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

2015-12-07 11:09孙锋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等级保护信息安全

摘要:该文对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安全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可以针对性改进的安全防护措施。首先对当前供水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做具体分析,然后研究了在“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下改进和提高供水企业集成信息系统安全具体的执行方案,最终实现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

关键词: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等级保护;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032-02

供水行业对国计民生很重要的一个行业,供水企业的业务性质要求以信息的整体化为基本立足点,集中管理所有涉及运营的相关数据,针对供水企业运行的特殊要求,进行集中的规划和架构,将不同专业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供水企业综合信息平台。[1]而集成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信息安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格、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相继推出,对供水企业信息集成与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应用的扩展,应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网络黑客、木马、病毒和人为的破坏等将大量的安全威胁带给信息系统。根据美国 Radicati 公司于2015 年 3 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截至 2014 年 12 月,网络攻击已经为全球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高达上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随着网络应用的规模进一步上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威胁造成的损失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分析报告,2014年报告的网络安全攻击事件比2013年增加了 100 多倍。2014年,搜狗由于网络黑客攻击导致搜索服务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长达25分钟无法使用。2014 年7月,某域名服务商的域名解析服务器发生了网络黑客的集中式攻击,造成在其公司注册的 13%的网站无法访问,时间长达 17 个小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因此,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要对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进行防护,降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概率,降低其危害,是本文需要研究的内容。

1 当前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安全防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供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做进一步拓展。典型的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涵盖了生产调度系统、销售系统、管网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子系统。其中多个系统数据需要接受外部访问,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目前,威胁到供水企业信息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1)人为原因,如恶意的黑客攻击、不怀好意的内部人员造成的信息外泄、操作中出现低级错误等。

2)数据存储位置位置的风险。可能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问题,缺乏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3)不断增长的数据交互放大了数据丢失或泄漏的风险。包括未知的安全漏洞、软件版本、安全实践和代码更改等。

2 有关分级防护的要求

尤其是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存在大量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也存在像生产调度这样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因此,需要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的信息安全责任。提升供水企业信息管理区内的业务系统信息安全防护。

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第十四条,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运营、使用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选择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测评机构,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等技术标准,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状况开展等级测评。

定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2240—2008)实施,根据等级保护相关管理文件,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归结为以下三种:

1)造成一般损害;

2)造成严重损害;

3)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3 分别防护实施步骤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其有关使用此系统的单位需要对其系统的等级状况做定期的测评。供水企业要遵照要求选择具有资质的测评机构来对管理信息区的业务系统做等级保护的测评工作。其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1 所示 :

通常情况下,供水企业信息系统中不会出现第四级和第五级的系统。

根据测评结果,有必要对供水企业内部的局域网进行系统化整改。具体的整改内容包括两项主要内容:细化各业务系统服务器的物理位置;按照需求设置信息安全区域。根据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具体实际,主要有等级包括三个业务区域,以及一个公共业务区和测评业务区。按照上述原则对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服务器做物理划分如图1所示。

不同等级的系统服务器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安全区进行设置。等级为一、二、三的业务区分别安装着对应的服务器,而公共业务区域的服务器主要是 DNS 服务器或者是域服务器。公共业务区服务器主要为基础服务提供非业务系统服务,不需要进行保护分级。测评业务区提供是投入正式使用前的测试服务器。

依据表1的测评结果,将安全区域进行细化表 2 所示的就是企业管理信息区,其主要业务系统对安全区域存放问题的展示。

根据表2得到的结果,可以将信息安全设备存放在不同信息区域边界内,以此达到服务器分级防护目的。信息安全设备设置在信息安全区域边界,也就是局域网与信息安全区域之间的连接部。信息安全设备主要是防火墙、查杀病毒、攻击防护、服务防护禁止、授权等。对于不同区域边界的信息安全的部署建议,供水企业要遵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周密的设置。

供水企业管理信息安全区域边界防护表见表3。

将信息安全防护设备部署在所在的区域边界内,如此可以初步实现对供水企业管理信息区的信息安全防护。

4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在数据的交互和应用方面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大大加强了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安全防护措施基本到位的前提下,还需要加强信息审计,及时发现和补救系统缺陷,加强数据库安全防护,维护管理系统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孙锋. 基于多agent技术的供水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研究[J]. 供水技术, 2015(10).

[2] 何伟民.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J]. 电子测试, 2015(6).

猜你喜欢
等级保护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