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丹巴县野生杜鹃花资源调查研究

2015-12-02 04:17朱大海王飞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杜鹃花杜鹃高山

朱大海,王飞,张 超,何 东

(1.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都江堰 611830;2.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四川都江堰 611830)

2014年6月,由四川横断山杜鹃花研究中心和丹巴县林业局共同组织,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西亚高山植物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开展了丹巴县杜鹃花资源野外调查工作。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照片收集,初步掌握了丹巴县杜鹃花资源野外分布状况。

1 丹巴县自然地理概况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承接点和主要景区之一。丹巴县幅员面积 5 649 km2,东西最宽86.9 km,南北最长105.7 km,属岷山邛崃山脉之高山区,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切割高山,立体地貌显著,是川西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全县最低海拔1 700 m,最高海拔5 820 m,相对高差为4 120 m,所以又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

丹巴县属青藏高原型季风气候,呈垂直带分布。山顶与河谷的气温相差24℃以上。年平均气温14.2℃,1月平均温度4.4℃,8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2.4℃。每年12月开始至次年3月,海拔4 500 m的高山路面会结冰,无霜期316 d,年降水量600 mm,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丹巴县是西南地区重点林区,生态环境良好,植物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植物基因库。

2 调查目的

中国记载野外自然分布的杜鹃花566种,其中中国特有种419种,占到我国所有种类的74%。根据多位植物学家的观点,横断山区是杜鹃花起源及分化的核心地区,这一区域分布有杜鹃花约259种,占我国所有种类的46%。在藏区的文化传统里,杜鹃花被称为格桑花,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利用性和文化性。

丹巴县境内的杜鹃花资源丰富,牦牛沟、上宅垄村、布依牙科沟等地区蕴藏有大量的杜鹃花资源,种类丰富、种群庞大,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是难得的杜鹃花观赏地。本次考察旨在初步调查丹巴县境内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类群及种类,考察筛选推介丹巴县境内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杜鹃花观赏区域。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通过实地记录和标本采集及照片收集,完成物种鉴定,得出最终的物种分布概况。

4 调查结果

4.1 基本信息

时间,2014年6月13日至2014年6月20日。

调查样线共计6条,(1)边耳乡布依沟牙科沟;(2)巴底乡甲斯关村;(3)甲居藏寨跑马坪(4)太平桥乡上宅垄村;(5)银厂沟上茶坪;(6)东谷乡牦牛沟(图1)。

图1 2014年6月丹巴县杜鹃花调查路线图

4.2 杜鹃花景观概况

本次调查从海拔1 900 m的丹巴县城至海拔4 140 m的太平桥乡上宅垄村牛场,海拔跨度大。所调查的线路植被类型丰富,包括高山灌丛、灌木林地、原始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等,涵盖了杜鹃花属植物生长的绝大部分环境类型。调查发现,丹巴县境内的杜鹃花属植物基本上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阴山林下,海拔3 000 m以下的区域基本上都是干旱河谷气候,土壤贫瘠、干旱少有林区。

丹巴县边耳乡布依沟牙科沟杜鹃花属植物种类丰富,杜鹃花种群优势显著,自然风光独特。这里植被类型多样,有原始的落阔混交林、铁杉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高山流石滩。林下草本种类丰富,各色草花如彩色地毯一般。成片的绿绒蒿和大黄与杜鹃花交相呼应,太平桥乡上宅垄村高山牛场山顶落阔混交林下有大面积的杜鹃灌丛,地势相对平坦。周边草甸面积辽阔,视野开阔,既有草甸风光也可欣赏杜鹃花,还可一览众山小,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甲居藏寨跑马坪有大面积的杜鹃花灌丛,以亮叶杜鹃、秀雅杜鹃、大白杜鹃为主,即可观赏杜鹃花也可欣赏民俗赛马活动。东谷乡牦牛沟观赏线路交通非常便利,公路沿线有非常丰富的杜鹃花资源。该线路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沿途海拔变化快,可以观赏不同海拔段的杜鹃花。

4.3 杜鹃花种类概况

此次调查最终鉴定杜鹃花种类22种(见表1),类群较为丰富,包括大理杜鹃亚组、高山杜鹃亚组、云锦杜鹃亚组、髯花杜鹃组等多个类群。

表1 丹巴县野生杜鹃花种类分布表

4.4 调查总结

由于此次调查时间稍晚,除了上述能确定的22种杜鹃花外,还有部分种类没能采到花期标本,未能鉴定到种,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研究。总体来说,丹巴县的杜鹃花种类丰富,代表性强,自然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分布区域森林较为原始,生态系统完整,整体自然景观非常完美,既是杜鹃花生长的天然乐园,亦是杜鹃花观赏最佳景点。

特别值得庆幸的是,本次考察分别在东谷乡牦牛沟和边耳乡布依沟牙科沟等多个地方发现了丹巴杜鹃和大炮山杜鹃。其中,丹巴杜鹃模式标本采自丹巴县,野外分布稀少;而大炮山杜鹃根据《中国植物志》57卷2册记载,是由H.Smith(13979号)在康定大炮山采集种子进行培育,于1970年开花而确定的,国内一直未见其标本,很多学者对本种存有较大疑问,需要深入论证。本次考察有幸采集到大炮山杜鹃的标本,可以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丹巴县志编纂委员会.丹巴年鉴-2013卷[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3]方文培.中国四川杜鹃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杜鹃花杜鹃高山
杜鹃花开
杜鹃红
待到杜鹃花开时
杜鹃
杜鹃花
高山从何而来?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哦,杜鹃花!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