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腹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5-12-02 09:44刘波许嘉犇马冰宇魏巍孟勇赵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孙氏腹针夹脊

刘波 许嘉犇 马冰宇 魏巍 孟勇 赵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拿二科,哈尔滨150001)

孙氏腹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刘波 许嘉犇 马冰宇 魏巍 孟勇 赵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拿二科,哈尔滨150001)

目的证明孙氏腹针疗法在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8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30例。①基础治疗组;②孙氏腹针组;③手法复位组;④夹脊电针组;⑤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⑥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所有治疗1次/天,每周治疗5次,治疗周期为2周或(或<2周)。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检查各疗效。结果1.各组对比(TCD)提示椎动脉血流动力明显改善(P<0.05),(FS-CSA)降低(P<0.05)。2.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评分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孙氏腹针可明显改善颈背部项韧带、斜角肌的肌张力,使颈部的骨关节力学平衡关系趋向于正常,血管压力和弹性发生改变,颅内供血增加,使症状减轻,更重要的是给复位手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复位成功率大大提高,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对有些无效病例亦能提高疗效,使其有效或痊愈。

孙氏腹针;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血流动力学

孙氏腹针疗法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申田教授首次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微针疗法,它以腹部是人类的第二大脑即腹脑学说和脑肠肽理论为基础,把腹部看作是大脑的全息影像,参考西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在腹部选取穴(区),通过影响脑肠肽的分泌、释放和利用,对大脑相应部位进行对应性的调节为机制,促进或改善大脑的功能,使腹脑与大脑和谐配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颈部推拿手法复位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作用被认为是目前有效率最高的手段,且文献众多[2-4]。但在治疗中发现由于颈部肌张力过高而使手法复位无法完全成功是导致个别患者无效或无法完全治愈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通过孙氏腹针来降低颈部肌张力而使颈部手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对有些无效病例亦能提高疗效,使其有效或痊愈。疗效可靠,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门诊病房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颈椎关节紊乱者,均依据2010年《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制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眩晕者,男96例,女84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48.6岁;病程1天至3个月不等。研究按照知情同意的临床试验原则,根据患者先后意愿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6组,基础治疗组30例,孙氏腹针组30例,手法复位组30例,夹脊电针组30例,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30例,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3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方法

1.2.1 基础治疗组(30例)运用颈部火罐,每日一次。颈部微波照射,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50/L葡萄糖注射液200 ml+脑苷肌肽注射液6 ml,每日一次,静点。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每日一次,静点。50/L葡萄糖注射液2 ml+腺苷钴胺注射液1 mg,每日一次,肌注。颈部基础放松手法推拿,每日一次。

1.2.2 孙氏腹针组(30例)采用孙氏腹针治疗。

1.2.3 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颈椎手法复位治疗。

1.2.4 夹脊电针组(30例)采用夹脊电针治疗。

1.2.5 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孙氏腹针治疗加颈椎手法复位治疗。

1.2.6 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30例)采用颈椎手法复位加夹脊电针治疗。

基础治疗组只用基础治疗,除了基础治疗组外其他每组均加基础治疗,所有治疗1次/天,5次/周,治疗2周,如2周内症状消失,则治疗到症状消失日为止。

1.3 治疗方法腹针操作:临床采用孙氏腹针的腹三、四、五、六区。均用电针刺激。电针两极接于同区两针,每次20分钟。

腹三区(锥体外系区)定位:在腹正中线上,剑突至肚脐分成四等份,在第三区段(相当于第三等份)的中间位置,距腹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操作及手法:向外以15°~30°刺入皮下1.0~1.5寸。

腹四区(运动区)定位:在腹正中线上,剑突至肚脐分成四等份,在第四区段(相当于第四等份)的中间位置,距腹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操作及手法:于腹四区向外以15°~30°刺入皮下1.0~1.5寸。

腹五区(感觉区)定位:在腹正中线上,肚脐至耻骨联合分成四等份,在第一区段(相当于第一等份)的中间位置,距腹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操作及手法:于腹五区向外以15°~30°刺入皮下1.0~1.5寸。

腹六区(运用区)定位:在腹正中线上,肚脐至耻骨联合分成四等份,在第二区段(相当于第二等份)的中间位置,距腹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操作及手法:于腹六区向外以15°~30°刺入皮下1.0~1.5寸。

1.4 评价方法评价患者未经治疗前和经治疗2周(或<2周)后自身比较,运用双侧椎动脉彩超检查椎动脉血管血流变化情况,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检查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5]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疗效和各指标均采用治疗前后组内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的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n=30,x±s)

续表1患者治疗前后的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n=30,x±s)

2.2 治疗前后FS-CSA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FS-CSA评分比较(n=30,x±s)

3 讨论

通过本试验的数据分析,基础治疗组在临床上一些医疗条件一般的医院常用类似方法局部理疗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治愈率不高,作为急性发病的基础常规手段来应用,单纯应用孙氏腹针、颈椎手法复位和夹脊电针等有代表性的方法加基础常规方法在一些地区常用,虽然能缩短治疗时间,但有效率和治疗恢复程度与基础常规方法相类似,从FS-CSA评分比较能够得出结论,只有孙氏腹针或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产生的疗效接近,但孙氏腹针的患者接受程度,在治疗过程中的方便程度要优于夹脊电针。通过对(FS-CSA)的分析,确定孙氏腹针的定位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复位手法应用时也证明此现象,即颈枕肩部的项韧带、斜角肌的肌张力明显降低,在旋转扳动时,成功率明显提高,大大缩短疗程,因无法扳动而产生的无效病例在统计的30例病例中为0,可能是样本较少,但也说明了孙氏腹针可使复位更容易完成,可有效的解决颈部复位手法在颈部肌张力未能有效放松的情况下复位不成功和程度不充分的难题,所以说孙氏腹针除了其本身可明显改善颈枕肩部,使颈部的骨关节力学平衡关系趋向于正常,血管压力和弹性发生改变,颅内供血增加,使症状减轻,更重要的是给复位手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复位成功率大大提高,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对有些无效病例亦能提高疗效,使其有效或痊愈。因孙氏腹针是采用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来划分治疗区域的,所以其临床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

[1]孙申田.孙申田针灸治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赵金华,王明杰.整脊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变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1,31(7):784-785.

[3]王恒斌,冯前,梁恒晔.理筋按揉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152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0):61-62.

[4]张智明.美式整脊手法整复寰枢关节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运用[J].淮海医药,2013,31(2):147-148.

[5]黄云台.椎动脉型颈椎病量表的建立与临床观察评价[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Studying on the Mechanism of 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Manual Reduction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LIU Bo,XU Jiaben,MABingyu,WEI Wei,MENGYong,ZHAOYue
(SecondDepartment of Massage,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HeilongjiangUniversityof ChineseMedicine,Harbin150001,China)

Objective To prove the effect of 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manual reduction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Methods 18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and each group had 30 cases.The six group are as follows:foundation treatment group,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manual reduction treatment group,clip ridge acusector treatment group,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and manual reduction treatment group,clip ridge acusector and manual reduction treatment group.All treatment followed the rules:once a day,5 times a week,treatment cycle was 2 weeks(or<2weeks).Using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n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the curative effect of each group was assessed.Results Eech group's vertebral artery blood flow dynamic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FSCSA significantly deseased after treatment(P<0.05).The effect scores of 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and manual reductio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Conelusion 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vertebral artery blood flow and success rate of manual reduction of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zziness,headache,shoulder pain,tinnitus,deafness and other symptoms.

Sun's abdominal acupuncture;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anual reduction;Hemodynamic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6.040

1672-2779(2015)-16-0082-03

:苏玲本文校对:孙申田

2015-07-24)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No:C214-26)

猜你喜欢
孙氏腹针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陆九渊行书《宋故孙氏夫人墓志铭》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心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追爱就要厚脸皮
追爱就要厚脸皮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