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洲岛

2015-12-06 06:46撰文摄影郭涛
海洋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岭燕窝自然保护区

撰文/摄影/郭涛

走近大洲岛

撰文/摄影/郭涛

2015 年“国际海洋清洁日”前夕,我和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的志愿者陆永,跟随志愿环保人士组成的考察队登上了美丽的大洲岛。

大洲岛地处海南岛的东南沿海海域,距离海南岛约6海里,面积4.36平方千米,是海南岛沿海岛屿中最大的一座,隶属于海南省万宁市管辖,因为这里是我国金丝燕的唯一栖息地,因此,被设立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气候自然保护区,有“燕窝岛”的美誉。

我在海南海警部队服役的时候,和战友们一起海上巡逻执勤,很多次匆匆经过大洲岛海域。虽然大洲岛在海图上显示的只是一个小点,却是我们海上航行的坐标。站在甲板上望去,大洲岛似一颗墨绿色的宝珠镶嵌在大海上。

今天,我和环保志愿者们一起走近大洲岛,第一次与它亲密接触。我们从海口出发。阳光和海哥是资深户外活动人士,熟悉去大洲岛的程序和路线,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去,一切听他们安排。大洲岛不仅是金丝燕的保护区,还是珊瑚礁的自然保护区,因此除了在岛上暂住的渔民外,其他人上岛要向万宁市大洲岛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报告。

我们来到万宁市乌场渔港时已是11点多,便在码头旁的大洲岛驿站稍做休息。阳光和海哥向当地政府相关单位报告情况,联系好船只后,大家就登船向大洲岛进发。

我们乘坐的快艇,乘风破浪航行在海上。天气晴好,没有大的风浪,因为船小仍然有些颠簸,船体与海浪撞击时,两旁溅起水花,海风在耳边呼呼作响。随着快艇不断前行,岛屿的轮廓也逐渐明朗起来。我们接近岛时,更感到艇的快速。大洲岛在视线里,越来越清晰,仿佛是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山。

大洲岛没有码头,船老大把船停稳后,我们开始涉水登岛。大家一时激动地顾不上挽裤脚、脱鞋子,就跳到水里,一边冲向沙滩,一边高喊:“大洲岛,我来了!”,急切地投入到大洲岛的怀抱里。

踏上大洲岛,环视壮美的景观时,我由衷地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力量。大洲岛由大岭、小岭组成,整座岛屿就像一个哑铃,中间是沙滩,北端是小岭,南段是大岭。大洲岛最高峰海拔289.3米,地势陡峭的岭上长满了植物,有野菠萝、龙血树、金不换等灌木,长势繁茂,把两座岭都覆盖起来,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入岛航道的两侧岭脚下矗立着很多巨石,在太阳的照射下,呈现出红褐色。岛的南北两侧皆是悬崖峭壁,是金丝燕的栖息地。岛上的渔民告诉我,虽然这里是燕窝岛,但是,很少有人去崖壁上采燕窝,因为大家的环保意识比以前提升了很多。

岛上大约有10户本地渔民居住,在南岭内侧的山脚下用木板等简易材料搭建了临时房屋,他们主要是从事近海渔业捕捞。近几年,上岛的人多了,甚至有一家渔民搭起了凉棚供人遮阳,销售矿泉水、方便面等日用品。

大洲岛的海滩长500多米,形如屋脊,西面受海浪冲击少,坡缓,和两座岭一起围成了一个平静的港湾。渔民们的船静静的停在里面,山岭、海湾、小船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港湾里水不深,只有吃水浅的小船可以进入。水是清澈的,海底的大石块、小石头、系船的缆绳都依稀可。成群的小鱼儿在畅游,海蟹见到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后地受到惊吓,迅速躲藏到石头缝隙里。海风吹过,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海滩的东侧面向南中国海。我们到的时候正值退潮,被大海冲刷过的沙滩宽阔洁白,长长的就像一条玉带,把大岭到小岭连接在一起。烈日下,沙滩泛着白光,光脚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步行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细细的沙粒从脚趾缝隙里涌出,有点痒,但是美妙极了。

大洲岛海域水质优良,适合珊瑚在海底生长,东西两侧部分海域已经被划定为珊瑚自然保护区。这里海水的颜色层次分明,靠近沙滩的浅水区是白色的、较深水区是青色的、然后是蓝色的、远处是湛蓝色的。

同行的小陆抵不住诱惑,在海水里走来走去,就像小孩子一样玩起水来。一起去的同伴们,也下到海里捡拾漂浮的垃圾。中午时间,正是骄阳似火,阳光照射到脸上、手臂上,火辣辣的;志愿者们沿着沙滩向岭下搜索,从大岭到小岭,把掩埋在沙滩下的垃圾挖出来,把海浪冲到石缝的垃圾勾出来,有泡沫、塑料瓶、塑料袋、橡胶等,经过大家的努力,一袋袋垃圾收集整理装上船运到乌场镇处理。志愿者们辛勤的劳动,使大洲岛更美了。

(责编:沈婷婷)

猜你喜欢
大岭燕窝自然保护区
小仙炖鲜炖燕窝北京旗舰店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北去呼中
冰雪大岭——昆仑
冰雪大岭一昆仑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燕窝价暴跌六成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