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早春玉米生长抑制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2015-12-02 03:35王国庆路伟明张健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8期
关键词:药害侵染除草剂

王国庆,路伟明,张健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2014年5月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历年少有。异常的低温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土壤水分过大,通透性差,种子长期处在厌氧状态下,加大了自身养分的消耗,活力降低,抵御病害能力差,造成粉种、烂种现象增加,出苗率低,根腐病加重,畸形苗增多。幼苗生长缓慢,新陈代谢功能弱,分解药害能力下降,加重了药害的表现。各地玉米普遍出现出苗不好、病害、药害、缺素症等现象。

1 除草剂药害

1.1 当季乙草胺药害

乙草胺为氯乙酰胺类选择性输导型土壤处理剂,药害作用机制为抑制脂肪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症状表现为抑制幼芽生长,茎叶扭卷、弯曲,植株表现矮缩、畸形。严重时叶片蜷缩并紧裹心叶,不易展开。

1.2 当季2,4-D丁酯药害

2,4-D丁酯为苯氧羟酸类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药害作用机制为打破植物的激素平衡,使受害植物扭曲、肿胀,最终导致死亡。土壤处理药害表现为幼芽弯曲,胚根缩短,幼苗矮缩,叶片扭卷。茎叶处理,有叶片变窄、皱褶、卷曲,叶色变浓,茎秆易折,地上支持根融合或变形,易倒伏。

1.3 当季烟嘧磺隆药害

烟嘧磺隆 (玉农乐)为磺酰脲类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阻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烟嘧磺隆对玉米一般不会产生药害,但施药量过大或过晚,有些自交系、甜玉米、爆裂玉米品种易产生药害。与有机磷类杀虫剂间隔时间短施用也易产生药害。药害症状为嫩叶褪绿变黄,尤其叶基明显,叶脉仍绿,形成两色条纹,植株滞长、矮缩。严重时心叶扭卷呈牛尾状。

1.4 当季莠去津药害

阿特拉津为三氮苯类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是典型的光合作用抑制剂。药害不影响玉米发芽出苗,4叶期以后陆续显现症状,表现为下部叶片叶脉失绿,叶缘发黄,上部叶片相对较轻,严重的叶片完全失绿枯死。

1.5 上茬大豆氟磺胺草醚药害

氟磺胺草醚为二苯醚类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药害作用机制为光合作用抑制剂,抑制原卟啉氧化酶,造成植物组织局部坏死与干枯。药害表现症状为叶色褪淡,叶脉、叶鞘变紫,叶脉与叶肉形成两色相间的条纹,底叶叶尖黄枯,叶片扭曲下垂,植株矮缩,生长缓慢,受害严重时植株死亡。

1.6 上茬大豆广灭灵药害

广灭灵为异恶唑烷酮类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药害作用机制为抑制光合作用中某些色素,尤其类胡罗卜素的生物合成,破坏叶绿素,导致植株叶片组织变白色。药害症状表现为出苗后叶片褪绿变黄,变白或变紫色。受害轻时,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白化斑;受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2 苗期病害

2.1 根腐病

玉米根腐病为世界性病害,常导致玉米幼苗猝倒、黄化、枯萎和死苗。在各地玉米根腐病导致幼苗枯死现象普遍发生,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根腐病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幼苗生长至4~7叶期间。为害症状特点:叶缘首先出现黄褐色枯死条斑,继之个别叶片或幼苗萎蔫;病株须根变为黄褐色水渍状坏死,严重时皮层腐烂,根毛脱落;根部可见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由于多种病原真菌可引起种腐和苗枯,各自发病特点不尽相同。病原菌可以通过土壤带菌以及种子表面或内部带菌两种方式越冬。种腐、根腐和苗枯发生轻重程度与土壤湿度、温度、地下害虫、土壤带菌量以及种子上年穗粒腐病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带菌种子种在不适宜条件下,较种植适宜条件下出苗慢,甚至由于种子内部病菌侵染,导致幼芽腐烂而难以出苗。

2.2 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入的系统性侵染病害,成株期表现出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雌穗受害后几乎形不成籽粒。丝黑穗病主要以土壤带菌为传播途径,它的发病率轻重主要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及种子本身的抗性等因素有关。病菌首先侵染幼苗,从玉米的幼芽或幼根侵入,3叶前是主要侵染时期,最适侵染时期是从种子萌发到芽长1~1.5cm,7叶期后病菌不再侵染。苗期干旱或低温、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等可诱发丝黑穗病大发生。播种时气温较低,出苗时间较长,具备侵染条件,出苗后春季干旱,苗期生长速度较慢,丝黑穗病严重。

2.3 茎基腐病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发生,近年来发生情况日趋严重。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该病菌在土壤、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为土壤传播病害。病菌从玉米根表皮和皮层组织侵入,通过菌丝产生酶,破坏植株根和茎的组织细胞。一般低温、低湿有利于镰刀菌侵染,高湿有利于腐霉菌侵染。一般高密度、高肥水的地块发病较重。

3 缺素症

3.1 缺氮

氮素是一切有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被称为 “生命元素”。它是蛋白质、核酸和核蛋白、叶绿素、许多酶以及微生素、生物碱、植物激素的组成成分。玉米缺氮时,由于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蛋白质和酶的数量下降,叶绿体结构遭破坏,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降低,而使叶片黄化,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叶片薄而窄小。缺氮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褪绿黄化,严重时呈现 “V”字型黄条斑,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有机质含量低,低温或淹水、干旱,容易出现缺氮症。

3.2 缺磷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同时又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作用必须有磷参加,光合产物的运输也离不开磷。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许多物质都必须先进行磷酸化作用。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及蔗糖运输都离不开磷的调控。缺磷使细胞分裂受到抑制,新细胞难以形成,同时也影响细胞伸长,表现玉米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玉米缺磷时表现明显特征为老叶的叶尖焦黄,叶片、茎秆呈紫红色。这是因为土壤中有效磷供应不足,或者低温磷素吸收受阻,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阻碍,糖分积累过多形成花青素,使叶片变紫。

3.3 缺钾

钾素是肥料三要素之一,在植物体内含量仅次于氮。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作用。钾不但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倒伏、抗旱、抗寒、抗高温、耐盐碱等抗逆性,而且可以提高抗病虫能力。在许多情况下,病害的发生是由于养分的缺乏或不平衡造成的。钾能使植物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木质化程度,因此可有效阻止或减少病原菌的入侵和昆虫的为害。缺钾时,植物体内低分子化合物转化受阻,体内低分子化合物含量过多时就会通过根系排出,这为根际病菌的侵染和繁殖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往往造成根腐病发生严重。玉米缺钾时,表现生长明显缓慢,植株矮小,根系生长停滞,细根和根毛减少。叶片首先从下部叶片出现失绿并逐渐坏死,叶片暗绿无光泽,显著特征为老叶从叶尖开始沿两侧叶缘黄化、枯死。

4 缓解玉米早春各种危害抑制生长的措施

综合分析玉米早春产生药害、病害、缺素等各种现象,都是因为低温、厌氧、缺水等不利因素,导致其养分吸收产生障碍,营养失调,养分合成、转化、运输受阻,酶的活性下降,生活力下降,新陈代谢减慢的原因。因此,要缓解上述症状,必须通过改变外界不利环境,促进养分吸收,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等手段来实现。

4.1 提高早春地温

温度是影响早春玉米幼苗生长的最关键因素,温度低导致一切生命活动减弱。幼苗出现缺素症有时并不是土壤中真的该元素含量低,往往是由于低温根系吸收能力弱,体内酶的活性低,同化作用弱而造成的。通过秋整地、垅作、苗期早深松等方式可有效提高地温。秋季采取翻、耙、旋、深松等方式将土地平整过来,减少地表秸秆覆盖,蓄积气热量和水分,有利于春季及早提高地温。垅作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温、防涝。平作主要作用是保墒抗旱、促进根系生长,抗倒伏。要根据当地主要限制因素进行选择。高寒地区、低洼冷凉地、新开荒地、土壤粘重板结地、春涝年份等垅作更优于平作,而且小垅比大垅效果更好。干旱少雨、温度高地区适宜平作。 低温多雨年份苗期及早深松,有利于散墒、放寒,尽快提高地温。

4.2 喷施液面肥,补充营养

叶面施肥利用率高,节省肥料,见效快。尤其在玉米前期受到低温、药害、病虫害等影响,生长受抑制,以及遭遇旱灾、涝灾和生育后期根系生长减弱,吸收能力差的情况下,叶面施肥效果更好。幼苗期及早喷施叶面肥,并加入碧护或复硝酚钠等生长调节剂,有利促进其快速生长。

4.3 生长调节剂拌种

选用防病虫效果好,抗低温粉籽儿能力强的良好的种衣剂,种衣剂中加入碧护或复硝酚钠等生长调节剂,以及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肥料,以利种子萌发和幼苗快速生长。100kg玉米种子用碧护5g+益护150~200ml拌种,与种衣剂混用,可促进种子萌发,扎根,苗齐、苗壮,抗药害,抗低温冷害。

4.4 减缓除草剂药害

上茬土壤药剂残留以及当年除草剂使用不当都可以造成玉米药害,抑制生长,增加缓苗过程。药害解救措施,可喷施叶面肥:碧护30~45g+禾生素750~1000ml+益护300~450ml/hm2。上茬大豆有残留药害地块种植玉米,应选择垅作适当晚播,以提高温度,促进玉米快速出苗生长,加快代谢,缓解药害。

4.5 选择优质种子,合理施肥,适期播种

种子要选用芽率高生活力强的种子,选用拱土能力强,幼苗长势健壮,早发性好的品种。氮磷钾各元素合理配比,施用种肥,种肥有利于促进玉米前期生长,种肥、基肥分层施入。适期播种,不要过于抢早,控制播深适宜,不要过深。

[1]刘友香,王险峰.大豆茬种玉米预防与解救除草剂残留药害方案.现代化农业,2012,(12)

猜你喜欢
药害侵染除草剂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