中游离氨的浓度很高又能与火焰充分接触,那么自由基消耗的速率就会大于燃烧反应产生自由基的速率,链式反应就会因缺乏自由基而终止,火焰就会被熄灭[8-10].

试验结果还表明,在铝粉被完全惰化之前,加入相同粒度的磷酸二氢铵,质量分数越高,抑爆效果越好.

3 结 论

1)在铝粉中添加粒径分别为75,90,109μm的磷酸二氢铵,要达到金属粉尘完全惰化所需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铝粉中所添加的磷酸二氢铵粒径不断增大,能使金属粉尘完全惰化所需的质量分数也不断增大.75μm的磷酸二氢铵具有最佳的爆炸抑制效果.

2)在铝粉中添加具有相同粒径的磷酸二氢铵,在铝粉被完全惰化之前,铝粉中所添加的磷酸二氢铵的质量分数越大,对铝粉的抑爆效果越好.

3)添加极少量的磷酸二氢铵,铝粉就可以被完全惰化,说明磷酸二氢铵对铝粉的抑爆效果非常明显.

[1]Eckhoff R K.Current status and expected future trends in dust explosion research[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5,18(4-6):225-237.

[2]赵衡阳.气体和粉尘爆炸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克罗斯J,法勒D.粉尘爆炸[M].项云林,宋荣敏,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4]陈成.铝粉及TNT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和爆炸下限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3.

[5]李亚男,焦枫媛,闻利群.碳酸钙对金属粉尘最小点火能的影响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5):594-598.Li Yanan,Jiao Fengyuan,Wen Liqun.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CaCO3on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metal dust[J].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35(5):594-598.(in Chinese)

[6]戴晓静.磷酸二氢盐抑爆剂的制备与抑爆作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

[7]黄丽媛,曹卫国,徐森,等.石松子粉最小点火能试验研究[J].爆破器材,2012,41(5):9-13.Huang Liyuan,Cao Weiguo,Xu Sen,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lycopodium[J].Explosive Materials,2012,41(5):9-13.(in Chinese)

[8]谢波.可燃系统中爆炸过程抑制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3.

[9]蒯念生,李建明,陈志.基于本质安全原理的镁粉爆炸风险控制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5):369-372.Kuai Niansheng,Li Jianming,Chen Zhi.Study on the risk control of magnesium dust explosion based on inherent safety principles[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9(5):369-372.(in Chinese)

[10]苏丹,李化,高聪,等.运用本质安全原理预防煤粉爆炸[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1):114-118.Su Dan,Li Hua,Gao Cong,et al.Coal dust explosion prevention based on inherent safety principles[J].Chinese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8,18(11):114-118.(in Chinese)

猜你喜欢
铝粉粉尘粒径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氟橡胶包覆对微米铝粉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高炉出铁场粉尘高效捕集系统优化及实践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
粉尘大战
纳米铝粉对RDX基炸药爆速的影响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基于20 L球形爆炸装置的微米级铝粉爆炸特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