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神隐》中的农业知识探析

2015-12-04 23:34马伟华
科学与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书社四库全书农事

马伟华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郑州 450052)

朱权《神隐》中的农业知识探析

马伟华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郑州 450052)

古今学者对朱权《神隐》一书的性质还存在争议,农史学界对该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首次对《神隐》中的农业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神隐》是农家日用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月令体裁农书的重要代表作。《神隐》卷上记录了农家房屋的建造、农事活动所用农具、农村日常生活的常识和经验等内容;卷下以月令的方式记载农事活动。《神隐》在继承《农桑衣食撮要》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神隐》所述内容更为丰富、条理更加清晰、语言表达上更为完整准确。《神隐》农业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作物栽培、畜牧兽医以养蚕技术及三个方面。

朱权;《神隐》;《农桑衣食撮要》;农业知识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一生著述颇丰,平生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至今存世约28种,涉及史学、文学、农学、医学、道家等多个领域。[1]朱权撰写的《神隐》一书,《百川书志》将此书载录在“隐家类”,[2]《明史·艺文志》载于“子部·农家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此书划入“道家类”。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天野元之助《中国古农书考》以及袁名泽《朱权农学思想考论》都认为该书是农书,并曾对其做过简要的介绍。[3]董恺忱虽然承认《神隐》是月令体裁的农书,但是认为该书“缺乏新的内容,而且又多是寄情寓性漫不经心之作”。[4]华蓓苓却认为《神隐》是一部“古今罕见的卫生学专著”;[5]叶明花也将此书划入医学类,并详细探讨了书中的养生思想。[6]学界对《神隐》一书的性质还存在分歧,对书中所描写的农家生活、农事活动的研究也较为薄弱,存在一些误读。本文围绕《神隐》中的农业知识展开论述,认为从本质上讲《神隐》是中国古代月令类农书的重要代表作。

1 农家山居生活的全景记录:《神隐》卷上主要内容

《神隐》上卷主要写隐逸生活的乐趣、农家生活、养生之道以及农村日常生活的常识和经验,但该卷着墨最多的还是关于农家生活的描述。在朱权看来古往今来农事活动最为牢固,“恐有不甘于贫而怨饥寒者,乃取古今兴亡成败英雄事业得失之由,编之为书,知夫功业有如此之不坚,而农事何其固乎?千万载而下未有官守言责之到山家也。”[7]《神隐》上卷介绍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朱权认为农家生活必须要首先治其家道,“家道齐而农事具,所事必谋诸妇,妇贤则家道可成”,妇贤是家道可成的重要条件。而选择妻子不要选城市之家及乡村大户的女儿,“惟贫难之家最佳”,因为她们“能辛苦,一也;不嫌贫,二也;善织纺,三也;会养牲,四也;脚大可为活,五也。”[8]朱权所言虽然不免绝对,不过倒也符合农村生活对妇女品行、体力方面的实际要求。

“卜筑之计”二十三条讲述了如何建造农家院落,正屋、厨房等房屋的建筑规格、建造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蕴含了合理的选址布局经验。如首先应选择在向阳、背山、临流的地方建造房屋;厨房不应靠近正屋,“恐烟气及人,……火烛尤宜防慎。”文中对于与农事活动有关的建筑,如菜园、打谷麦场、仓囤、地窖等的记载颇为详细。菜园中可凿井“用大柳斗壳篓,系于秤竿之上以取水,最是省力。”[9]打谷麦场应选在靠近田边的“好黄土纯实之地”,于春夏间以辘轴碾平;秋收的时候,可堆积谷堆于麦场北面遮风,“其场四围约二三十步切不可留草,先令斩去,方可堆谷,不然恐沿野火。”[10]体现出很高的防范意识。朱权认为南方之地卑湿以致地窖不可用,而北方之地土无湿气,土气又善收养五谷,北方农家不可不知道地窖的造法。地窖应建在“高阜向阳处,撅地深七八尺,上覆以草不留窗隙,但留一门可供人出入。”[11]以此来收藏瓜果花木,可免去冬天的 “冻损之患”。

“山家农具”十五条介绍农事活动中常用农具,如牛车、蓑笠、犁钯、锄、斧、锯、镰、网、连锴、禾杈、石碾、磨等。例如在介绍镰刀时称:“镰有两样:有割草用锯齿者佳;腰镰所斫砍木皆可当斧使之,其家每人当用一把。”[12]文中认为北方、南方之人锄田所用之锄样式不同的原因在于土壤硬度不同,“南人薅田用高头锄;北人用鹅项锄,种菜多用鹰嘴锄,因地冻坚硬故也。”[13]“山居饮食”九十九条详细讲述了一年中“不拘时月”都可制作的食物,从春夏做白酒法,到如何制作腊肉,再到如何造豆芽菜,如何做浆衣粉法,列举了几十种农家日常生活中食物的做法,犹如一本简单的烹饪全书。“收藏果物”二十七条介绍了一些如何长久储藏果物的技巧,如“枣子以粟草置裹中相间,令匀收之,不蛀。”[14]

《神隐》上卷中还记载了许多农村日常生活常识和经验。“草堂杂用”中介绍了炼炭法,以及造香煤、香炭、香饼子、兽炭等燃料的方法。朱权介绍称在炭中加入铁屑等物,可以使炭三日不灭,“炭十斤,铁屎十斤合捣成末,生芙蓉叶三斤,再捣入糯米胶和,捻作兽物形状,晒干,要用烧红三日不灭。”[15]蜡烛是古代农村夜间照明不可少之物,书中介绍了一种一昼夜仅用一寸蜡烛的制作方法,“黄蜡松脂槐花各一斤,浮石四两同一处溶,有灯心布浇一昼夜仅点一寸。”[16]“禁辟虫物”七十三条中记载了如何治鼠耗法、治蚊虫法、辟蛇法等防虫患、鼠患知识。

2 以月令记农事:《神隐》卷下内容

《神隐》卷下题为“归田之计”,以月令的方式记叙了农家生活以及每个月所应从事的农事活动。由春(正月至三月)151条、夏(四月至六月)123条、秋(七月至九月)105条、冬(十月至十二月)86条,再加上牧养之法16条、治六畜诸病法64条组成。[17]朱权在每月农事活动之前,撰文总结概述一月内重要的农事活动、农村社会生活场景,是下卷中比较有价值的内容。在具体内容上,《神隐》卷下则多继承元代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的优秀成果。

文中称农历正月里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和同,草木萌动,一年的农事活动刚刚开始。百姓立春之日要“迎春于东郊”,此后举行庆祝春节的种种活动,包括迎祀灶神、钉桃符、贴门神以及祭祀祈福等。“一岁之务”中介绍了筑墙垣、编篱落、开沟渠等九事,强调了和睦、勤劳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务农”中说牛是农家生活的根本,应该“爱惜饱养”,调教小牛耕田时,可以与惯耕老牛共同负犁耙,则小牛自然知晓“耕道”。“种木”介绍了移栽树木、骟诸色果树、种柳树以及桑树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莳种”介绍了种植麻、菜瓜、芋秧、栽葱和韭薤、莴苣、生菜、四月芥以及作种大葫芦坑的方法。“莳药”介绍了种地黄法、种天门冬的方法。“修馔”介绍了小豆酱的做法。

二月里“农事大作”,百姓不应让其它事情妨碍农事活动的进行。该月也同样举行一些祈求五谷丰登的活动,“社日农家当祭五谷之神,王者祭社稷,以祈求一年的丰熟。”[18]“务农”活动包括压桑条、种黍、种麻子、种大豆、种碗乌豆。“种木”介绍了栽松、栽梨、栽桃、种栗、种银杏、种枣、栽葡萄、种茶等的方法,嫁接技术介绍了接诸般果木、腰接、根接等嫁接的方法。“莳种”包括种黄瓜、种菜瓜、种大葫芦法、种茄子、种萝卜菘菜、种西瓜等的方法。“莳药”介绍种牛蒡子、商陆、野菊、百合等的技术。“种花”介绍种盆内花、种菖蒲、栽茉莉花等的方法。

三月间“生气方盛,阳气发泄,时雨将降”,农家应该修堤防、通沟壑,为水利灌溉做好准备工作。此月里百姓开始为农事活动忙碌,“蚕始生,农事方作,男力畎亩,妇工桑林”。[19]朱权认为“一年之富在于春,一春之富在于此月”,此月家中的男丁应在田地里辛勤耕作,而妇女则应好好养蚕。文中还介绍了踏青、寒食、清明祭祖等活动。农事活动主要包括犁秧田、浸稻种、种芝麻、种大豆、种粟谷、种棉花等,文中强调了做这些事时应注意的事情,如种棉花要“时常掏去苗尖,不要长高,若高则不结”。“莳药”介绍了种山药、种枸杞等的方法。此月中重点介绍了养蚕的方法。

四月里“蚕事毕,麦乃登”,应驱赶禽兽,勿使其伤害五谷。文中介绍了防止沙雾伤麦的方法,有沙雾时,当“用苘麻散拴长绳上”,清晨让两个人持其绳在麦子上牵拖过去,这样就伤不到麦子了。“种木”记述种植槐、杏等的方法。“收藏”介绍了收杏子、收诸色菜子以及收皮货虫不蛀、收毡毛物品虫不蛀的方法。五月里“芒种至,布谷催耕,可尽力于陇亩”,此为一年之计。文中记载了人们庆祝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务农”介绍了插稻秧、收豌豆、刈苎麻、收小麦的方法,指出稻秧应在芒种前后插之,小麦半黄时应趁天晴尽快收割,过熟则容易造成浪费。“种木”记述了种杏、种桃、种桑葚、嫁枣、治竹子枯萎法等。“收藏”里记载用麦面煮粥加入盐,等冷却后倒入瓮中,将桃放入粥内,密封瓮口,当冬天取食时如新桃一样。

六月里“土润溽暑,可以粪田畴肥陇亩。”六月六日凡经书、图书、衣服、器用之类物品都应暴晒;农家则晒蓑笠、鞋袜等,以应一年之候。六月里的主要农事活动包括耕麦地、种绿豆、刈麻、耘稻、晒小麦、种萝卜、种胡萝卜等。六月初旬便可耕麦地,耕过后田地内可种少许绿豆,到七月时用犁翻豆秧入地,胜过用粪,而且麦苗还容易长的茂盛;开垦荒地时先烧去野草,犁过后漫撒芝麻,种芝麻一年,然后再种五谷就没有荒草之害。“修馔”中介绍了六月里可以制造的食物,如豆酱、小麦醋、米醋等。

七月里农家要供奉谷物给上帝、后土之神,然后“方炊献于长者”称作尝新,妇女“当急织纴”,缝制衣物。七月七日要用瓜果祭祀牛郎织女星,妇女有“穿针弄影”的习俗。荞麦应该在立秋前后种植,宜稠密撒种,这样结果实多,若稀则结子少。“莳种”介绍了种菠菜、割蓝、种蔓菁、种苜蓿的方法,譬如菠菜应等生芽时在肥地松土内种植,经常用水浇灌就会生长的茂盛。八月里“饰仓廪,用收敛,多积聚,乃用事于麦。”社日农家要祭五谷土神,文中还介绍了中秋节的习俗。种小麦时土地要耕犁的熟,种麦时间的选择上以“雨经社日”为佳。“莳种”包括种葱子、种常食白菜、种蒜、分韭菜等,种蒜需在薹出时拔去,这样则蒜瓣肥大、韭菜根多年交结后就不茂盛,需作畦分栽,将大老根摘去,留嫩根栽种,用猪、鸡粪壅之则茂。

九月“农事备举,五谷之要以供租税于官,无致租吏之害。”[20]该月里应该伐薪烧炭以供一冬之用,九月九日“日当重九,阳极之辰”,父老乡亲缚茱萸于臂,登高山,以祛除不祥。“务农”介绍了收五谷、收芝麻秆、收诸色豆秆等法;将芝麻秆收于米仓内,则米不会蛀,将豆秆晒干后收贮,冬天可以饲养牛马。油菜适宜在肥沃土地中种,须用水经常浇灌。“收鸡种”介绍选取形小、毛浅、脚细短者为佳,小鸡才出生时宜喂干饭。十月里“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农乃休息,可造酒以供一年之用。”[21]十月里应该用稻草包裹畏寒的树木,“莳种”介绍了南方、北方如何种植过冬白菜。“修馔”中介绍了割蜜的方法。此月中可用蓑草为牛编织蓑衣,当遇到寒冷天时,可将蓑衣搭在牛背上用麻绳拴紧,以防牛被冻伤。

十一月“天开于阳气发生之辰,君子道长之时也。其眷属当行拜贺之礼,食馄饨譬天开混沌之意。”[22]此月应该伐竹木、收蔬菜、猎取野兽“淹腊”以供一年之用。农事活动可以收牛粪、修池塘。“收藏”中介绍了收藏雪水的方法,用大瓮盛雪埋于水窖内,如果没有水窖可以埋于背阴高阜地下,用稻草盖住,不要让雨水流入。十二月里可“作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此月八日可“用五味煮粥而食之,取其逼寒邪去阴气也”,文中重点介绍了除夕日守岁、放爆竹等风俗活动。“种木”中介绍了裁桑的具体做法。“收羊种”介绍称腊月出生的小羊最好,正月亦佳,春夏间宜早放早收,秋冬间宜晚放。

3 继承与发展:《神隐》卷下与《农桑衣食撮要》的比较

元代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被称为元代三大农书之一,是我国传统月令体裁农书中完整地保存至今的佳作。该书分二卷,按十二月份分别列举每月内农家所应从事的农事活动,分项用简练的文字写明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或应用效果等。将朱权撰写的《神隐》下卷与《农桑衣食撮要》进行比较,便可发现《农桑衣食撮要》中的大部分项目,一字不易或稍加修改后被辑入《神隐》下卷中。但《神隐》下卷并不仅仅只是继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完善。

《神隐》卷下与《农桑衣食撮要》相比,[23]内容更为丰富。《神隐》中每月增加了介绍一月内物候、重要农事活动以及民间习俗的文字。《神隐》在介绍每月所应从事的农事活动时,增加了有关种药、种花、治药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种树、莳种、修馔等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修馔内容上的扩充最为明显。如正月在“种柳”方面,采取了较《撮要》更加复杂的方法;[24]二月增加了莳药、种花、治药的内容;六月中介绍酱、麦醋的做法较《撮要》更为细致。在具体条目介绍上,《神隐》有时也增加内容,扩充相关知识。如二月“种藕莲”条,前面文字与《撮要》“种藕莲”相同,最后多加“荷极怕桐油”一句;三月“养蚕法”《撮要》只用一百余字进行介绍,而《神隐》则对养蚕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神隐》八月“种蒜”条中,增加了“薹出拔去则肥大不然则瘦小”一句。《神隐》还在最后“牧养之法”、“医六畜诸病法”中,增加了有关饲养牲畜以及治疗六畜疾病方面的内容。

《神隐》卷下与《撮要》相比,条理更加清晰。《撮要》中每月所列举的条目条理性不强,基本上属于随机排序。而《神隐》下卷在列举每月农事活动的条目时,将农事活动分为务农、种木、莳种等几个类别,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把比较重要的条目如有关务农、莳种的内容排列在前,突出重点。《神隐》下卷每月记载内容的顺序,首先是概括叙述此月所应重视的农事活动以及月内重要的民俗节日,然后按务农、种木、莳种、莳药、种花、治药、修馔、收藏、牧养的顺序来进行叙述。在具体一个类别的叙述中,也常常把较为重要的条目放在靠前的位置。

《神隐》卷下与《撮要》相比,在语言表达上更为完整准确。《神隐》在收录《撮要》相关条目时,对其中意思表达不清楚、不准确的条目,通过增加文字、调整顺序等方式使文字表达的更为完整、准确、通顺。如《神隐》二月“压桑条”,《神隐》将《撮要》“压桑条”的前后顺序调换,把“湿土压则条烂不生根,燥土压之则易生根”改为“用燥土压之则根易生,若湿土压则条烂不生”;[25]“种茶”条中,将“茶性恶水”一句放在前面,后面续以《撮要》相同的文字,这样就与《撮要》中“水浸根必死”一句相照应。三月“种粟谷”条,《神隐》把《撮要》中“浸谷用腊雪水浸过耐寒辟虫伤”改为“粟谷用腊雪水浸过耐寒辟虫伤”,语句更为通顺。八月“放芋根”条,《神隐》把《撮要》中“锄开根边,上别泥”改为“锄开根边土,却上肥泥壅根”。

4 耕、畜、蚕并举:《神隐》中的农业科技成就

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养蚕等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的主要内容。《农桑衣食撮要》中对畜牧养殖、养蚕等的介绍比较简略,《神隐》则在这些方面予以加强充实。《神隐》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作物栽培、畜牧兽医以及养蚕技术三个方面。

《神隐》中的关于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记载主要集于每月的农事活动中,这些内容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如种植小麦,《神隐》在八月中强调种植小麦的土地应“耕犁的熟”,不同时间种植的播种量不同;十月应注意及时将麦地内的杂草锄去,“若不耘锄者其麦少收”;四月要采取措施防止沙雾伤害麦子;五月收割小麦时,应在小麦半黄时趁天晴尽快收割,小麦过熟就很容易被浪费掉;六月初旬四五更时,可乘“露水未干、阳气在下”时耕麦地,此时“牛得其凉”,耕过的土地内稀种绿豆,到七月时用犁翻豆秧入地,比使用粪料的效果还好,麦苗更易茂盛;三伏日适宜晒麦,晒干后方可收藏,用仓耳、辣蓼与小麦一起收藏,效果甚好。《神隐》中对其它农作物如水稻、黍、大豆、桑树等的栽培技术也有详细论述。

《神隐》“牧养之法”中详细阐释了饲养家畜的技巧、方法以及如何治疗家畜病患。“六畜房圈”中强调农家要重视畜牧业,细心照看牲畜,六畜“虽是畜生,其性与人亦同也,有饥寒之苦不可不留心。”[26]文中根据马、牛、养等牲畜、家禽的不同特性,记载了不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养马条载:“马者火畜也,其性恶湿,利居高燥”;养马须“中春放淫顺起性也,季春必啗恐其退也,盛夏必浸恐伤于暑,季冬必温恐伤于寒”[27]养猪时,母猪应选取“短喙无柔毛者良”;“牝者子母不同圈”,若子母同圈,则喜相聚而不食,肥壮者同圈则无害。养羊时需注意“羊者火畜也,其性恶湿,利居高燥,作棚栈宜高,常除粪秽。……若母羊有十只,羝羊只用二只,少则不孕多则乱群。”[28]选取鹅鸭的良法是“鹅鸭母其头欲小;口上龁有小珠,满五者生蛋多,满三者为次”。[29]“医六畜诸病法”介绍了马、牛、羊、猫、鸡、狗、猪、鱼、鸽子等动物病症的治疗方法,这些记载简单、易操作,对于处理一些常见的牲畜病患非常有用。

《神隐》中对养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细致入微的阐述,这些记载主要保存在《神隐》下卷“三月”的农事活动当中。书中介绍蚕出生一月之前应将蚕屋泥补干净,如果墙壁潮湿会影响蚕的生长,蚕蚁出生之前的三五日应先用火将蚕屋熏暖。下蚁后先均匀铺一层细软蓐草,把切细的桑叶掺于蓐草之上,然后将蚕连翻搭叶上,蚁自下连。应根据桑叶的多少放蚁,千万不要贪多否则会劳而无功。“凉暖总论”曰:“自蚁初生相火两眠,蚕屋正要温暖,蚕母须着单衣可知凉暖”,若养蚕者自身感觉寒,则蚕必寒,应添热火;若自身感觉热,可酌量去火。[30]蚕必须昼夜饲养,若饲养顿数过多则早老,少则迟老。“二十五日老一箔,可得丝二十五两;二十八日老,得丝二十两,若月余或四十日老,止得丝十余两。”[31]饲养蚕的桑叶要均匀,若阴雨天寒时可“先用干桑或去叶秆草一把,点火绕箔照过,逼出寒湿之气”,然后喂养蚕则蚕不生病。饲养用的桑叶欲薄,“厚则多伤”,须勤饲,最忌“露水湿叶并雨湿叶饲之”,不然蚕则多生病。《神隐》中记载的农业栽培技术、牲畜家禽的养殖与病症治疗、养蚕技术,既是当时农事活动经验的总结,又蕴含着许多合理的科学因素,对指导、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生活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神隐》一书内容涵盖了农村生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下卷集中叙述了农家农事活动,包含了很多农业技术知识。《神隐》一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都与农业、农村生活有关,因而从本质上讲《神隐》是一部农书,是农家日用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月令体裁农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神隐》并不是“漫不经心”之作,该书在继承《农桑衣食撮要》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朱权在叙述每月农事活动之前概述该月的“天气”、“地气”的变化,体现了很高的“尊崇自然、师法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深层生态伦理”[32]意识。书中大量增加了农村日常生活知识的介绍,对农业生产、农家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注释:

[1] 姚品文.学者朱权——纪念朱权诞辰630周年逝世560周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2] 叶明花, 蒋力生. 宁王朱权著述考[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5).

[3] 王毓瑚. 中国农学书录[M]. 中华书局, 1964. 128-129;天野元之助. 中国古农书考[M]. 农业出版社,1992. 160-164;袁名泽. 朱权农学思想考论[J]. 农业考古, 2012, (3).

[4] 董恺忱. 试论月令体裁的中国农书[J]. 农史研究, 第三辑.

[5] 华蓓苓. 博而有统的中医卫生学专著<臞仙神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5, (12). [6] 叶明花. 宁王朱权著述考[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5).叶明花, 蒋力生. 朱权神隐养生观阐论[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4). 叶明花. 朱权医药养生文献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09.

[7]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8.

[8]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7.

[9]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13.

[10][11]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14.

[12][13]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22.

[14]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33.

[15][16]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19.

[17]天野元之助. 中国古农书考[M]. 农业出版社,1992. 160.

[18]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42.

[19]朱权. 神隐[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46.

[20]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65.

[21]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69.

[22]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72.

[23] 鲁明善 著, 王毓瑚 校著. 农桑衣食撮要[M]. 农业出版社,1962.

[24] 下文《农桑衣食撮要》简称为《撮要》

[25]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42.

[26]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76.

[27] [28]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76.

[29]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77.

[30] [31] 朱权. 神隐[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60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5. 51.

朱权. 神隐[M]. 51.

[32] 王利华. <月令>中的自然节律与社会节奏[J].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2).

(责任编辑:王保宁)

A Study on the Agriculture Knowledge of Zhuquan's Shen Yin

MA Weihua
(School of Histor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There were some disputes of the nature of Shenyin which haven’t been studied carefully by scholars of agricultural history. Based on its original material, this essay analyze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work for the first time. Shenyin was a cyclopedia of agriculture life and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agriculture book. Shenyin has two volumes. The first volume is about the peasant family life, the general knowledge and the experience of countryside daily life. In the 2nd volume, the writer presents us the peasant family activity in month sequence. The second chapter quoted much of the content from Nongsangyishicuoyao by Lu Mingshan of Yuan Dynasty. The essay compares the content of Shenyin and Nongsangyishicuoyao. By doing so, we get to know that the former is much richer in content, much clearer in material arrangement, much more complete and smooth in the language.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of Shenyin reflected in the techniques of crops planting, silkworm raising, cultivation practice & veterinary treatment for live stocks.

Zhuquan; Shenyin; Nongsangyishicuoyao; Agricultural knowledge

S-09

A

10.3969/j.issn1003-8256.2015.01.008

马伟华(1984- ),男,科技史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科技史。

猜你喜欢
书社四库全书农事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利群书社
论《四库全书》及《总目》对戏曲研究和学科建立的影响
藏书楼
齐鲁书社
兑门书社里的快乐生活
读过《四库全书》?
愚公买书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