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5-12-06 04:36安华王伟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6期
关键词:总开关最后一公里作风

文/安华 王伟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充分说明畅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最后一公里”根本问题就是抓落实的问题。必须端正抓落实的态度,转变抓落实的作风,提高抓落实的素质,确保打通“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列为重点任务,就是因为这“最后一公里”的远或近、畅通或堵塞,直接影响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党的各项政策能否真正惠及群众。如果党员干部在“最后一公里”松劲懈怠,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那么,实际中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究竟有多远?这取决于思想障碍、作风问题、能力素质、保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如何。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习惯思维,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不真心转变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光治标不治本,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虽然看不见像以前那样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服务冷冰冰、办事慢腾腾”,应付了事、松松垮垮,甚至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中梗阻”现象,但本质没有改变,内心里还是在盘算着原本的“小九九”,虽与群众近在咫尺,心却不在一起,党群关系就会远隔天涯,这“一公里”就会变成十公里、百公里甚至十万八千里。要打通这“一公里”,可能需要数日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也可能南辕北辙,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由此可见,要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是一个数字的概念,也不是实际距离的远近,而是要解决关键的问题。

打通“最后一公里”,要解决思想“总开关”问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出现“最后一公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些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忘记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舍不得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愿放弃自己的“腿”和权力的触角,联系服务群众时只“飘云”“打雷”就是不“下雨”,导致党群干群关系出现长期的“裂痕”。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根本是解决思想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拧紧“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宗旨意识,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自觉,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要解决作风上的痼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作风上的问题。党员干部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四风”问题。虽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普遍进行了一次深入剖析,但要真正治愈这些顽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四风” 问题要经常抓、反复抓,一定要抓出成效。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心中有群众观点、脚下有群众路线、手里有群众工作、脑中有群众利益,用实际行动联系服务群众。要以科学的制度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激发党员群众畅通“最后一公里”的自觉性主动性。

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固本强基提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群众路线,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很重要,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同样重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少党员干部出现了“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不会做群众工作、做不好群众工作。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提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能力素质。要根据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实践经历、性格特点等,采取理论培训、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结对互助等方式方法,通过业务竞赛、交流轮岗、上派下挂等途径,不断提高他们开展调查研究、联系服务群众、处理复杂问题等的能力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当然,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还应该形成正确的导向,对那些作风好、作风实、勇于担当的同志,要委以重任,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对那些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敢动真格,根治顽症,才能彻底打通“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总开关最后一公里作风
要把总开关拧得紧而又紧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构筑教育强国梦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把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开关”
浅谈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