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联理论视角下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

2015-12-08 15:28张韬
人间 2015年36期
关键词:推理关联理论幽默

张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00)

浅析关联理论视角下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

张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关联理论是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在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即用关联性来解释人类认知和交际活动。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以2015年羊年春晚小品《投其所好》《车站奇遇》《小棉袄》为例,浅谈关联理论视角下小品语言的幽默效果。

关键词:关联理论;推理;语境;幽默;小品

一、引言

关联理论是近二十年来在语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之一,基于此语用学领域出现很多研究热点。关联理论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用关联性来解释人类认知和交际活动,总目标是“发现根植于人们心理的可以对彼此之间如何实现交际进行解释的隐含机制”(Sperber & Wilson,1986)。而幽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运用幽默不仅可以化解尴尬而且能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喜剧小品最能体现幽默趣味。小品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常常凭借短小精悍风趣幽默的语言令人捧腹大笑。本文仅以关联理论为纲,以2015年羊年春晚小品《投其所好》《车站奇遇》《小棉袄》为例,阐释关联理论视角下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效果。

二、关联理论

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对语用学界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理论交际观认为交际是语言信息处理主体(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信息意图,听话人则根据语境假设中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及语言词语信息等进行语境假设,推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当说话人和听话人在认知语境达成共识,则交际成功。同时推理过程也与关联原则有关,称为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最大关联是认知原则追求的,认知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加工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最佳关联指每一个话语或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①

三、小品实例分析

(一)明示—推理模式与小品幽默。

根据关联理论,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明示是从说话人角度来说,说话人通过话语表达自己的信息意图,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去推导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听话人的推理是关联理论的核心,因为听话人的推理涉及到交际成功与否。日常生活中听话人的推理结果可以影响交际双方的交际效果,在小品等语言节目中听话人的推理结果隐含笑料,进而产生“笑”果。例如春晚小品《车站奇遇》中。

例1:

蔡明:姐,快冻死了,呼呼……(掌声)

潘长江:大妹子,跑我们东北避暑来了。(笑声)

蔡明:呦,这还蹲着一位。(笑声)

潘长江:谁蹲着呢,我站着呢。

《车站奇遇》讲述了除夕夜东北某车站附近,赶着与女儿团聚的蔡明与在车站附近练车的潘长江之间拌嘴的有趣故事。小品开头,蔡明直呼“姐,快冻死了”,传达出天气很冷的信息,听话人根据常识也可以知道,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一般在冬天,东北位于纬度较高的地方,气温自然低。但潘长江作为听话人则用略带调侃戏谑的口吻说“跑我们东北避暑来了”,事实上冬天不需要避暑。这看似违背常识的调侃产生了笑料。

紧接着在后面两句对话中,潘长江的身高成为调侃的对象又产生新的笑点。说话人蔡明用“蹲”字与听话人日常认知背景产生偏离,从侧面调侃了潘长江身高矮的特点,同时听话人和观众可以结合当时舞台现场表演,便心领神会捕捉笑点产生幽默“笑”果。

例2:

蔡明:我都一年没见到我女儿了。

潘长江:那有啥儿呀,我都五年没见到我儿子了。

蔡明:你儿子抓起来啦?(笑声)

潘长江:我儿子在非洲!

蔡明:潜逃了?(笑声)

潘长江:我儿子在非洲工作!年年说回来,年年也没回,整整五年了!

蔡明:哦,原来你是一个留守儿童。(笑声)

潘长江:那叫空巢老人!

这一段对话中,蔡明和潘长江各自谈论自己的儿女,潘长江说自己五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啦,听话人听到这一信息时会自然推理,什么原因使得说话人的儿子五年没有回家,推理通常会往好的方面考虑比如工作需要等。但是蔡明作为听话人推理并回应“你儿子抓起来啦”,这一推理表面看没大问题但是仔细考虑欠妥,它违背了Grice合作原则。所以潘长江回答“我儿子在非洲”,表达这一新信息,而蔡明不依不饶,根据这一新信息再次进行推理“潜逃了”。潘长江只好再次做解释,这次蔡明依旧偏离推理“你是一个留守儿童”。在对话中,听话人蔡明的推理一次次偏离常规,与说话人传递的信息意图相反,引得观众开怀大笑,体现了小品语言的幽默。在小品《小棉袄》中。

例3:

冯巩:大过年的,就这么见面啦。俩胳膊拎俩空爪子,就来看我来啦,你有诚意么?

尤宪超:有啊!没诚意,大过年我上你们家干嘛啊,我吃饱了撑的。伯伯,痛快点,能取取不能取,后面还有好几家等着我呢。(掌声、笑声)

冯巩:你还许了别人家啦。

尤宪超:多新鲜啊,货比三家啊。我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啊。你就说吧,今儿把它取走你要多少钱?

冯巩:(笑声)(愣在一旁,声音颤抖着说)你打算给多少钱?

尤宪超:哎呦,我能少给你么。为了代表我们对老年人的关爱,我给你30够意思。

冯巩:(傻啦)你脑子没进水吧。

尤宪超:没有。

冯巩:没有。让你进。(拿喷壶喷尤宪超)

尤宪超:哎呀,妈呀。你喷我干嘛啊?伯伯啊,给你30就不少啦。换了别人最多给你20。因为你家那个它不是新的,是二手货。它用过啦!(笑声、掌声)

《小棉袄》讲述了一位老父亲(冯巩饰)想要卖掉家里的旧棉袄,却误将上门收棉袄的人(尤宪超饰)当成上门求亲的女婿(高晓攀饰),从而产生有趣的故事。父亲冯巩误将尤宪超当成上门求亲的人,致使说话人尤先超传递的交际意图在听话人那里产生偏离,没有达到说话人想收棉袄的交际意图,反而使听话人产生误解,进而产生笑料。

(二)语境关联与小品幽默。

为揭示语言交际的认知状态,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语境观,认为语境是语言交际过程中存在于交际双方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根据平日积累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语词汇信息等进行推理。在《投其所好》中。

例4:

马晶晶:不至于?郝建,我现在拿你当自己人,我就让你看看,我马晶晶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打开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

郝建:(凑上前去)领导喜好图?

马晶晶:我告诉你,我能清晰地说出每一位领导的喜好、星座、血型、生辰八字。这个,喜欢钓鱼,我就潜到水里往他鱼钩上一条一条挂鱼;(笑声)这个,喜欢打麻将,我就把把拆听(四声)给他点炮儿;这个,喜欢文玩,我就把我太爷爷的舍利拿来给他穿串;(笑声)这个,喜欢我,……(突然合上笔记本电脑),所以,郝建啊!

郝建:哎,你等会儿、等会儿……,(起哄,笑声)这说到关键地方咋还给扣上了呢?

马晶晶:哎!

郝建:我最想听的就这轱辘了。

马晶晶:总而言之啊,你现在知道我是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了吧!

《投其所好》讲述了一位靠拍马屁上位的科长马晶晶“指导”下属郝建如何讨领导喜欢,结果新任领导明事理自己反遭批评的故事,辛辣讽刺了马屁精行为。在上述两段对话中,科长马晶晶正在“指点”下属郝建如何讨领导喜欢从而平步青云、身居要职,下属郝建并没有理解马科长的“良苦用心”,科长只好进一步“指点”,这一过程令人开怀大笑。同时,在这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交际双方的语境假设即认知假设存在很大差异:马科长的认知里认为只要讨领导喜欢,成为领导身边的红人儿,不务正业,不做好本职工作也可以升官;下属郝建的认知里认为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成为领导身边的红人儿,才有可能升官。正是交际双方的认知假设存在差异使得听话者郝建在听完后恍然大悟一般“科长,你这拍马屁的功夫都是血液里流淌的呀。”观众在这里也可以与小品开头马科长睡觉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小品塑造的马科长人民公仆的反面形象跃然纸上,讽刺意味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语境假设的差异常常是小品中笑点产生的原因。同样的在小品《小棉袄》中也是如此。

例5:

冯巩:我照顾你啊。(掌声)我不管,反正你不能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你们脾气、秉性、追求和么?

张小斐:和!他巨蟹,我双鱼!

冯巩:你们海鲜市场认识的?(笑声)

张小斐:我不管,反正他一会儿就过来。

冯巩扮演的父亲不愿意女儿谈恋爱,便问“你们脾气、秉性、追求和么?”,女儿回答“和!他巨蟹,我双鱼!”。冯巩作为父亲,在他的认知假设或者知识结构中不知道“巨蟹”“双鱼”是两个星座的名字,这两个名词对他来说是新信息,所以他需要搜寻自己脑海里的旧信息与新信息匹配,旧信息是“蟹”“鱼”是水里或者海里的动物,最后直接推理得出“你们海鲜市场认识的”,这个结论与“巨蟹”“双鱼”是星座名字的认知有着巨大差异,产生幽默效果,观众也能捕捉笑点,会心一笑。我们知道交际双方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假设。父亲冯巩与女儿存在认知语境的差异所以才会产生笑料。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语境假设存在个体差异,语境假设过程需要推理,而推理是一种思辨过程,因此对话语的推理会得出不同的隐含结果。当交际双方在认知语境上越是趋同,交际越容易成功。在小品中,交际双方当中的一方往往因为认知语境的差异,答非所问或者答案出乎意料违背常理,从而产生幽默“笑”果,引人发笑。

(三)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

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关联就是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去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就是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推理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通常情况下,人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关联相吻合,通过最大关联去获得最佳关联,但有时候最大关联并不等于最佳关联,比如小品语言。也可以说小品语言的幽默来源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不一致。如小品《车站奇遇》中。

例6:

穆雪峰:请问你们俩是什么关系呢

蔡明:我们……你猜?(笑声)

穆雪峰:总不可能……是夫妻关系吧!

蔡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蔡明:他是我老伴儿!(笑声和掌声)

蔡明:什么老爸,老伴儿!

潘长江:b-an,伴儿!(笑声)

穆雪峰扮演的交警在盘问蔡明和潘长江的关系,他猜测是夫妻关系,蔡明以笑声作为回答,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是否定回答的一种表现,并据此判断两人不是夫妻关系。但是蔡明紧接着回答“他是我老伴儿!”,与听话人刚刚建立的推理相反,这样说话人进一步说明其交际意图使得听话人根据语境再次进行推理。同样的,在小品《投其所好》中。

例8:

马晶晶:我说他们了!我说你们就算再练,也不可能打到杜局长那水平。那人杜局长在原单位,年年都是冠军啊。那……

杜局长:哎哎,别恭维我啊,有一年是亚军。

马晶晶:啊,啊,哈哈。

杜局长:其实这个乒乓球啊,我打的就不怎么样,你说那年年的冠军我是怎么得的,全是水分。

马晶晶:呦,不能全是水分,您刚才不是说了吗,得过一年亚军。

杜局长:是啊,那一年我是副局长。(笑声)

马晶晶:副……,啊,哈哈哈,这,这个真是……,可惜了儿了啊,哈哈……

杜局长与马科长在讨论工作问题,马科长趁机恭维杜局长,称赞杜局长乒乓球打得好,年年得冠军。杜局长则表示自己的球打得不怎么样,有一年得的是亚军。根据一般认知认为杜局长是谦虚,发挥失常得的亚军。但杜局长回答“那一年我是副局长”,这一说法出乎意料。所以听话人不得不重新推理,建立新的最佳关联,小品的讽刺幽默意味也体现出来。

根据关联的认知原则即最大关联,人们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看似关联的信息上;根据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最佳关联,说话人对某人发话是期待话语具备最佳的关联性。一般来说,最好的语境效果就是听话人当时无法从别的话语或语境中获得的效果,而语境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听话人对现存语境假设的认知。当听话人对现存语境假设出现偏差,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会出现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明显。

四、结语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从明示—推理模式、语境关联、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角度浅析小品语言幽默的特点。在小品当中,交际双方即说话人和听话人或由于推理偏离或由于语境假设,产生幽默效果。在小品当中听话人一般需要付出较多努力才能获得最大关联或者最佳关联,当两者不一致时,也往往产生幽默效果。

注释:

①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

参考文献:

[1]Sperber,Wilson,Relevance:Con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2001.

[2]何兆熊:新编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13.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

[4]姜望琪:当代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5]赵研:关联理论在喜剧小品语言中的解释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张韬(1991—)女,汉族,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14-02

猜你喜欢
推理关联理论幽默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