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集智创新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产业链

2015-12-08 03:28
电子技术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处理器信息安全芯片

本刊记者 杨 晖

中国电子集智创新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产业链

本刊记者 杨 晖

编者按:作为一名多年混迹于电子圈、集成电路业的记者,参加了无数的新品发布会,3月 26日总算是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终于有机会参加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CPU与网络交换芯片新品发布暨成果推广大会”!而且是咱集团的新品发布哦!

中国电子总经理刘烈宏(左)和副总经理杨军(右)

3月26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在京召开 “CPU与网络交换芯片新品发布暨成果推广会”,发布两款重量级芯片。科技部、国资委、工信部、国家保密局、国防科工局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行业领域、产业界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了发布活动。

中国电子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国有 IT企业集团。2014年,中国电子营业收入首次突破 2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 18.5%,连续四年进入世界500强,目前居382位;连续两年在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排名第3。

中国电子的集成电路战略

就中国电子行业整体状况而言,“缺芯”、“少屏”、“无脑”、“低免疫力”的情况持续多年。当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其中“低免疫力”说的就是信息安全问题。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产品,产业基础薄弱,对外依存度高。据统计,2014年,集成电路进口额2176亿美元,是国内第一大进口商品。

以打造网络信息安全为使命的中国电子,近年来积极布局相关芯片产业,把集成电路、信息安全作为重要的业务板块,在完善自主可控产业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发布会上,中国电子副总经理杨军介绍了中国电子采取的联合创新、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创新的发展策略。

杨军说:“中国电子围绕顶层设计、本质安全、工业控制安全等重点布局,采取自主创新、内部协同,联合创新、开放合作的策略,以系统化、协同化、集聚化的方式,聚合内部资源,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覆盖核心芯片产品、基础软件产品、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平台软件产品、整机产品、网络安全应用产品、服务产品的产品体系,以及适配、集成、迁移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国产自主可控产品线已基本齐全,单个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何谓本质安全?即架构基于国产 CPU、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的“可用、好用”的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

产业链国产化,做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中国电子任重而道远!

三年多来,中国电子选择以通用CPU、网络交换芯片为重点突破口,联合攻关,采取自主创新、并购等多种形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未来将有众多国产产品陆续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并在北京上地、未来科技城和深圳(南方)建成三个现代化程度高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业基地。

十年创“芯”路变中求机会

中国电子旗下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剑勇以“智由芯生 桥接天下”为主题发布“智桥”系列SDN智能高密度万兆交换芯片CTC8096。该交换芯片是盛科自主研发的第四代交换芯片,定位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量增长最快的10GE/40GE市场,提供更好的性能、更低的功耗、高可靠、高性价比和SDN支撑等重要特性;并具有智能化、可视化的创新优势。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剑勇

该芯片由176万行代码生成,共9.4亿个晶体管,具有1.2T的交换容量;配备了96个万兆 (10G)端

口,24个 4万兆(40G)端口,4个 10万兆(100G)端口,支持 L2/L3/MPLS/ OpenFlow和数据中心功能等特性集合,实现了业界最新T2+水平。

盛科网络成立于 2005年;2014年7月,中国电子通过旗下中国振华集团成功收购盛科网络。

孙剑勇说:“盛科一直在网络交换芯片这个寡头垄断、充满挑战的领域努力,近年来博通正从“思科竞争者”转变为“思科合作者”,行业更加垄断;而大数据、云计算导致技术和产业进一步发生巨大变化,催生了SDN的发展和成熟。盛科面对这样复杂的市场竞争,只有更加努力,求变机遇才会来临。”

盛科经过10年的积累,拥有超过300项专利技术,第三代芯片已经量产,目前已研发四代多款核心芯片,产品也由深度向广度延伸,全面覆盖交换机的接入层到核心层。盛科的芯片在多个重要领域得到用户的认可,设备商已将盛科芯片作为主流产品的芯片,建立了软件生态系统。

孙剑勇自豪地说:“盛科的团队是国际一流、肯干、执行力强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确保了一次性流片成功!事实证明,中国人不仅能做芯片,也能创造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据悉,盛科在2013开放网络峰会中荣获SDN Idol大奖,获 Gartner中国最酷供应商“Cool Vendors in China,2014”。

中国电子总经理刘烈宏说:“CTC8096的研制成功对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核心芯片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将打破一家垄断的产业格局,结束我国在中高端交换机设备缺芯的历史,将引领全球、特别是中国智能万兆网络的发展,为我国构建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CTC8096已经开始提供样片,预计到2015年第三季度量产。

基于第三代产品的白牌机

中间那颗,“智桥”系列第四代 CTC8096,性能是第三代的10倍

飞腾亮相 国产CPU也好用

本质安全的基础是国产CPU。而我国在CPU处理器方面正经历从模仿向创新、从低端向高端、从研发向产业的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产业基础薄弱,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实力。

中国电子联合天津滨海新区等业内多家单位创新攻关,成立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飞腾经过多年潜心开发,成功研制FT-1500A系列CPU处理器芯片,达到领先水平。

FT-1500A系列处理器是 64位通用CPU,兼容ARM V8指令集,采用国际先进的 28 nm工艺流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虹女士说:“经测试,FT-1500A系列处理器与Intel 2010年的处理器性能相当,部分性能略有优势,可实现对 Intel中高端“至强”服务器芯片的替代,并广泛应用于政府办公和金融、税务等各行业信息化系统之中。”

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谷虹女士

随着FT-1500A系列处理器的推出,中国电子牵头,协同产业内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联合技术攻关平台,做了大量产业链打造、生态圈的构建,磨合、相互兼容适配工作,为大规模、批量推广国产软硬件的应用奠定基石。他们不断在实践中调整、优化性能指标,解决“好用”和协同作用发挥的问题,共同构建国内较为完整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系统。目前,中国电子所承担的联合攻关基地在国产基础软硬件的深度适配攻关中取得了大量成绩,国产系统已经向好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刘烈宏说:“FT-1500A系列处理器的推出,使处理器芯片核心技术及应用打破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对我国基于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服务器、存储器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推进基于本质安全的信息安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FT-1500A系列处理器对图像、视频的支撑超出预期,业内众多用户称它是一款不仅适用,而且可用、好用的芯片。”

天津飞腾FT-1500A系列处理器

FT-1500A系列目前包括 4核和16核两款产品。预计年内还将开发完成另外两款芯片,分别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和嵌入式装备。

中国电子在集成电路多年布局,如今终于迎来收获期。刘烈宏表示,中国电子在核心芯片突破以后,会进一步把打造产业生态链共同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支持生态系统中的设备厂商、方案厂商、服务厂商持续创新、深度应用开发,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相信,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中国芯,将为中国“智”造、“互联网+”战略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为中国经济升级发展贡献有生力量!

猜你喜欢
处理器信息安全芯片
芯片会议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Imagination的ClearCallTM VoIP应用现可支持Cavium的OCTEON® Ⅲ多核处理器
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处理器
AItera推出Nios II系列软核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