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的经典—“四书五经”的形成

2015-12-07 08:55李荣胜
今日中国 2015年1期
关键词:四书五经五经四书

文|李荣胜

经典中的经典—“四书五经”的形成

文|李荣胜

孔子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其毕生精力广泛收集、研读、整理、删修了上古留存下来的六部文献:《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在从他出生前2500年的文化遗存中,寻找构建儒家思想的渊源;二是以此做为教材来教化他的3000学生。因而,孔子成为集上古文化之大成的第一人。

公元前221年,靠法家思想强大起来的秦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秦朝。接着秦始皇“焚书坑儒”,加之后来项羽火烧阿房宫,孔子删修的这六部著作,除了《易》,都遭到灭顶之灾。

推翻了秦王朝的汉朝统治者,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将残存于民间的《易》、《书》、《诗》、《礼》、《春秋》五部著作法定为“经书”,并设立“五经博士”专门研习、教授儒家的这五部经典。“五经”就此形成,并在之后的2000多年改朝换代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正是从这个史实中,我们大体可以判断,孔子删修的六部经典中的《乐》,在汉武帝之前已经失传了。

与“五经”的形成和确定为儒家最高经典不同,“四书”的形成并确定为儒家最高经典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间。

首先是《论语》。孔子生前并没有见到这部本该属于他的语录体著作。孔子去世几十年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依据孔子言论编纂而成的千古巨著——《论语》才问世,并广为流传。经过焚书坑儒的秦朝,仅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个残本流传到汉朝。我们今天见到的《论语》,就是汉代儒家将上述三种《论语》整合而成的。

《孟子》一书受到尊崇,也始于汉代。汉孝文帝时将《论语》、《孝经》、《孟子》称为“小三经”。但《论语》和《孟子》正式进入“四书”,成为儒家最高经典,是在南宋理学家朱熹作《四书集注》之后。

《大学》和《中庸》,与其说这是两部书,不如说这是两篇文章。因为《大学》是《礼记》一书中的第四十二篇,而《中庸》是《礼记》一书中的第三十一篇。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汉之际的战火,儒家经典几乎丧失殆尽。我们今天看到的《礼记》一书,是西汉中期礼学家戴圣重新搜集、整理、编选而成的(史称《小戴礼记》),《大学》、《中庸》都收在其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没有认识到,《大学》是一部儒家“初学入德之门”的政治哲学经典,《中庸》是一部儒家“传授心法”的人生哲学经典。

南宋理学家朱熹是儒家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儒家最高经典“四书”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学识广博和治学严谨,早年曾被选入皇宫做太子的老师。正是为了教好太子的功课,他将自己多年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研究,分别注释、修订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部书,作为教授太子的教材。之后,朱熹对这四部书又不断修改、订正,直到他60岁那年,才将这耗尽其大半生心血的四部书合成一套同时刊行,时称《四子》。后人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以后又简称为《四书集注》。这就是“四书”的形成过程。

“四书”的形成,是继汉代“五经”立于官学之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了其后的中国社会近千年。宋理宗曾下诏盛赞《四书集注》;元朝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考天下士子;明朝永乐皇帝颁诏,将“四书”与“五经”并立于世。从此,“四书五经”的称谓便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李荣胜 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副社长、副编审,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猜你喜欢
四书五经五经四书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四书辑释》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孔子文化与儒学文化的发展形势分析
勤向窗前读五经
文史哲人才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
“五经”的排列次第及其形成过程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四书五经有哪些
《聊斋志异》与“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