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无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5-12-08 03:54张建会史苏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无机化学独立学院应用型

张建会+史苏华

摘要: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出发点,依据独立学院化工专业生源特点和培养方案的要求,对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目的是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形成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新体系,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应用型;独立学院;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35-02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依据独立学院生源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规范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办学形式,其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对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生产应用的技术所需的基础理论为主,同时也要使学生对技术基础理论领域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2]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无机化学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老师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大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大一新生,同时还要面对无机化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压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针对无机化学自身特点以及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我们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

一、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完成教材配套

教材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师资主要来自母体高校(一般为“985”或“211”高校),在授课时多数选用自己在母体高校使用多年的经典教材,其内容理论性较强,与独立学院生源的基础不相适应。有时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学院资助下,与科学出版社携手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教材。新教材主要突出体现以下几点:第一,注重细节,夯实基础。由于独立学院生源基础薄弱,使用传统的研究型本科生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上有困难。为此,在深度上删繁就简,降低起点和难度,减小坡度,重点内容力求详细,真正做到了清晰、易懂,可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学习。第二,加强针对性,注重实用性。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精选素材,加强针对性,注重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选材上突出与生命科学、药学、环保技术、材料科学等相联系的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增加案例教学,使其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介绍元素化学时注意基础理论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各章节中的应用与渗透,并对物质的某些性质规律加以适当的总结;注意渗透工程意识,不仅介绍重要无机物的实验室制法,还适当介绍工业制法(生产);注重介绍元素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三,合理编排,控制教材于合适的篇幅。注意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简繁多而复杂的数学推导,只讲述一些重要结论及其运用,做到“简明”而不弱化基本理论,使教材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如删去了溶液依数性的定量描述、强电解质(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理论性较强的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的描述如坐标变换和分离变量等、分子轨道理论、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电势-pH图、自由焓—氧化态图等。为节省版面,重新整合了四大平衡,将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合平衡作为平衡常数的应用,即水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列入到化学平衡一章介绍,不单列章节,同时降低计算题难度。思考题、应用题的选择以全面掌握课堂学习内容为原则,体现教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教学。独立学院的生源总体来讲,基础差一些,有少数学生基础很好,有的甚至是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学生,有可能高考发挥失常,所以教学不能搞一刀切,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学生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大类。对于应用型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弱化理论的推导,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元素化学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环境、生产、生活的联系。对于研究型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开拓学生眼界,适当开设与无机化学课程相关的选修课,对于考研深造的同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我院应用化学毕业生为例,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考研率在16%左右。

2.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全面提高听课效率。随着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不断涌现,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成为授课方式的主流或者全部。较之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能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即节约了课时,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4]。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使用多媒体演示。对于无机化学课程来讲,物质结构部分尽量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微观世界形象化,是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尽量使用板书,尤其是定律、公式需要板书推演,学生跟得上,记得牢。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MOOC、爱课程、网易大学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等优质资源为代表的网络课程正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巨大冲击。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仍然有很大挑战。多数学生面对庞大的网络资源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是走马观花式学习一下,缺乏系统学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些精品课程点击率极低。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上课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课程,适当把一些优质课程的学习当作课外作业。

三、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1.优化实验内容,做到事半功倍。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倍受重视。对于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仍然按照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研究型实验三个递进式层次的实验教学设课。在实验题目的安排上尽量与理论课同步,基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是重中之重,学会保护自己;训练学生规范操作,强调规范性;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术。综合型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重点加强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做”,更会思考。设计、研究型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活跃学生的学术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选题涉及化学和材料等学科,带有一定的科研性质[4]。

2.科学指导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在上实验课程之前,所有实验指导教师均由实验组长带头认真做准备实验,强调实验中注意的问题和让学生明白从实验中收获什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尽量避免“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在实验课之前,教师只对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实验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进行总结。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

3.科学合理的实验成绩考评体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法,创立新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学生的实验考核结果要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验水平及能力的高低,合理公正的考评方法既有利于教学管理,又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5]。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成绩的考评体系包括实验习惯、预习报告、操作规范、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五部分组成,要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中所占的比重,对那些操作认真,作业规范的同学要予以充分肯定。具体分值比例见下表1: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我国有300多家独立学院,且规模在不断扩大,势必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独立学院中开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化工类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在独立学院中办好属于自己特色的化工专业仍然存在一定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住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无机化学课程改革正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同时对其他课程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廷正.民办院校本科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探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5(4).

[2]杨本宏,张霞,姚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

[3]肖顺华,钟福新,刘峥,等.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J].梧州学院学报,2008,(6).

[4]张建会,杨东生,谢鹏,等.独立学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机化学独立学院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分析大学无机化学新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践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分子轨道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