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60例

2015-12-02 09:44熊云艾尼瓦尔买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活动度上肢肩关节

熊云 艾尼瓦尔·买明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北京1001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乌鲁木齐830001)

针灸配合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60例

熊云1艾尼瓦尔·买明2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北京1001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乌鲁木齐830001)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穴位按摩与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0例符合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病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并进行2组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测定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穴位按摩;肩-手综合征;针灸疗法;气虚血瘀;痹证

肩-手综合征(RSD)是指患者患手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和肩关节功能受限,多见于脑血管病急性发作之后,因疼痛较重并发肩手挛缩畸形,严重影响了患者患肢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属于中医的“中风”及“痹证”等范畴,气虚血瘀型是其常见的证型之一[1]。笔者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运用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肩-手综合征60例,并与针灸治疗的60例作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门诊、住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治疗的符合本课题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期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肩-手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病例选择

1.2.1 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中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2]。

(1)诊断标准:患者有脑血管疾病;单侧肩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部肿胀,手指屈曲受限;局部无外伤、感染的证据,也无周围血管病的证据。

(2)分期标准:Ⅰ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出现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时引起剧痛,时间持续3~6个月;Ⅱ期,肩、手的自发痛或手的肿胀减轻或消失,病侧手皮肤、肌肉明显萎缩,X线可见患手骨质疏松样改变,时间平均持续3~6个月;Ⅲ期,手的皮肤、肌肉萎缩日益加重,手指完全挛缩。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中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证型,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兼见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1.2.3 纳入标准(1)脑血管疾病的恢复期,且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者;(2)符合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和Ⅰ期、Ⅱ期分期标准;(3)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年龄在70岁以内;(5)愿意接受针灸和穴位按摩治疗者。

1.2.4 排除标准(1)不符合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和Ⅰ期、Ⅱ期分期标准;(2)不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所致的肩-手综合征;(4)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者;(5)年龄>70岁。

1.3 治疗方法

1.3.1 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予针灸治疗,后予穴位按摩治疗。

针灸治疗:取患侧肩前、肩髃、肩髎、肩贞、巨骨、臑俞、臑会、臂臑、合谷、八邪、后溪、外关、气海、足三里(双)。即常规穴位消毒后,使用天津华鸿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汉医牌0.25×40 mm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取患侧穴位,直刺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臑俞、臑会、臂臑各35 mm,向外下方斜刺巨骨20 mm,平刺八邪各25 mm,直刺合谷、后溪、外关各30 mm,均平补平泻;直刺气海、足三里(双)各30 mm,施以提插补法,并温针灸气海、足三里(双),即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2 cm左右的艾条施灸,施灸前宜先将一硬纸盒部分撕开,将其夹住露出皮肤外针身的下端,以防烫伤,留针30分钟。

穴位按摩治疗:取患侧肩前、肩髃、肩髎、肩贞、巨骨、臑俞、臑会、臂臑、合谷、八邪、后溪、外关、气海、足三里(双),每穴按揉2分钟。并嘱患者腕关节要保持轻度的背屈位(约30度),各手指微屈,可让患者握住直径5 cm的纸卷或卷好的毛巾;肩关节要尽可能保持外展、外旋位,可在患侧上肢和躯干之间放置枕头,以防止肩关节发生内收和内旋拘挛。[4]疗程:每周五次,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

1.3.2 针灸对照组同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组的针灸治疗。疗程:每周五次,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

1.4 疗效观察

1.4.1 观察指标(1)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定。根据Fugl-Meyer评定法[5]评定上肢综合运动功能。(2)上肢疼痛评定。0分:无痛;1分:轻微的疼痛,或仅施加其他因素时感觉疼痛;2分:不适的疼痛,但尚可忍受,对工作和休息没有明显影响;3分:窘迫的疼痛,可影响休息和工作;4分:严重的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5分:剧烈的疼痛,根本不能忍受,甚至不能休息和工作,需要配合止痛药或其他方法治疗。(3)肩关节活动度测定。0分:活动自如,分别在不同方向被动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疼痛;1分:轻度活动受限,活动范围超过正常关节活动度1/2时出现疼痛;2分:活动明显受限,活动范围小于正常关节活动度的1/2时出现疼痛;3分:完全不能活动,只有几度活动度或触及时即疼痛。

1.4.2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Fugl-Meyer评定法评定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除以治疗前评分】×100%。疗效指数≥80%为临床治愈;50%~80%为显效;25%~50%为好转;<25%为无效。

1.4.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比较(x±s)

表2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2组P<0.01),而治疗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上肢疼痛评定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上肢疼痛评定比较(x±s)

表3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疼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2组P<0.01),而治疗组上肢疼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测定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测定比较(x±s)

表4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2组P<0.01),而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度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比较[例(%)]

表5表明,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公认的机制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导致患肢血管运动神经麻痹,引发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痉挛反应,末梢血流增加,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出现患肢水肿、疼痛,故本病又称为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综合症,属于中医“中风”“痹证”范畴。从发病的时间顺序来看,是先有“中风”,然后并发了“痹证”。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为风、火、痰、瘀阻滞经络[6],经络失养则偏瘫;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而随后导致肩-手综合征诸症。气虚血瘀是中风的第一大证型,所占比例高达47.88%[1]。因此,本病证的治法为补气扶正,疏通经络,祛瘀止痛,从而达到扶助正气,调和气血之目的。

肩-手综合征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一般予抗炎药物如保泰松衍生物和颈星状神经节反复封闭等治疗,中医尤其是针灸疗法有一定优势。据报道,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总有效率为87.5%~96.43%[7-8]。本课题针灸治疗取患侧肩前、肩髃、肩髎、肩贞、巨骨、臑俞、臑会、臂臑、合谷、八邪、后溪、外关,均为近部取穴,可疏通经络,祛瘀止痛;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胃五行属土,土载万物,因而针刺补法加温针灸足三里是培补后天(脾胃)之本,能温阳益气,健脾养胃,为强壮要穴[9],以补益气血;针刺补法加温针灸气海,可补益肾气以充先天之本。足三里、气海相配,为辨证取穴,可健脾补肾,扶助正气。以上诸穴针灸并用,共凑扶助正气,疏通经络,祛瘀止痛,调和气血之功。加之穴位按摩诸穴,进一步强化了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充分发挥穴位按摩和针灸良性协同作用,因此治疗肩-手综合征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0%。

由表2、表3、表4、表5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在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江涛.中风病后遗症期症候分型及气虚血瘀证的同位素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2]缪鸿石.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49-150.

[3]赵吉平.临床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

[4]王旭东.中医养生康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75.

[5]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43-544.

[6]李湘力.勒氏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7]薛立文,李群,孙敬青.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7):491-493.

[8]陈丽仪,郭元琦,凌楠,等.温电针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2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4):33.

[9]李世珍.常用腧穴临床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98.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reating Shoulder Hand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for 60 Cases

XIONGYun1,AINIWAER·Maiming2
(1.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WangjingHospital,ChineseAcademyof 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102,China;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Tuina,UygurMedicineHospital,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01,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and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shoulder hand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Methods Selecting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diagnostic criteria.TCM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was the meridian attacked by the wind evil type,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as the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ntrol group.The upper limb movement function score,upper limb pain rating,shoulder joint activity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integrated upper limb movement function score,upper limb pain rating,shoulder joint activity degree compared with bef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1).After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hand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cupoint massage;shoulder hand syndrom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bi syndrome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6.042

1672-2779(2015)-16-0086-03

:苏玲本文校对:陈广垠

2015-07-17)

猜你喜欢
活动度上肢肩关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