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模式探讨

2015-12-05 02:57李雨田郭小芳梁连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谱系婴幼儿

李雨田 郭小芳 梁连娇

ASDs为一组以语言障碍、人机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为特点的疾病[1]。ASDs患儿可影响患儿精神健康, 对患儿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心理和经济负担, 临床早期诊断并干预可达到良好改善[2]。而早期诊断较为重要, 为探究适用于基层医院ASDs诊断与干预方法, 作者进行本次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本院出生的4500例婴儿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进行早期筛查, 其中男2314例, 占51.42%, 女2186例, 占48.58%。年龄0~3岁。排除标准:排除新生儿畸形、严重先天性疾病、严重遗传性疾病等。

1.2 方法

1.2.1 建立儿童筛查与监测相结合的制度 儿保门诊一方面负责追踪在该院出生的婴幼儿, 0~1岁婴儿每3个月体检1次, 1~3岁婴儿每6个月体检1次。另一方面负责幼儿入幼儿园前常规体检。每次体检在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同时,针对ASDs临床表现进行简单观察和病史询问, 如目光对视、社会参照、语言能力等。以发现可疑儿童并采用CHAT进行早期筛查, 将疑诊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CARS、ABC、DSM-IV进行确诊。

1.2.2 ASDs早期干预 确诊为ASDs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主要包括行为干预、沟通干预、社会交往干预、感知觉干预、认知干预及综合干预。对所有患儿进行1年干预后, 比较ASDs患儿干预前后CARS、ABC评分比较。

1.3 观察指标 CHAT[3]:包括询问父母关于孩子8项问题及医生观察孩子5项内容进行判定;CARS[4]:包括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躯体运动能力及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5项内容15个评定项目, 总分60分, 总分<30分则评分为非孤独症:总分≥36分并且至少有5项的评分>3分, 则评为重度孤独症:总分在30~36分之间, 并且<3分项目不到5项,则评为轻至中度孤独症。ABC[5]:对孩子可能出现情况进行评定, 共57项, 得分>67分可参考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病情况 4500例婴幼儿确诊为ASDs患儿63例, 发病率为1.40%。其中男41例(65.08%),女22例(34.92%),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发病情况与性别、年龄关系[n(%)]

2.2 干预前后ASDs患儿CARS和ABC评分比较 干预后ASDs患儿CARS和ABC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63例ASDs患儿CARS和ABC评分比较( ±s, 分)

表2 干预前后63例ASDs患儿CARS和ABC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 aP<0.05

?

3 讨论

研究指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诊断技术发展ASDs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国外研究报道ASDs发病率达到1.5%~2.5%, 国内多个地区研究报道发病率同国外相近[6]。目前, 临床缺乏治疗ASDs药物, 预后较差, 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随着对ASDs疾病了解深入,多数学者认为ASDs病为社会功能缺陷造成, 通过早期有效干预可帮助患儿改善症状, 重新回归社会[8]。ASDs临床主要表现为目光对视、社会参照能力、假装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视觉分配等行为缺陷, 随着年龄增长表现较为明显, 往往在1岁以后呈快速表现, 临床研究认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9]。本次研究同样证实, 随着年龄增长ASDs发病率快速升高, 各年龄阶段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另有研究指出, 发病率与年龄关系不呈相关性,只是随着年龄增高患儿表现明显, 诊断率增高[10]。今后在年龄与此病关系上应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 以得出正确结论指导临床诊断。

早期诊断并干预有助于疾病改善, 但临床中年龄较小患儿相关表现不明显, 增加早期诊断难度。本次研究在对婴幼儿进行筛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相关临床症状, 对怀疑为ASDs患儿采用CHAT量表进行筛查, 筛查阳性者采用CARS、ABC及DSM-IV进行综合评定诊断, 发现4500例婴幼儿中63例为ASDs患儿, 发病率为1.40%, 与国内外报道发病率基本符合。

本次研究对明确诊断为ASDs患儿进行综合干预, 干预方法如下:①行为干预:采用“刺激-反应-强化”模式进行行为干预, 建立情景刺激问题发生, 研究患儿在情景中行为, 针对行为进行干预, 干预后予以加强[11]。②沟通干预:使用多种刺激识别患儿行为, 采用图片等多种形式对简单问题进行处理, 借助视觉刺激使患儿获得社交能力[12]。③社会交往干预:制定游戏模式, 让患儿和多名儿童共同完成,让患儿在游戏过程中建立社交能力。同时使用音乐刺激患儿,让音乐刺激患儿建立变通和创造能力[13]。④感知觉干预:采用平衡木、荡秋千、敲击等方式刺激患儿感觉能力, 提高患儿大脑感觉加工能力[14]。⑤认知干预:研究指出孤独症由沟通障碍、想象力障碍及社会交往障碍所致认知功能障碍[15]。采用图片排序和社会故事法增强患儿认知干预能力,以改善孤独症患儿临床症状。⑥综合干预:针对患儿情况进行技巧培训, 由专业培训老师培训, 培训患儿语言能力、对外界事物反应能力, 并在上述干预中交叉进行干预, 提高患儿积极性、兴趣, 并给患儿提供学习机会。本次研究, 对所有诊断为ASDs患儿进行上述干预, 干预1年后采用CARS、ABC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干预对孤独症患儿有明显效果, 通过长期干预可改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 以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婴幼儿进行定期筛查, 有相关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患儿采用相关量表进行诊断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的目的, 通过干预可达到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1]吉宁, 黄悦勤, 李恒, 等.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孤独症归因残疾率及其分布的现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11):813-816.

[2]张俊蕾, 张会敏, 李荣, 等.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8):641, 644.

[3]陈淑娟, 姜志梅, 郭岚敏, 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孤独症模型鼠颞叶皮层中的表达.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8(5):426-429.

[4]李雪, 刘靖, 杨文, 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和心理推理能力特点及临床症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8):584-589.

[5]胡霄, 黄颐.孤独症谱系障碍镜像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11):823-827.

[6]吉彬彬, 唐四元, 易容芳, 等.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21(9):850-852.

[7]沈继英, 肖婷, 肖湘, 等.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与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临床应用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5):340-344.

[8]姚小雪, 兰继军, 朱海腾, 等.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国特殊教育, 2014, 12(10):34-39.

[9]王佳, 吴晶, 杨凤娟, 等.3~6岁儿童抚养人孤独症相关信息知晓现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6):451-456.

[10]姜志梅, 郭津, 王亚军, 等.丙戊酸钠诱导孤独症模型大鼠大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意义.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 29(20):1575-1577.

[11]高磊, 苏媛媛, 戴炜, 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危险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6):440-444.

[12]姜志梅, 李海贝, 郭岚敏, 等.神经连接蛋白-4基因3'UTR区多态性与孤独症患儿的关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27(7):526-528.

[13]于松梅, 孙敦科.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中国城市常模的编制报告.教育科学, 2014, 30(5):80-86.

[14]马玉, 张学民, 张盈利, 等.孤独症儿童对静态和动态视向提示信息的加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6):445-450.

[15]王吉, 胡艳杰, 王媛, 等.孤独症儿童母亲亲职压力的6个月随访.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 27(9):669-673.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谱系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神族谱系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