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队伍要“整体补钙”

2015-12-08 21:07柴腾虎
中华环境 2015年1期
关键词:环保部门补钙队伍

柴腾虎

环保队伍要“整体补钙”

柴腾虎

强化环境法治,环保队伍要“整体补钙”,必须强硬起来,心肠要硬、手段要硬,整体工作都要硬,必须对重点污染地区应进行最强硬、高频次、大规模的执法检查。

2014年12月29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决定从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在全市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该市小汽车增量指标额度每年暂定为10万个,视道路承载能力、大气环境保护需要等情况适时调整。CNSPHOTO/供图

目前,我国环保工作正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环保法治必然成为中国法治一个重点领域。

《决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央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领域里的改革以及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与即将出台的配套法规,说明环保工作在顶层设计层面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这些,无疑都为搞好环保法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与条件。

但是,机遇和条件往往也是挑战与压力。环保队伍面对依然严峻的环境形势,能不能、敢不敢、会不会用好用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是一个既非常现实又令人担忧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高素质环保基层队伍与创新、加大环保法治工作做一些探析。

问题: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笔者认为,在相当一部分地方环保队伍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思想作风问题;既有队伍结构问题,也有能力水平问题。有人担忧,目前的环保队伍状况根本无法承担所面临的环保执法任务,此话并非“杞人忧天”。

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而在基层环保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上,确实还存在着体制不畅、班子不力和队伍不强等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如现行的环保系统“双重管理”体制,地方党委重配轻管、上级环保部门只批不管(报上来后只审查批准)。有些地方环保局班子人选不理想。多年来的环保实践证明,配备一个好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至关重要。有些地方环保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低、经费无保障等等。

笔者认为,环保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近年来一些地方先后出台了数十项廉政工作制度,但其约束力如橡皮套,杀伤力更像挠痒痒。一些地方的环保执法有名无实,或者隔靴搔痒,甚至还有的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执行许多年了,受到制裁的企业与业主有多少?多年来环保工作最大的杀手锏——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全国各地、各级每年目标责任制检查验收后受到惩戒的集体和个人有多少?

近年来,一些大的治理项目因执法不力等原因而事倍功半;一些地方的“专项行动”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没雨点;由于环保执法软弱,在一些地方该关停的照干不误,关停了的又常常死灰复燃;该治理的一直没治,治了的又超排如故;而不该上的上了,不准建的建了。以至在老百姓中出现了“污染麻痹症”和“举报疲劳症”,甚至“举报恐惧症”,连一些政府给予举报奖励的红头文件也成了一纸空文,丰厚的奖金无人问津。

建议:强化责任整体补钙

环保执法不到位的客观原因有许多,如狭隘的政绩观、扭曲的产业结构、顽固的地方保护、扯不清的部门利益、禁不住的腐败现象等问题。但自身队伍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对这些,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环保队伍班子不力和队伍不强的问题,首先是体制问题,必须从解决体制机制入手。

多年来,许多地方的环保人事部门,对“双重管理”这一重要干部管理政策没有用好,或者根本没用。笔者认为,在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改革中,各级环保部门对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要争取最大的话语权,要有所作为或大有作为。上级环保部门对下级环保队伍建设(特别是重要地区)要有责任意识、守土意识。对下级党组织上报的环保部门领导人选,特别是一把手人选,上级环保部门应确定基本条件,否则,建议调整上报人选。基层环保局一把手任职时间不宜过短(至少3年以上),但也不宜过长。工作上不去的不允许连任。在实行垂直领导的地方,一把手应加强交流和回避,从根本上解决“局长管厂长,厂长管局长帽子”的尴尬(许多厂长是当地人大常委甚至副主任)。

省、市环保系统人事机构工作重点应向下延伸,切实起到协助地方党委抓好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作用;上一级局领导应经常过问下级环保部门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问题。要严惩和清除环保系统内部的害群之马,杀一儆百。

强化内部责任制,局领导包片、处室包县,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奖惩严明。也可下派工作组常年蹲点,帮助基层环保部门进行“攻坚”,直至完成任务且通过考核为止。要认真按照国办通知要求,加强执法网格中的环保力量。

各级环保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处(科)室干部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并经过严格考试才能上岗。

各级驻环保部门纪检组应认真落实《环保违法违纪处分规定》,狠抓各种违反环保法律的反面典型,尤其要严处那些戴官帽的、受表彰的企业法人代表。

要严格问责制和追究制。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围绕环保重点工作设立的“蓝天碧水工程办公室”或其他办事机构,发挥了很好的协调作用,应理直气壮地行使其职能。

联合执法。各级环保部门要善于和敢于发挥环保学会、联合会、基金会等环保社团组织同盟军的作用,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认真总结近年来环保执法经验与教训,按照国办要求,组织好2015年的执法大检查。要像组织大的战役一样,提前筹划、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严格实施。力争达到“踏石留痕、抓铁留印”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要借助外力,进行“回头看”,同时,弄清楚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必要时追求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确定的重点污染企业同时属于地方确定的重点保护对象的,当地环保部门应按照中办要求上报,实行上下级环保部门双重监管,地方保护主义特别严重的地区,实行三级环保部门联合监管。

强化环境法治,环保队伍要“整体补钙”,必须强硬起来,心肠要硬、手段要硬,整体工作都要硬,必须对重点污染地区应进行最强硬、高频次、大规模的执法检查。尤其是对环保执法软弱的地区和企业,应确定为执法重点,对该地区所有环保违法案件都应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避免心慈手软导致自己被推上被告席的悲剧发生。

环保部门要从2015年开始,配合当地司法部门,抓一两件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环保案例。

总之,全国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必须以四中全会“决定”、“国办通知”和有关法律法规为武器,不失时机的搞好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强化自身建设,迎接环保法治的春天。

猜你喜欢
环保部门补钙队伍
4个补钙雷区,您踩过几个?
老人补钙别过量
食物补钙最健康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环保部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研究
陕西省环保部门通报8家企业存在问题
挂牌督办,破环保“固疾”
为孩子“精神补钙”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