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夕贵州民营报纸的特点

2015-12-07 07:46刘文生唐春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杨森商报反动派

刘文生 唐春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一、内容宣传进步,充满必胜信念

解放前夕的贵州民营报纸在内容上大多是宣传进步思想,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民必胜的信念。

解放前夕贵州的民营报纸大多能大胆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反动统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欺骗人民民主,践踏和平统一的狰狞面目。1947年7月1日,改组后的贵阳《力报》发表了《本报启事》和《告读者书》,响亮提出:“《力报》作为追求真理的园地……为了追求真理,就要揭露丑恶的现实,让黑暗和丑恶在我们面前发抖吧!”接着发表了《米价涨,人心危》的社论,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即将崩溃的经济危机,在人民群众中引起轰动。这密切配合了解放战争,对唤醒蒋管区的人民群众起到了重要作用。《快救人民于水火中》一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不得人心;奸商豪吏纸醉金迷,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广大人民群众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改组后的贵阳《力报》还站在爱国立场上,对帝国主义的丑恶行径进行充分揭露。1947年7月19日、23日、28日,《力报》针对美国特使魏德迈来华支持蒋介石反共,连续发表社论,进行猛烈抨击。

北京发生美军强奸北京大学女生沈崇事件,各报均不表态。《力报》仗义直言,发表了题为《美国佬,滚回去》的社论,详细报导了各地抗议美军暴行的新闻,声援受害同胞,抨击帝国主义者在华的放肆暴行。

解放前夕贵州的民营报纸大多还是“民众舌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贵州商报》以维护工商界正当合法利益为主,对不合法的一些商业行为敢于揭露。当时贵州省政府主席杨森未经商会同意,向某同业公会苛捐勒索一笔费用,遭到同业公会的公开反对。商报得知此事,及时反映,声援抵制。最后,杨森不得不取消摊派,维护了工商经济界的正常利益。正是因为商报敢于仗义直言,为小民百姓请命,所以商报一进入市场,便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一时被誉为“工商之友”、“工商舌喉”。《贵州工报》是代表贵州劳工利益的,常向国民党当局呼吁改善工人生活和待遇,得到广大劳工群众的欢迎和热爱。当时,国民党修筑黔桂铁路,由各县派民工承担。这些民工是由各县强迫而来的,完全是贫苦农民和城镇穷人,连伙食都要自己从家带来,根本谈不上工资和福利。但在开工典礼上,贵州省建设厅长何辑五面向全省民工大讲修铁路的重要性,空谈要对民工爱护,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等。这时,台下出现贵筑县县长汪荣殴打民工一事。工报第一时间得知到此事,便在工报的显著位置指名道姓地报导了此事,谴责汪荣的放肆做法,工报敢于为劳工说话,引起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响。发行人兼社长程刚感叹说:“自己非有报纸不可,要是没有工报,工人弟兄们被打被整就无人说话了。”

二、办报人意志坚定,方式灵活

贵州解放前夕的民营报纸,是靠办报人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方式创办并发展起来的。

贵州《力报》发表《战场七月如流火》一文,全面系统阐述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的彻底失败,用事实说明了其“重点进攻”也行将失败。此文一发表,震惊了贵阳山城,报纸被抢购一空,山城人民争相传阅,奔走相告。此举激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贵州省党部主任委员黄国桢立即把《力报》的发行人李思齐召去,声色俱厉的提出三点要求,要求报纸转变立场,必须称共产党为“匪党”、“匪军”,撤销顾希均总编辑的职务等等。李思齐置之不理,一条也没答应,干脆地说“我们是民间报纸,是民众口喉,凭事实说话,不能欺骗群众……,我们没有向政府领过津贴,政府不能干预报社内部事务。”这种回答让黄国桢恼羞成怒。李思齐回到报社,同大家商量对策,大家一致表示“宁可杀头关门,决不改变办报方针。”顾希均提出“万一《力报》遭到镇压,那时就转移。丢掉笔杆子,拿起枪杆子,并不因此而退缩。”各主要负责人表示,要顶住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坚定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与黑暗,但也要注意方法和策略,提高警惕,谨防国民党反动派下毒手。

时任贵州省主席杨森,为了对付想回贵州当省主席的谷正纲、谷正鼎兄弟,意欲拉拢一批失意政客和可以利用的中上层人士。杨森对李思齐十分欣赏,为了占有更多的报纸作为利用的工具,他靠着自己掌握的实权,找李思齐谈话,提出要把《力报》买过去,交由“新生社”去办,并许给他专员职位。李思齐说:“当专员,我的资历、声望都不够。报纸不是我一个人办的,我不能作主。”这样巧妙地拒绝了杨森的收买,并且没有得罪杨森。

《贵州工报》发行人程刚曾在蒋介石面前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压榨贵州工人和工人生活的疾苦实况,这使国民党贵州当局感到恐惧和恼怒。他们暗地派特务监视,软硬兼施,威胁利诱,施尽伎俩,也没有达到目的。最后采取了极其卑劣的手段,于1947年6月以所谓“登记不符合法定手续”,勒令停刊。同时,国民党特务机关将程刚秘密逮捕,囚禁于秘密监狱中,于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程刚同志不畏强权,意志坚定,在贵州工运史上谱写了光辉一页。

三、步履维艰,存在短暂

解放前夕贵州的民营报纸财政困难,但责任重大。在政治控制特别严格的形势下,只能在刀丛中寻找出路。

1947年3月12日,由于财力不支,《力报》不得不由对开版改为四开两版,但局面并没有好转,甚至到了发不起工资,不能供伙食,只能每天喝稀饭的地步了。《贵州商报》最初采用白报纸,后因为沿海各大城市大部分被日寇占领,太平洋战事爆发,断绝了进口白报纸的来源,导致纸张极度缺乏,只好利用当地土纸印行。商报纯属民营,开支全靠卖报和广告收入。如遇亏损过大,实在难以维持出版时,唯一的出路,只有求助工商人士,慷慨解囊。在那个年代,商报工作人员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待遇仅有官报月薪的三分之一。他们生活虽清苦,但从来不叫苦,不喊累,常流露出一副副“只要熬过天亮就好过了”的样子。他们白天入闹市,抢消息,挖线索,找素材。晚上,绞尽脑汁,呕心沥血,整理新闻。在这样清贫的工作环境下,他们背负的责任异常沉重。当时商报一位校对员郝明义,因为校对出错把饭碗给丢了。商报的校对长任冉,与家人已失联没有成家,只好举炊自伙。一个小砂炉,几片火柴,一个铁罐罐,几把米,几片清菜,赖以维持生命。他除了一套破旧不堪的行李,两套旧衣服和几本残书,别无他物。

解放前夕贵州的民营报纸,受国民党当局的控制十分严格。国民党当局明确规定:不许登载任何诽谤当局的文章,更不允许对其施政作任何评议。其实质是“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在这样严峻的政治形势面前,民营报纸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刀丛中寻找出路。

1947年9月6日,《力报》刊登了《从京沪各报看最近战局情形》附题为《战争南移到中原,形势严重》的社论。这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并以此为借口迫害《力报》。民政厅长袁世斌质问李思齐:“《力报》公然为共产党宣传,你们的报纸办到哪里去了?”劝《力报》改变立场,要求《力报》接受黄国桢提出的三个条件。实际上,国民党特务早已布下罗网,随后,李思齐、顾希均被捕,《力报》以其“为匪张目”被查封。

《力报》从1947年7月1日正式改组到9月9日被查封,只有短暂的七十天的历程。其历程之短暂,让人叹息。但其作为一家代表民意的民间报纸,震动了反动派,唤醒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贵州商报》迫于形势也暂时收敛。商报工作人员用尽心思,辟出一栏,取名“消闲杂烩”,其中批陈时弊,语多隐晦,但读者大多能心领神会,拍手称快。但好景不长,贵阳市府勒令停刊检查。这一晴天霹雳让报社领导震惊不已,追其原因,才知是“消闲杂烩”出了问题,形势十分紧张。好在国民党的本意是杀鸡示猴,国民党目的达到后,当局考虑到以后很多事情还要倚重工商集团,所以准许复刊。但后又因收支严重失衡,无法维持下去而歇业。后又出现新的契机,得到捐款,商报得救。贵州的解放迫在眉捷之际,国民党当局愈益叫嚣,要把“戡乱建国事业进行到底”。解放前夕贵州的报纸,大多是私人或民间团体创办,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总体上是趋向进步的,反映了当时一些有志爱国青年,为了寻求真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与反动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在斗争实践中贵族民营报纸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真理。

[1]《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三辑,贵州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6年10月。

猜你喜欢
杨森商报反动派
身价
感恩领导
机电商报
民国军阀有情义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
“半路”老妈
《论人民民主专政》
狱中诗
技术好比一把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