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探索

2015-12-08 19:29曾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曾艳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目前许多高校都很重视的教学环节,河南工业大学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48-02

随着2004年、2005年两份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意见》的相继出台,各个高校都纷纷重视起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那么,什么是实践教学呢?一般认为,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实践教学指的是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问题调查的实践活动,与课堂理论教学互为补充;从广义上说,实践教学指的是围绕社会实践问题展开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堂外的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实践活动,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连成一片。本文是在广义的含义上来谈论实践教学的。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本科院校,有“省内211”之称,历来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因此在教学工作方面常抓不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河工大积极贯彻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进行大胆创新,已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每门思政课程都有社会实践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五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实践教学占三分之一。五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都引入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力图从本课程的角度给以分析和解读,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此外,除《形势与政策》课外,其余四门课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外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时,调查小组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总分。在调研题目的确定上,具有高度灵活性,思政课教师既可提供调研题目给学生以参考,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但都要结合现实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时,要结合该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体现该门课程的特色。

二、专题化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为此,在课堂教学方面,河南工业大学首先进行了专题化教学的尝试。在学校党委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进行专题化教学,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思政课五门课程都打破教材的章节编排,根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重新安排授课内容,一个专题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上下专题之间承接相续,各个专题之间相互衔接成一个课程体系,浑然一体。学校要求五门课对应的五个教研室必须集体备课,制作PPT和设计课堂讨论题,专题PPT及相应的说课内容必须经学校相关领导检查通过,否则修改到领导满意为止。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为每位思政教师上好课打下基础。当然,每位教师在具体授课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改动,便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增强教学效果。除了精心制作PPT和设计课堂讨论题外,教师在收集教学的新资料和相关视频方面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时代在发展,数据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平时得留意和保存这些新数据。为课堂内容选择的视频,要争取恰到好处或锦上添花。一般来说,视频时间不宜过长,挑选那些学生不清楚的、感兴趣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或融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画面清晰且解说词好的视频。这样,才能达到播放视频的效果。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适当板书,与多媒体教学互补。

三、打通课程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负责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领导别出心裁,继专题教学实行之后,又提出了打通课程教学,即一位思政课教师要上五门课,承担某个或某几个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学生的五门思政课,目的是提高思政课专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情感。之所以将五门课打通,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五门课程彼此间关系密切,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让大学生了解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是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屈辱史和奋斗史,真正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的法律和道德知识,提高个人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深刻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形式与政策》课紧跟时事热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剖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五门课的共同点是教书育人,重在以理服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打通五门课也是给予高校思政课现实情况的考虑。一般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授课的班级多,因而学生也多,尤其是大班上课,每周一次课,师生的了解和交流仅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期末课程结束,任课教师竟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或者大多是人和名对不上号,而学生也往往是连老师姓甚名谁都说不清楚,更何况师生不在同一个院里,此后师生之间几乎不再打什么交道。不像专业课那样,小班授课,师生之间能较快熟悉了解,并且因为同属一个院系,师生情感较深厚。而且,打通课程教学已有现实基础,河南工业大学思政学院的部分教师已经上过两到三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因此,五门课全面打通在实际中能够行得通。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形式多样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河南工业大学采取的形式可谓多样:辩论、讨论、做PPT发言、社会调查汇报、课外阅读活动、艺术表演、写小论文等。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有些内容必须教师主讲外,那些学生能动手动脑不难解决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目前的热点问题等都可以试着让学生来讲,采用PPT、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小组辩论甚至艺术表演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对于积极参与其中的学生,教师及时适当鼓励学生,充分肯定其表现好的方面,不吝赞美之词,对其不足之处要委婉指出。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绪论中可让学生进行“伟人介绍”,要求学生多角度介绍、评价伟人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友谊。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材料进行概况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比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地听要好许多。配合第一章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用相关原理知识点来分析当今的医患矛盾、雾霾问题,这些身边的热点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有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考查、巩固了学生对该章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endprint

五、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河南工业大学近年来尤其重视和提倡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测评。所谓综合考评学生,就是不仅以学生的书面作业为依据来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把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查也包括在内。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主要包括平时表现和书面作业。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迟到、早退、旷课及请假)、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及辩论的发言情况,是否认真听讲);书面作业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在此基础上的调研论文、读后感之类的小论文、随堂测试等形式,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一种或两种形式的书面作业。每个部分占不同比例计入总分。力图使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是对学生较为贴近实际的考查,是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真实情况的反映。平时考勤由任课教师在上课时把握。而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及辩论发言的评价,则由老师制定相关的评分标准,由各班一到两名学生组成评委打分后算平均分。当然,对于学习极不认真的学生,适度惩罚是必要的。如多次旷课的学生,学生的出勤一项可为零分甚至平时表现为零,书面作业明显拼凑或抄袭的该项评分较低甚至以零分计。

自学校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以来,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创新挑战了教师,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思政课堂不是思政课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内容,既要保证教师的理论教学,又要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反复思量和精心设计。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更要关注相关学术成果,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无形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以前教师讲清楚理论知识就行了,现在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琢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学,促使他们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感兴趣。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创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包括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书面作业,学生的考勤也占一定分值,所以学生随意旷课的情况明显改观,而且,为了在综合测评中有优良的成绩,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较为认真完成各项书面作业。这样,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我校在实践教学的创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打通课程教学要求逐渐在全体思政课教师中推广,对一些多年来讲授一门课程的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即使是曾经担任一门以上五门以下的教师来说,毕竟还有未接触的新课程,无论是谁主讲新课,充分备课上好课都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就是上过的旧课,也需要教师时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因此,思政课教师会疲于应付备课上课。所以,打通课程教学在短时间内会影响教学效果。二是几乎每门课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参加课堂外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次数偏多,也存在学生取巧敷衍的情况。必如,把一门课程的社会调查报告稍作修改交到另一门课程充当该课程的实践报告。这样,实际上几名思政课教师批阅了大致同一份报告,浪费了师生的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宗玲.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8,(1).

[2]周世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