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念问题探讨

2015-12-08 22:31冯宏维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5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人文素养德育

冯宏维

摘要:中国向来重视人格教育,但这个传统在近代逐渐式微,造成现在的大学生不再像大学生,学生心中只知道利益,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由此所衍生的社会问题也日亦严重。所以,高等教育不应该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成为一个职业培训中心,而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成为一个培育高尚品格的殿堂,帮助同学追求统一的人格和建构健全的人生观,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适当地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是当今高等教育所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德育;人文素养;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70-03

一、引言

人格教育本来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强项之一,如今却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归根究底,乃是由于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一种急功近利和高度竞争的时代,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只想到自己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人文素养似乎并不被大家所考虑。在高中的时候,老师们也是强调学生们必须得考上大学才能够赶得上“富二代”,只强调智育的培养完全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再者,现在的高等教育不断地强调要培养大学生的谋生技能,总认为学校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功德圆满了。这种教育理念直接导致大学生们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与技能,而完全忽略了个人内在心灵的培养与提升,使得现今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只顾着自己如何能够赚大钱,一切向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思考,而高校教育也变成了一种职业培训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就业率为最高指导原则。失去了大学本身应该具有的高度与深度。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都是具有高学历的高材生,而这些高智商的罪犯因为拥有过人的专业知识,更是让警察们头疼。因此,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只强调专业技能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素养,因为一位欠缺人文素养的大学生,可能拥有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将引起更多潜在的社会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下面这段话。

让学生获得对各种价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很重要的,他必须能真切地感受到美丽与道德的良善,否则他的专业知识只是使他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

因此,高校教育的目的除了要给予知识技能的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使他们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中的灯塔,确立人生的方向,不致成为社会的隐患。例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同学、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同学,甚至是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林森浩同学。本来他们应该是社会上的人才,应该为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但他们的人生以悲剧收场,这难道不是高校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二、大学生的养成与完善人格的关系

中国高校教育的起源,主要是在清朝末年。以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创办的大学为基准,是一种专业分工与养成的教育,例如创办于1879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等,随后的洋务运动所开办的新式学堂也都是同样的模式。因此中国高校基本上都是仿照西方的教育模式,按照不同的专业教授学生不同的专业知识,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或志愿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领域。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适合读什么专业,总是按照各式各样的参照标准选择自己的专业。例如,父母或长辈的建议、老师或学校领导的建议、前人的选择标准和社会上主流的价值判断等,甚至还有些同学是因为调剂的原因而选择的专业。因此,在这些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现象,例如上课兴趣不高,考试及格就好,去年学的今年就忘了。可想而知,做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想要有好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在有关个人内在品德能力上,更没有达到应该有的修养水平。换句话说,大部分的大学生既没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也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因此大部分的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培养也只能是一个普通人,表面上具有高学历,但一到社会上工作时就很难跟其他人才竞争,从此又衍生出许多大学生就业问题。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确实,目前非常欠缺中国本土培养的国际一流人才,但是中国真的没有人才吗?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的胡适、林语堂、蒋梦麟、蔡元培、李大钊、冯友兰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杰出人才。所以,应该说是现代的中国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但重点是为何在他们之后杰出的人才就寥寥无几了呢?关键在于他们都是自小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开始学起,从小就接受了一种重视人格发展的全人教育,当他们具备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后,再出国留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自然就如虎添翼一般。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以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殊荣的那些得奖者,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这些老人基本上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完成教育,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群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科学家。

事实上,中国传统的教育向来是以重視人格教育为主的全人教育,四书里面的《大学》被列为四书中必须先读的一本书,它强调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注重哪些方面。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大学》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就说明了,培养一个成年人学习的方向,首先应该是彰显个人良好的品德,其次是改革原先不好的习惯,重新培养新的习惯,最后就是能够使人达到一种最完善的状态。孔子也谈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做人首先要立志迈向人生的正道,其次确实把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发挥个人向善的特质,并能够做到推己及人,最后才能去发展自己的知识爱好。然而,现今的教育不论是家庭教育也好,或是学校教育也罢,几乎都缺乏这些清楚的认知,只知道“游于艺”。然而究竟游什么艺?为何而游?这些一概不清楚,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因为一开始就偏离了正道,所以很难有好的发展,接着就是发生许多心理问题,甚至还会造成社会的负担。换句话说,所有的学习都应该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为目标。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身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先学习了解自己,学习了解应该如何做人处事,学习了解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和应该如何在社会上贡献一己之力,最后行有余力才去追求学问。孔子还说,“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夫!”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若能够尽量学习古代圣人的思想并以礼来约束学生,那么就不至于会偏离人生的正道了。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凡是能够挣大钱的知识才是好的,对考试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才是重要的,以至于那些真正重要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反而变成一种形式的标语口号,就像是一个祖宗牌位,只是被人供奉在旁边。想到的时候,才大肆祭祀一番,剩下的时候根本与自身无关。

我们知道外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没有入学考试,基本上都是采取申请的方法入学,而且申请的材料就是学生们平时在学校的表现成绩,所以外国学生平时在学校里,老师不会教他们如何才能考上重点高中,如何才能考上重点大学,老师们更多的是教育学生们如何了解自我,如何了解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彼此定位关系,了解自己的固有文化,等等,外国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在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成长。所以,外国的大学生基本上能够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哪些专业,并且也不会为了别人而读书。为何诺贝尔奖得主绝大多数都是西方人,相信他们决不是为了想要得到诺贝尔奖而去研究一门学问,相反他们是在人格发展完全并充分了解自我后,才投入某一个自己想学的专业领域。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完全将自己投入某一件事情时,才能有所成就。

三、大学生缺乏完善人格的反思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快速地往市场经济的道路发展。学生们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和越来越昂贵的物价,促使着学生们想要一步到位的价值观亦是越来越普遍,再者反观国内的教育总是太倾向功利主义,忽略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周晓华认为:成人高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才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并直接体现在其择业、就业和成长发展过程中。[2]

学生们凡事习惯先从自己的利益去思考问题,造成了本末倒置的怪现象层出不穷。例如,为了能够使自己在班上的排名超越其他同学,而勉强自己去学习一项完全不感兴趣的专长,或去从事一项社会实践;又例如,有些学生为了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而去学习日语,原因是日语的题目比英语简单多了。而事实上,同学必须了解,做一件事就是以做好那件事为主要目的,如果一件事与另一件事挂钩,往往会使得事情变质。这也就是许多国外的大学根本不承认国内的高考分数,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个分数很令人怀疑。还有一些制度,本来在国外实施得很好,一旦搬到国内,就走样了。比如,托福、雅思或是GRE考试等,本来这些考试可以很客观地测验出一个学生的实力水平,但是,中国学生却是测不出来的,表面上分数很高,其实真正的水平却达不到。

在台湾曾经有一件轰动一时的研究生溶尸案件,有两位清华大学的女研究生因为同时喜欢上一位博士学长,而且彼此都认识,在一次争风吃醋中产生了杀人动机,其中一位女研究生就动手把另一名女研究生杀害,并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溶解尸体,企图湮灭证据,最后当然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最近还有一位郑姓大学生,只因为心情不好,便持刀跑去地铁车箱内疯狂砍杀无辜的乘客,直接造成4名乘客死亡、多名乘客受伤。还有许许多多的金融诈骗案件甚至自行研发毒品等,都是那些大家所认为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为,然而究竟为何会发生这些危害社会的案件呢?原因就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为何,更不知“仁”为何物,学校也没有适当地引导和教育他们,所以父母家长与学校在教育方面应该先专注道德观和仁爱之心的培养,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使同学们都明白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自我价值感,并将与人为善、和谐共存作为一生首要的目标,有了这些认知后,再来教育那些学科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自然就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严重问题,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界所重视的大学生能力,最重要的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学习能力与可塑性和主动积极的态度。这一点和儒家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可惜这种中国传统思想,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已经成为少数人研究的一门学科而已,再者,现今的大学教授也很少有人培养大学生做人处事的能力,学生也不晓得在做事之前要考虑会不会损害他人。结果,许多大学生就出现一毕业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情况,甚至出现啃老族的怪现象。

四、建议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雅号,可惜这种彬彬有礼、雍容大度的修养在一切只向钱看的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不可讳言的,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确实给我国经济、科技、制度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帮助,但同时也带给我们在道德、人格发展上的危机,而且社会的主流思想也一再给人们灌输:拥有越多的物质财富就越是代表成功的典范。殊不知,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正是迷失自我的毒品。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特别重视个人而忽视他人,只想着自己如何才能成功、如何一步到位,而鲜少谈及修身养性、人性道德。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都偏重于技能知识的教授,而较少涉及大学生们的人格教育等相关议题,虽然大家的物质生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中国也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精神生活却远远落后,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平更应加强。否则,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实际上仍是庸俗不堪。更会造成种种的社会问题,例如越来越冷漠的社会关系,互相猜忌、互相利用的人际关系,想要达到和谐社会似乎遥不可及。

大学的教育应该特别注重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可以利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提供给大学生一套有系统的生命教育,这才是大学教育的首要责任。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要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基础才能有所成就,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基础越深楼层越高,相反,若是没有根基,那么楼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因此高校教育应该教导学生注重德行和人格的系统性,重视个人与群体的共同福祉,于公可以达到利人利己的双赢局面;于私可以达到“内圣外王”的个人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Rogers),也是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就认为,一个人的人格自我发展(Personality self-development)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一个人能否完成“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而高校教育正是帮助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最后一关。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里说明了,中国古代老师们的责任,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们了解人与天地间的自然法则,解答人生的疑惑。可惜,或许是大过于重视专业分工,使得这些本来应该是人人都具备的知识,却变成少数人学习的专业,甚至是某些人賴以谋生的工具而已。也因此,现代能够确实做到这些部分的老师真是少之又少。所以,高校老师们必须先自我提升,努力地成为一位自我实现的标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具有通达的见识和心灵的觉醒。让大学生个个都具有高度、广度与深度的视野和关怀社会、和谐你我他的心胸。

参考文献:

[1][美]何姆斯,梅尔.爱因斯坦的智慧[M].汉斯,译.台北:圆神出版社,2003:118-119.

[2]周晓华.成人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80.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人文素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