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品评《金色的草地》

2015-12-08 06:30佘秀琴
成才 2015年8期
关键词:蒲公英金色草地

■杨 嵩 龚 蓓 佘秀琴

“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品评《金色的草地》

■杨 嵩 龚 蓓 佘秀琴

大家好!我是弘桥小学语文教师杨嵩。我是龚蓓。我是佘秀琴。

【龚蓓】佘老师,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一节好课?“好课”怎样炼成的?

【佘秀琴】我心目中好课的标准是:课堂气氛活跃,师生自然地互动交流,学有所获。

【杨嵩】关于这些问题,专家、教师们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一个人的心中,依然是各有所见——如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学内容的合理与教学效果的有效等。但,不管怎样,努力让自己上出一节节“好课”,应该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追求。

下面,让我们走进黄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品一品这节好课“好”在哪里。

一、走进儿童——教育性与童趣化的统一

【龚蓓】我以为一节“好课”是看不出教师“教”的痕迹的。师生互动、对话,是教师引领学生探奇览胜的一段生活,然而却是“自然”的旅程。黄老师课初的游戏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播放视频】纸花绽放魔术

【龚蓓】小小的魔术显示了花儿从“合拢”到“张开”奇妙变化。它引导孩子们带着一双会发现、会观察的眼睛去学习。游戏让学习变得有趣。

【杨嵩】没错,只有走进儿童,做到教育性与童趣化的统一,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学习的空间。

【佘秀琴】黄老师有一颗童心。她走进儿童,让孩子们边玩吹蒲公英种子的游戏,边学生字新词。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教育性与童趣化和谐统一,促进了课堂高效。

二、彰显个性——普遍性与个性化的统一

【佘秀琴】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进行朗读指导的好材料。

【龚蓓】对啊,黄老师在这节课上进行了充分的朗读,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层次分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杨嵩】大家回忆一下,在黄老师的这节课上,有个别读,齐读,老师深情并茂的范读。师生间合作读,表演读,真可谓一读激起千层浪。

【佘秀琴】(出示图片)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层层递进地引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次次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让我们和小男孩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龚蓓】在这节课上,学生品读词语“许许多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这一朵蒲公英吗?是这三五朵蒲公英吗?是这一大片蒲公英吗?读词:许许多多。再读词:许许多多。全班读:许许多多。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谁来读?

【杨嵩】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普遍性。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又恰当地帮助学生学生彰显了个性。黄老师正悄然践行我校小班办学理念:彰显个性,做到——普遍性与个性化的统一。

三、注重效能——时效性与激励性的统一

【龚蓓】课上,老师让孩子们举起小手,当一朵朵的蒲公英花,慢慢地张开,慢慢地合拢。孩子们借助动作表演理解了一组反义词:张开——合拢,同时通过视频感受了花开花合的美丽!

【杨嵩】老师让孩子们带着动作表演读词,老师及时中肯的评价,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投入的眼神,我们不难看出学习效果好。

【佘秀琴】在这节课中,黄老师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多媒体有机融合,创设多种情景,帮助学生有效识记生字。我们一起看这个教学片段。

【播放视频】老师引导读词:清早中午傍晚……

【杨嵩】在这个环节,不仅引导学生读准了字词,还帮助学生理清了时间顺序,为下文揭示草地变化的原因作了铺垫。在老师亲切的鼓励下,学生学得轻松。这正体现了教学的时效性与激励性,促进了课堂高效。

四、践行模式——定式与变式的统一

【龚蓓】在刚才的交流中,回顾刘校长的专题报告,我们不难看出黄老师在悄然践行我校快乐小班教学模式,同时做到了定式与变式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激乐,导乐,互乐的过程中享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促进了课堂的高效。

【佘秀琴】综上所述,黄老师的这节课是快乐小班高效课堂的展现,它有4处亮点:1.走进儿童;2.彰显了个性;3.注重了效能;4.践行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每一节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课堂因缺憾而精彩。

【杨嵩】这节课,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收获,能否让孩子们阅读这篇选文的原文进行合理的拓展与延伸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有一些困惑:怎么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么把握课内阅读和课外拓展的尺度?我们期待专家们的指导。

附注: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教案展示:

金色的草地

黄泽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蒲公英花儿开放的美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学会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感受蒲公英花儿开放的美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学会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快乐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词语朋友。(板书:草地)

你们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有一个小男孩他见到过一片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快乐入境

1.赶紧拿起书本来自由读读第17课,看看这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的?读的时候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

2.利用蒲公英的种子来创设情境,读准字词。

重点指导生字:色草怎片并重点指导

生词:傍晚攥成

三、快乐探究,品读第一段,感受金色草地的美

1.同座位同学合作读第一段,争取做到把句子读通顺。

2.听老师读第一段。思考:我家窗前的那片草地,在什么时候变成金黄色的了?

3.相机理解“许许多多”,出示许许多多蒲公英的图片,学生感悟后读词。

4.指导朗读第一句话,读出草地上蒲公英的多。

5.阳光照耀下的金色草地格外漂亮,谁来读读这句话,赞美赞美这片草地?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四、快乐探究,品读第二段,感受草地的奇特

1.金色的草地不仅美,它还会变化颜色呢!自由读第二段,思考: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草地变成了什么颜色?

2.引导学生理解清晨、中午、傍晚时草地颜色的变化,感受草地的奇特。

3.引导生读第二段的三句话,并填空。

清早,我发现草地是_______的。

中午,我发现草地是_______的。

傍晚,我又发现草地是_____的。

4.引读句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体会小男孩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五、快乐探究,品读第三段,感受蒲公英花的神奇

1.小男孩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特意又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赶紧读读第三段,看看小男孩找到答案了吗?

2.勾画相关句子,读一读。

3.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做动作理解“张开”、“合拢”,指导读第二句话。

4.师生互动,理解“攥成拳头”,指导朗读词语“攥成拳头”。男女生分读第三句话。

5.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蒲公英花开花合的美丽吧!多媒体演示蒲公英花开花合的过程,感受蒲公英花的神奇。

6.师生合作读第三段。

7.师小结:我家窗前的那片草地,当许许多多蒲公英开放的时候,就变成金黄色的了,每个走进草地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赞美说:“金色的草地太美了!”可又有谁能发现这片草地还藏着变化颜色的秘密呢?只有这个小男孩发现了,并且通过思考、观察还找到了答案。

六、学写生字,快乐建构

1.观察字形:色、草、并。

2.指导关键笔画。

3.师范写,生练写。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弘桥小学)

责任编辑 郑占怡

猜你喜欢
蒲公英金色草地
蒲公英
蒲公英
草地上的事
金色十月
Laughing song
金色七夕节
金色的光
草地
金色十年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