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员工学员培训管理模式“三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2015-12-02 04:26巨向东张建军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咸阳分院国网

巨向东 张建军 何 锐

国网技术学院西安分院 西安 712000

0 引言

面对国网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新任务,西安分院原有的依靠单纯控制型“保姆式”管理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培训要求和学员特点。陕西省电力公司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2014年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转变’,强化员工能力素质培训的新体系、新业务、新流程,创新开展员工文化活动[1]”。 陕西省电力培训中心2013年度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超前意识,推进发展能力再上新水平”,并将此作为培训中心的重点工作任务[2]。这些都为西安分院咸阳校区管理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管理水平提升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任务环境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学员管理模式成为推动学员培训管理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参阅文献和对比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分院的创新管理模式。该模式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

1 西安分院面临的管理问题

2013年,国网技术学院西安分院咸阳校区学生(员)管理科开始介入国网新员工岗前培训管理工作。国网人资部主任在国网技术学院分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指出,成立国网技术学院分院是公司党组为加快“两个转变”,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决策。这对于西安分院来讲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以西安分院咸阳校区为例,该校区是整个西安分院在培学员最多的校区,本年度在培学员247人(南区和灞桥校区分别为143人和149人),在国网学员培训管理改革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承接该项培训任务之前,咸阳校区一直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包括了大专教育、中专技校教育以及复转军人岗前培训教育。以上层次的学生(员),入校前学历普遍较低、基础薄弱。相较于国网学员来说,在综合素质和阅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育难度也更大。从管理方式上来说,学校一直采用了单一的控制型、“保姆式”管理。

对于学历层次高、个性鲜明、思想丰富的国网学员来说,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无法最大限度挖掘学员潜能,与学员的特性不相适应,阻碍了创新意识的形成。从学校层面上讲,长期以来,由于控制型保姆式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转换较为困难。学校管理与学员需求的不对等,使得管理模式创新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高校如何转变“保姆式”管理模式,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给出了研究和实践[3-7]。 文献[5]认为,转变高校“保姆式”服务和教育方式,从学校层面上来讲,主要需要做的工作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善教学绩效中的评价体系。文献[6]中从心理教育工作方面论述了,抛弃“保姆式”观念,需要以“知心朋友”的情感教育为主线。文献[7]谈到高校管理创新的路径,应从管理理念上实现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从管理职能上实现从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从管理组织上实现从垂直管理向扁平管理转变,从管理方式上实现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从管理机制上实现从维持学校向经营学校转变。

这些管理创新研究与实践为西安分院的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但本院与普通高校和培训学院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国网新员工学员的培训周期相对较短,许多长期心理辅导和文化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其次,国网学员作为国家电网员工,身份和位置上与高校学生有着本质不同。最后,西安分院受国网技术学院的直接领导,制度上要契合国网技术学院的要求。因此,本院的管理模式创新应有自己的特色。

2 创新型管理模式

针对西安分院出现的上述问题,为摆脱“管理惯性思维”束缚,更加贴合国家电网对国网技术学院“加强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培养,传播企业文化,沉淀、管理和发展企业内部知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要求,自2012年9月国网技术学院西安分院揭牌至今,已承担国网新员工学员培训四期,管理层在严格执行国网技术学院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适合本院实际和学员特性的创新管理模式,该模式创新之处有三点: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2.1 制度创新

为加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方便更好地对学员进行管理,国网技术学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国家电网公司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西安分院咸阳校区学生(员)管理科在严格执行该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三期学员的培训管理实践,便于制度在培训管理工作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其中若干项进行了细化,使得该制度能得到完美执行,主要表现为:

1)对企业文化践行情况考评加分进行细化,制定了新的加分细则。《办法》中企业文化践行加分较为笼统,不具可操作性:对学员企业文化践行情况的考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西安分院制定的新的加分细则上明确了五个等级的划分考评标准,设定合格分数为基础分,对参加活动的学员在此基础上加分,对违反《办法》的行为进行适当扣分。例如优秀的标准是: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活动,活动比赛成绩优越的(一等奖及以上)评为优秀,以此类推。如此,班主任和活动组织者能够有依据地对学员该项目进行评分,使得考评更加清晰、透明、公平、公正。

2)对优秀学员干部的评选进行积分制。《办法》中列出了优秀学员干部基本条件、否决条件以及评选办法,西安分院对评选办法进一步细化:把班级干部和学管会干部日常的工作成绩,活动策划和组织纳入考评细则中,如班干部每个月让学员、班主任与辅导员对其表现进行评分,按学员评分占30%,班主任评分占30%,辅导员评分占40%,对学员班干部进行积分。该积分将作为评选优秀学员干部的主要依据,积分高并且符合优秀学员干部基本条件的给予“优秀学员干部”称号。该制度让评选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改变了之前“优秀学员班干部基本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决定”的习惯。

3)对优秀学员评选方法进行完善。根据以往经验,学员干部在国网技术学院综合考评中得分往往大大高出普通学员,导致学员干部在优秀学员的评选上拥有巨大优势。西安分院提出:对于专业技能特别突出,专业考试成绩特别优秀的学员,在满足优秀学员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可被直接评为优秀学员。该制度大大提高了学员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为学员自觉成为合格国网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管理创新

为适应学员角色的转变,西安分院管理层根据国网学员的特点,以国网技术学院的管理理念为宗旨,丰富和充实管理工作内涵为己任,对原有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创新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丰富学员课余文化生活,国网技术学院要求校区组织开展 “五个一”活动。在此基础上,西安分院在每期学员入校后,及时通过问卷统计了解每个学员的特长及兴趣爱好,并据此自主策划组织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辩论比赛、书画摄影作品展、广播操比赛、棋牌比赛等十余项创新活动,这些活动穿插在“五个一”活动当中,为每期学员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尽可能地做到了让每个有特长的学员能够展露自己的才华,从而提高学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得丰富学员文化生活的目的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还利用清明节、五四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纪念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践行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提供了平台。此外,学管科老师利用自己的特长还组织了书法、绘画、摄影和戏曲四个兴趣班,咸阳校区2014年第三期参与兴趣班的学员达到252人次,占校区总人数的87%,为培养和提升国网学员综合素质走出了一条新路。

2)学员思想教育引导手段的创新。国网学员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还未踏入社会,灵魂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仅仅依靠课堂灌输很难完成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管理者在学员思想教育的引导工作上责任重大,而在这引导工作中手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西安分院管理者在对待这项工作上有着自己的观点:在对待学员的专业培训方面像老师一样,严格要求学生,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输到他们的脑海中;在对待学员的生活方面像父母一样,关心体贴学员,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对待学员行为和心理及错误方面像医生一样,呵护学员,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只有每个管理者都用这种老师、父母、医生的态度对待学员,才能为国网培养出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新员工。

3)学员安全教育的创新。以咸阳校区为例,培训的学员来自输电和配电两个专业,而这两个专业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对安全重视程度高。为提升学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安全与稳定,分院管理科注重对学员日常的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全视频教育及问卷调查”、“万众一心共创平安校园,互助友爱共筑和谐宿舍”主题签名、“安全教育破除伪常识”讲座、消防安全防范宣传图片展等创新安全教育活动。同时本院还通过加强日常值班管理、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加强节假日安全教育、强化各级责任意识等方式,让学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3 服务创新

国网技术学院身为为国网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如何为学员服务已经成为学院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而随着西安分院的快速发展,国网技术学院对服务方面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服务国网学员,该院提出符合自身的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

1)管理与服务理念创新。2013年以前分院管理层管理学员遵循的是管理为主的理念,采用的是强制管理手段,该理念仅仅适用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个别学员,而如今分院对待国网学员的理念改变为: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服务人员和引导者,关注的更多的是学员的健康成长。

2)确立超前的服务意识。传统的服务模式是:服务对象提出意见,服务人员对服务进行改进。这种模式大大地限制了服务效率,分院管理人员提出了“服务意识前置”的服务理念,即在学员提出意见之前服务人员就主动了解发现并解决问题。该服务理念得以成功实现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一是学员入校时就在全体学员中开展培训、生活及课余活动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二是入学后召开座谈会让学员畅谈理想中的培训生活,三是深入学员中间,广泛了解他们的诉求。这三种方式确保了服务的超前性,得到了学员的肯定和赞扬。

3 创新型管理模式实践分析

3.1 实践管理模式“三创新”前后对比

2013年至今一年多时间,西安分院咸阳校区已经完成了四期合计768名国网新员工培训的任务。校区管理层从开始思考如何创新管理模式到逐步地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但随着管理模式不断的改进,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

每期新员工培训结束之后,学院对每个学员进行了两项问卷调查,分别是《培训质量调查问卷》和《国网学员对学院满意度调查问卷》,2013年至2014年调查结果统计分别如图1至图3所示。

图1 2013年第一期咸阳校区学员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学员的看法在评判“三创新”管理模式是否取得成效上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这三期咸阳校区国网新员工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对学院的培训质量评价方面:2013年第一期培训中,咸阳校区所有学员中认为校区培训质量优秀的仅占总人数的41.5%,认为培训质量只是合格的学员占总人数的28.3%;在分院管理层采用“三创新”培训管理模式之后,2013年第二期培训中认为校区培训质量优秀的学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第一期提升了25.9%达到了67.4%,认为培训质量合格的学员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则下降到2.4%;而2014年第一期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88.9%和0.7%。

2)在对学院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2013年第一期培训中,咸阳校区对学院服务质量十分满意的学员仅占全体学员的17.4%,对服务质量满意的学员占48.7%,甚至有2.7%的学员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不满意;在分院管理层采用“三创新”培训管理模式之后,2013年第二期培训中对学院服务质量感到十分满意的学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第一期提升了19.7%达到了32.1%,对服务质量满意的学员占总人数比提升至49.2%,没有学员对服务质量不满意;而2014年第一期培训学员绝大部分对学院服务质量感到满意或者十分满意。

图2 2013年第二期咸阳校区学员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图3 2014年第一期咸阳校区学员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3)在对学院管理质量满意度方面:2013年第一期培训中,咸阳校区对学院管理质量的评价在满意及以上的学员仅占全体学员的63.6%,有个别学员不满意学院的管理;在分院管理层采用“三创新”培训管理模式之后的2013年第二期培训中对学院管理质量的评价在满意及以上的学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较第一期提升了 24.3%达到了 87.9%,;而2014年第一期培训学员中对学院管理质量感到满意或者十分满意的学员比例达到了96.7%。

3.2 管理模式“三创新”取得的成效综述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西安分院刚成立,2013年西安分院咸阳校区开始培训国网学员,由于分院管理层缺乏管理经验,基本沿用沿用该校区之前对低学历层次学员的管理模式,学员对学院的培训质量评价并不高,对学院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满意度也不高,整个学院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培训水平只能说处于一个合格的水准;从2013年第二期培训开始,分院管理层对管理模式进行了“三创新”,学员对学院各方面的评价均有了明显提升,而随着创新型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学员对学院的评价也越来越好,这说明学院的管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型管理模式效果显著。

3.3 创新型管理模式的可完善之处

2014年第一批学员中,仍有少部分学员对学院的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评价是一般,从这点可以看出学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西安分院的管理模式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如何围绕学员自身特点促进学员自我管理,管理层如何做到与学员进一步沟通,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最大限度满足学员的诉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未来的管理创新上需要考虑的。毕竟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管理模式都会有不到之处,学院管理层只有紧贴学员管理实际和管理诉求,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才能做到“尽可能让所有学员满意”的最终目标,才能为国家电网输送更加优秀的全面型人才。

4 总结

针对西安分院介入国网新员工学员培训以来出现的问题,秉承国网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个转变”的战略方针,本文以咸阳校区为例对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管理模式“三创新”,即从制度、管理、服务三个层面,分别做出了创新的对策:在制度上,对国网技术学院的一些规章制度,做出了更加细化、科学、可操作的细则;在管理上,从企业文化践行、思想引导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给出了切合实际的创新方案;在服务上,着重服务理念的前置。对创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实践分析,用数据指出管理模式“三创新”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可完善之处。我们相信随着“三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国网新员工学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将迎来新的更大的成效。

[1]吕春泉.改革创新 提升管理 推动公司和电网发展再上新水平[C].陕西省电力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14年工作会议,2014.

[2]王星.夯实基础 提升管理 为公司提供坚强的人才队伍保障[C].陕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一届四次职代会暨2013年工作会议,2013.

[3]蔡泽荣,刘刚琴,王义.高职院校学生 “保姆式”管理危害[J].科教导刊 (电子版),2013 (27):21-21.

[4]陈兴华.绿色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10 (1):137-138.

[5]詹君芳.浅析高校 “保姆式”服务的成因及对策——基于素质教育的视角[J].台州学院学报,2010,32(2):82-84.

[6]蔡枫瑜.从管理著名效应理论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J].卫生职业教育,2013,30(23):45-47.

[7] 邓传德,孙超,李进才.论高校管理创新的路径[J].现代大学教育,2007 (6):45-48.

猜你喜欢
咸阳分院国网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咸阳
咸阳医院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来听,分院帽之歌
沐猴而冠
国网江西电力2017 回眸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