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成视野中的学生干部培养探究

2015-12-05 06:30保云
文教资料 2015年12期
关键词:干部传统同学

保云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文化养成视野中的学生干部培养探究

保云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当前,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熏陶和教育,使其健康成长成才,是学生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学生干部进行综合素质及文化素养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探究在文化养成视野下,遵循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不断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

文化养成 学生干部 培养途径

随着中外文化不断深入交流与渗透,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虽然已经成功挤过“独木桥”的大学生擅长于各种类别的考试,但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熟知程度又如何呢?“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力争达到“以干带生”的积极效果。基于此,我们通过“文化养成视野中的学生干部培养探究”的课题研究,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培养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文化养成视野下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必要性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起着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方面,高校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既能和学生工作战线的老师们一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能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为校园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干部,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生活、工作状况,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和学生活动。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较普通学生来说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协调沟通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大学生中是一个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群体。他们的言行、诚信、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旦被学生认可,就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在三个层面上直接或间接地倡导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弘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人才充满着需求和渴望,这就把人们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对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进行文化养成教育上。“养成”意味着既不是崇尚自发、放任自流,更不是刻意制造、强制灌输,而是通过营造合理的文化机制和氛围,更多地依靠启发示范、陶冶熏染、潜移默化的文化方式,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主动地实现自我提升、健全成长[3]。

在高校,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教会学生干部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如何做事,而文化养成教育的开展,则是教会学生干部如何做人,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和自然环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的教育环节。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以文化养成为重点工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干部的气质、修养、品德等,提升其文化知识素养、思想精神追求和理想道德境界,为祖国发展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二、高校学生干部文化养成现状分析

我们课题组针对高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状况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设计了一套专题问卷。问卷第一部分针对学生干部个人基本情况和综合素质进行调查,第二部分针对学生干部文化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共计55题。我们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在大一、大二、大三及以上的专科学生干部中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班干部、团干部、院系学生会干部)。共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53份,其中8份问卷无效(未全部答完,视为无效),有效问卷445份,有效率为98.23%,符合统计要求。其中男生207人,占46.52%,女生238人,占53.48%;担任班长或团支书职务98人,占22.02%,担任班团其他学生干部职务266人,占59.78%,担任院系学生会副部长以上职务81人,占18.2%,参与调查的学生干部主要集中在班级、团支部内担任职务。

(一)学生干部群体担任学生干部目的明确,对成为优秀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自身欠缺的能力部分认识清晰。

调查中,59.55%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能力,15.73%和16.18%的学生干部分别选择了“实现自身价值”和“充实校园生活”,8.54%的学生干部认为是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而在被问及“您认为,学生干部应具备哪些重要素质?(选3项排序)”时,各类素质选项的排序先后如表1所示,从总选项汇总情况看来,组织能力、服务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分别排在前五位。同时,对被调查者做出的三个选项进行首位选项统计,第一选项中占比较高的分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服务精神、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您认为您在现阶段最欠缺的同时也是最想培养的个人能力是什么?(选3项排序)”这一问题,各类能力选项的排序情况如表2所示,从总选项汇总情况看来,排在前五位的是自信与气场、公文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排在首选项前五列的分别是自信与气场、公文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调查可见,学生选择担任学生干部的最大目的是提高自身能力,他们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服务精神、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干部必备的最重要素质。而自身紧缺并希望进一步得到培养的是自信与气场、公文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表1 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选项

表2 学生干部认为目前自身最欠缺同时也是最想培养的个人能力选项

(二)学生干部群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了解和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对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素养的意识还不够。

被调查的445名学生干部中有112名同学表示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267名同学表示有些感兴趣,63名同学表示没什么兴趣,3位同学表示讨厌传统文化(见图1)。10.34%的同学表示天天阅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23.82%的同学表示经常阅读,60.00%的同学选择“偶尔阅读”,5.84%的同学则选择“根本没阅读过”(见图2)。在回答“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教、道家)三大思想了解吗?”这一问题时,81位同学认为清楚,106位同学表示大致了解,240位同学选择 “知道一点”,只有18位同学表示根本不知道。29.37%的同学非常认同将传统文化中的 “仁义礼孝忠义廉耻”作为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36.86%的同学是持认同态度,18.02%的同学持基本认同态度,只有5.87%的同学持不认同态度。总的来说,学生干部对传统文化是喜爱的,有一定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干部曾阅读过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基本赞成将“仁义礼孝忠义廉耻”作为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但学生干部普遍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过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没有树立运用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改善和提升自身能力素养的意识,受传统文化熏陶还不够。

图1 学生干部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程度

图2 学生干部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情况

图3 学生干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三大思想的了解情况

图4 学生干部对将“仁义礼孝忠义廉耻”作为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的认同度

三、文化养成视野下加强学生干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渗透课堂,以文育人。

高校通过开设公共课、选修课,如中国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概论、心理健康教育、摄影技巧、美术鉴赏、艺术赏析、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舞蹈鉴赏、音乐赏析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干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和思想。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熏陶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干部的爱国主义热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教导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意志力,激发学生干部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倡导内容,重点进行“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恭廉”和“温良恭俭让”传统美德教育,如以“仁”、“孝”引导学生干部孝顺父母、关爱他人;以“信”、“忠”引导学生干部诚实守信、忠厚做人;以“礼”、“温”引导学生干部注重礼仪、礼貌温和。通过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文化素养,加强熏染,在深厚的人文底蕴中“育人”。

(二)融入活动,以文化人。

高校的学生活动形式多样,社团文化百花齐放。我们要从“文化化人”角度出发,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创造文化的潜能,开展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书法艺术作品展、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摄影作品展、汉字听写大会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传统文化讲座、书法讲座、摄影讲座、文学讲座等,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宣讲经典文化。充分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大力扶持传统文化类社团,如民乐团、礼仪队、京剧社等,针对音乐、舞蹈、手工、礼仪、绘画等同学们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专业辅导。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协调、沟通、创新、实施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

(三)深入实践,以文立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干部的文化视野,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通过开展寒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3·5”学雷锋实践服务月、科技支农、文化下乡、专业实践等活动,广泛宣传传统文化经典,呼吁社会保卫传统文化、历史建筑,唤醒和继承传统美德。通过组建“传统文化行”实践团,在实践中开展追寻传统手工技艺、寻访贤人故里、探寻传统文化精髓、聆听戏曲、参观历史建筑、缅怀文化先人、传播地方民俗文化、体验制作传统工艺品等活动,让学生干部深刻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经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干部积极服务邻近社区、普通居民和中小学生,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3]李德顺.对“文化养成”的粗浅理解[J].当代青年研究,2008(7):1-6.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文化养成视野中的学生干部培养探究”(2012SJ DFDY116)。

猜你喜欢
干部传统同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