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而步稳——井冈山全力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

2015-12-06 06:11王嘉峰赵洪庭
老区建设 2015年19期
关键词:井冈山救助子女

□ 王嘉峰 赵洪庭

井冈山扶贫大会战动员大会

在下七乡,65 岁的红卡户廖万森老人原本居住在光明村偏远的天木石组,如今只需交2万元钱,一家人在年前就可搬进圩镇旁为山区特困农户建设的“爱心公寓”了,这样的“爱心公寓”在下七乡总共有36 幢。

近年来,井冈山以“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瞄准扶贫工作长期性、突发性和长效性的特点,增强保障性扶贫的三大功能,托起了贫困户的幸福底线。

一、瞄准长期性,增强保障性功能,托起贫困户生活底线

扶贫开发是长期性的民生工作,保障性扶贫同样需要长期性的兜底措施。井冈山把保障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放在首位,优先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民生问题。

通过扩面提标,提高群众基本生活标准。对扶贫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生活困难户,尤其是“红卡户”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低保户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对生活条件好转,超出保障条件的做到“应退尽退”。同时,自2015年1月1日起,将“红卡户”家庭低保对象的低保标准参照上年度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新城镇枫梓村的红卡户贺辉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在提高标准之前,他每月领取的低保救助金是200 元,如今,每月可领到240 元了。

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按照建房户情况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力度的补助。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移民搬迁每人补助8000 元;对土坯房拆旧建新的,由市财政在原有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1万元;对贫困户所住房屋为危房的纳入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帮助尽早完成改造验收;对于“红卡户”“爱心公寓”统建楼房每户补助5万元,同时还可享受4000 元/人的移民搬迁直补和危房改造补助,大大减轻了贫困户建房压力。

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和养老。加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力度,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服务为主体,引导病人就近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市财政出资133.911万元,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代缴了新农合费用。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对门诊统筹和门诊大病(慢性病)分别按照65%和40%的补偿比例进行补偿。对白内障患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困难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按规定减少治疗费用或是免费治疗。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增加敬老院床位的同时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目前全山有敬老院(养老院)7 所,可容纳500余人养老。市财政出资84.46万元,为所有16-59 周岁的贫困户缴纳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瞄准突发性,增强救急难功能,托起贫困户救助底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防止贫困户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加重贫困,井冈山加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扩大临时救助范围。除低保对象外,遇到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问题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都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对未列入低保对象的贫困户如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事故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加重的,纳入临时救助重点帮扶对象。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各乡(镇)建立了统一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为解决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打造“绿色通道”,确保让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群众得到有效救助。

提高临时救助标准。在提高红卡户低保补助标准的同时,市财政统一出资,为“红卡户”中的非低保的家庭成员每人每月增加100 元政府救助金,其中今年1-6月份的234.9万元已经落实到位。为进一步缓解红卡户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提高“红卡户”的医疗补偿水平,市财政出资55.49万元,为5549名“红卡户”家庭成员购买了一份保单金额为100 元的医疗附加险。被保险人在2015年内因病产生的符合条件的费用,在新农合报销以及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的所有医药费用,不减起付线,直接按60%比例报销,最高报销限额6万元。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为贫困户人身安全又增添了一道保障。井企集团石市口分场张余梅因肾移植术后排斥住院,总费用高达59907.62 元,新农合及大病保险报销了42566.7元,医疗附加险还报销了10404.5 元,个人实际只花费了6936.42 元。

拓宽临时救助筹资渠道。为增强贫困户抵御突发事故带来的风险,井冈山成立了爱心扶贫基金会,建立了财政固定投入为主、社会多方筹集为辅的筹资制度。每年从旅游门票总收入和土地净收益中各提取10%注入到基金当中。同时,发动卫计委、教育、人力社保等部门和妇联、残联、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为加强对基金的使用管理,出台了《井冈山爱心扶贫基金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的使用范围、额度和申请流程进行了明确。市财政局设立了爱心扶贫基金专项账户,实行专账管理,封闭运行。在方便贫困对象的前提下,严格基金的审批程序。对支付给贫困户个人的补助或救助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至贫困户“一卡通”账户,对帮扶的恢复生产性基础设施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对金额较大的购买性支出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杜绝资金被骗取、套用、挪用和贪污。

三、瞄准长效性,增强可持续功能,托起贫困户发展底线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切断贫困代际相传,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井冈山建立教育和就业长效机制。

实施教育“减免补”政策,减轻贫困户子女就学经济压力。对井冈山市保育院、井冈山市幼儿园、宁冈幼儿园和罗浮幼儿园四所公办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半。在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的基础上,对“红卡户”子女高中阶段学费、书本费全免。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对“红卡户”子女高中阶段每生每年补助1000-2000 元。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年补助4000 元,对考入职业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年补助2000 元,连续补助两年。确保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加强定向培养和就业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就业能力。为做好扶智工作,实行“三定向”(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基层教育、农业和水利技术人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中招“三定向”的加20 分录取,今年全市共有4 位符合条件的同学享受到了这一政策。从明年起,还将切出20%的中招“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为扶贫对象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探索出一条“政府扶持、市场引导、定向培训、强化服务、农民增收”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新路子。厦坪镇口前山村马迹塘组红卡户江冬华,为了照顾父母和年幼的妹妹留在家里,参加了镇里的食用菌技术培训后,在井祥菌草科技公司基地上班,月收入近2000 元,满足了全家基本生活开支。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就业增收长效化。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引导群众就业。通过购买环卫、园林、保洁、治安巡逻、农村公路养护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广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东上乡与30名贫困户签订了《保洁员工作责任书》,聘请他们当保洁员,负责所在小组内垃圾清扫工作,每月工资300 元。睦村乡河桥村黄田生几年前儿子因肝癌去世,留下孙子和两位老人一起,生活十分困难,在今年精准识别中被列为红卡户。睦村乡了解到情况后,介绍老人到瓷厂做杂务,每月可增加1000 多元收入。

漫漫扶贫路,拳拳为民情。保障扶贫政策的落实,让百姓看得到希望,感受到温暖。在改善民生的进程中,井冈山蹄疾而步稳,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井冈山勇毅而笃行!

猜你喜欢
井冈山救助子女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救助小猫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