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之我见

2015-12-02 12:03杨应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48期
关键词:实践性活动课语文课堂

杨应飞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备受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创新教学,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是如何实施创新教学的。

一、生活教学与体验教学的结合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谈话、交流、与人相处等都与语文知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日常教学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多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举一反三,做到课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程度,这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而且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翁。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生字以及课后思考,养成多读的好习惯,通过默读和大声朗读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中的人物对话及优美语句。验证自己的预习成果,开发学生智力,发挥体验教学法的长处。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

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低效,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课堂成了教师的主要阵地,成了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也有的教师响应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置自己于旁观者的位置,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这两种做法都是极端的表现。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位置,学生要在老师的牵引下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应努力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放下师道尊言的架子,面带微笑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将这种人文化教学发挥到极致,灵活运用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采用恰当的评价机制,譬如“老师觉得,你很用心地在读这篇课文,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得更好”类似的语言,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三、活动课与实践内容的结合

初中的语文活动课程,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和引导,把学生做为活动的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主要是语文知识的拓展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语文活动课的实施,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推进,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性内容,开展实践性课程,体现实践性课程的活力,使阅读及写作教学模式得到突破,使学生在实践性课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增强观察能力及认知水平,使课堂处于一种其乐融融的状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活动课与实践内容的结合,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培养了学生对活动课的兴趣,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结束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的创新教学及学习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体味,不断探索,使语文课堂在创新的教学方法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学生在这条道路中越行越远,成为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实践性活动课语文课堂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