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进行英语学习障碍的临床干预

2015-12-08 03:41王云峰邱贤耀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王云峰+邱贤耀

摘要:元认知,是在临床心理治疗或辅导基础上,使人们能够对自身的潜意识和其他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是对认知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如何去学习。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男女生各30人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元认知干预技术的临床干预,将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证明了元认知干预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问题。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条件性情绪;英语学习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96-03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国的英语教学能力都在提高,所以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正规的大学及用人单位都必须要求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及以上,在这种要求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问题日益凸显,学生变得非常的苦恼,明明知道需要通过学习而去考取,但是却又面临着想学又学不进的问题。时间久了,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低效的自我评价不断的暗示着自己,最终导致了恶心循环,甚至导致对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英语学习压力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当下,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障碍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升学率竞争严重的国度里,它更是成为了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凡是本人有努力好好学习的决心,一到真正学习时就想学学不进,想记记不住,做其他事情时都眼疾手快、敏捷伶俐,一到学习时就表现出许多毛病来,出现拖拉、磨蹭、疲惫、厌倦、低效等种种现象,几乎都是以学习障碍为主的心理问题。它是至今美国都解决不了的一种心理障碍。例如,美国纽约州教育局至今面对学习障碍学生无可奈何,采用特殊教育的方法,即拨出约占教育经费的五分之一,用来聘任大批的特殊教育老师,每位老师每次只教3~5名学生,而如此昂贵的成本,效果并不明显。

二、元认知干预技术介绍

(一)元认知干预技术

元认知干预技术(也称元认知干预技术或CEI技术)(Meta-cognition Intervention Techniqu)是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在二十多年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出的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应用技术,其适用范围广泛,不仅用于强迫症、恐惧症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对学科学习困难和学习行为障碍也有显著疗效,而且近年来,该技术对潜能开发、优秀人格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元认知干预技术是指通过心理辅导,使人们对自身的心理过程进行有效地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以解除心理困扰和发挥潜能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元认知干预”即自己站在高于自身心理活动之上对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及潜意识心理状态等心理过程进行反审、监督、调控,以更好地实施高效心理治疗、心态调试、人格修正和促进学习潜能开发等。元认知干预技术包括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暗示训练技术、情感组织者技术三个核心内容。

1.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条件性情绪反应本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其行为主体在某种情境下与某种刺经过强化与学习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其主要成分为条件性情绪,即人们一到某条件下便自动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从而牵动着相伴随的思维与行为。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看到,当这种条件性情绪反应实现的瞬间,人们的认知评价、知识检索、思维判断和相应的表情与行为也几乎同时出现。鉴于这种情绪反应出现的同时,也伴随着认知和行为活动的综合反应性质,我们称其为条件性情绪反应。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研究的情绪反应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状态下的有意识觉察到的或受意识调节的情绪反射,另一类便是在潜意识状态下的不易受意识或认识察觉和调节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称为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

2.临床暗示训练技术。临床暗示技术是心理学专业人员为了有效进行临床治疗或某种心理训练,自觉地运用暗示技术把接受治疗或心理训练者引发到催眠或放松状态,以便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暗示训练必须掌握三个要素:一是肌肉放松。每放松一次肌肉,其自身情绪体验就会放松与愉快一点。二是深呼吸调整。深呼吸的实质是放松胸、腹部肌肉,以更直接地影响情绪体验。三是用想象放松培养所期待的某种性质的积极情绪与水平。

3.情感组织者技术。在知识解释传统系统脱敏疗法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借鉴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渐进性肌肉绷紧放松后所产生的微微愉悦的情绪状态下,通过已有的成功经验或是对未来美好憧憬等积极知识的想象,与来访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相联系,作为原有知识固定点引导出一个概括性水平更高的积极情绪情感。在这种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的主导作用下,激活积极知识在头脑中的优势兴奋状态,促进新旧知识联结以及巩固上位积极知识的习得,实现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起到有效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所产生的心理结构的效果。

(二)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实施与操作

元认知干预的关键点,在于运用了高效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自身心理活动进行有实质效果的干预。如果不能把必要的知识输入到来访者的大脑中,就不存在元认知的技术化干预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共体现为四个过程:

第一是诊断与治疗心理障碍,消除症状,恢复功能。

第二是结合来访者的诊断治疗教会他们如何对自己的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和采用心理技术进行调控、治疗以至彻底消除症状等方法或技术。

第三是使来访者学会如何高效地应付当前的症状出现或旧病复发过程。

第四是逐步调整来访者产生焦虑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健康人的水平。

具体到学习障碍就是第一步解决全部学习障碍的种种表现,包括厌烦学习、学习时走神、学习时出现幻想等;第二步是在心理技术人员的帮助过程中,了解和诊断自己学习障碍产生的原理和方法;第三步是运用心理干预期间所学的技术实施自我心理干预,解决问题;第四步是无论来访者的学习行为状态完全解决了,还是解决得不够理想,都要自觉诊断自己的人格系统,逐渐解决某些可能会导致学习再度产生障碍的相关人格品质。endprint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把学习困难生变为天才生的后天培养具有非常高效的表现。元认知本质上就是消除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痛苦体验,以及这种痛苦体验衍生出来的磨蹭、拖拉、懒惰、厌倦等症状的过程;而这一治疗过程的本质其实是在学生大脑中重新构建一种“一到学习情境就能体验到轻松、愉悦,甚至是兴奋的积极的激情状态”的过程。这一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必然会衍生一种学习时专心致志、高度集中、思维敏捷等高校学习行为现象。因此,论断和治疗学习障碍的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学习行为和成绩优秀学生的过程。因此说,学习障碍难题打破了,培养学习天才生的难题也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三、研究问题

在学院利用英语学习焦虑量表筛查出英语学习障碍的学生,然后通过招募与自愿的方式,征集被试,然后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对这些英语学习困难生进行临床干预,找出条件性情绪反应对提高英语学习困难的有效方法,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与工具

1.外语学习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FLCAS)。外语学习焦虑量表由王才康(2003)翻译并修订自Horwitz编制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该量表共有33个题目,包括4个分量表:担心、紧张不安、沟通焦虑和害怕提问;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记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FLCAS总量表Cronbach's α为0.89,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FLCAS四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在0.34~0.83之间,平均为0.65,表示四个分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此外,统计分析表明FLCAS得分和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CET4)两者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99,p<0.05,说明FLCAS有良好的预测效度。

2.元认知干预技术、放松训练沙发、放松音乐等。

3.本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使用社会科学系统软件(SPSS),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被试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一、大二的各系学生。筛选的标准是:按提交上来的问卷统计分数,选出得分较高的学生,然后从中随机抽取男女各30人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三)研究程序

1.对参加临床干预实验的5名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3名专职教师与2名学生朋辈辅导员,他们均接受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系统培训)。

2.2013年10月至12月心理咨询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个体在两个不同条件下分别进行观察,这样每个个体都有两个观察值,我们把两个观察值看作是两个相同或相近的个体在不同的样本中(条件下)得到的数据,所获得的两组观察值为相关样本。

3.2013年12月试验结束,重新发放问卷得到新的数据,然后通过分析对比干预前后的变化得出结果。

五、干预过程与分析

现如今,学生的能力大多由考取的证书来体现,而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与爱好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科目可能会喜爱亦或是讨厌,对于讨厌的科目缺乏学习的动力,可能就会造成该科成绩较差。当成绩下滑,就会更讨厌学习该科目,随之而产生了对该门学科的考试焦虑症。当一到学习英语的时候,就产生恐惧与厌倦的情绪,该情绪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下降,从而产生了消极的自我评价,最终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个情绪就会被不断的放大。这种循环与英语学习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应。学习英语的时候(S),就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E),导致学习效率下降(R),经过不断的强化,只要一学习英语的时候内心就会运行这套程序。这个S可能还会慢慢的泛化至看到英语老师走进课堂。如图1所示。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缺少策略性知识,没有对突发事情的处理能力,这是大多数英语学习困难生的一个障碍。而策略性知识经过系统的练习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评价与指导。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使用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英语学习困难生,一开始先要调整他们的认知,调整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不正确的心理活动,与他们一同分析学习英语困难产生的原因,告诉他们这些心理因素对他们学习的影响。接下来与他们共同制定放松训练程序的内容,使用情感组织技术,让他们重塑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情景的体验,以达到最好的干预效果。最后在放松训练中教会学习者一些策略性知识,让他们以后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调适,同时利用元认知干预技术为他们制定一个积极合理的学习计划,长期不断的强化这种意识,替换掉以前消极的品质,让他们达到一个天才学习生的状态,以达到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的目的,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六、干预成果

本次研究历时两个月,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实验组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元认知干预技术有效地干预了英语学习障碍。在调查中得知干预后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变得高涨,内心已经不再讨厌英语学习,产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从后测问卷统计也可以看出,实验组问卷中第17题不想上英语课的人数已经从56.7%降至36.4%,第28题英语课觉得自信、轻松自在的人数由31.2%上升至54.7%,进一步证明了元认知干预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英语学习问题。

从后测问卷统计得知在干预后也存在变化不明显的项目,如第30题觉得学习英语语法太多,令自己吃不消的人数从67.9%变至66.1%,降幅不是很明显。很多学生的英语文法基础不好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学习英语语法还是比较吃力。还有一个被试因为干预期间迷恋上网,影响了干预效果。还有一位受同寝室一个患神经症的学生影响,那个女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很高,而且在临床治疗效果不好,她一直陪伴着对方,那个女生后来有自杀倾向,后来回家了,这个事情对被试的影响很大,造成了干预结果不明显。由于本研究的取样有限,为了论证这一个实验的效果,我们仍需要扩大研究,这也是元认知干预技术以后努力的方向。

七、结论

本次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元认知干预技术可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效的抑制他们厌烦、恐惧英语的内心活动。

参考文献:

[1]金洪源.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2):4-7.

[2]金洪源,王云峰,魏晓旭.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神经症、学习障碍与个性困扰的高效解决[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Horwitz,E.K.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J].TESOL Quarterly,1986,(20):559-562.

[4]邵志芳.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