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喜剧意识的幽默滑稽

2015-12-09 20:22马小朝
关键词:喜剧

马小朝

(烟台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中西喜剧意识的幽默滑稽

马小朝

(烟台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喜剧意识的幽默滑稽最能够充分表现出人类社会文化心理的发生机制和生命自由资源的审美升华。中西喜剧意识的幽默滑稽主要通过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语言放纵嬉戏引发的幽默滑稽,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引发的幽默滑稽,无意识差错和有意识误解引发的幽默滑稽。

喜剧意识;幽默滑稽;审美升华;社会文化心理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 10.13951/j.cnki.issn1002-3194.2015.01.008

喜剧之为喜剧需要表现具有审美价值的喜悦感情。所谓具有审美价值的喜悦感情就不是简单的笑,而是在深刻洞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复杂性、曲折性、甚至诡异性基础上的幽默滑稽。具体而言,人类为了实现从必然往自由的历史进步,需要建立起每个人必须放弃个人权利的社会规则。但因为遵守社会规则毕竟是一个压抑个体生命欲望的痛苦过程,所以,每一个人的意识深处都会潜藏着逃逸社会规则束缚的原始愿望。同时,社会规则的建立无疑伴随着社会劳动实践从低级往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无数的错裂罅隙;社会规则的建立还伴随着各个方面的利益博弈,其中包含着胜利者与失败者的不公平关系。由此,我们不难想象,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体自然不会自觉地严格遵守社会规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寻求破坏社会规则、释放生命欲望的机会。许多时候,正因为破坏社会规则、释放生命欲望的行为发生在历史的错裂罅隙或人为的微妙际遇里,其间有足够的主、客观空间使人们借助心照不宣的笑来巧妙表达共同的愉快与窘促。这就像两个男人在一家妓院偶然相逢的笑,双方都会有些愉快与窘促。愉快的是大家都释放了共同的内在欲望,窘促的是大家都违背了共同的规则。所以,弗洛伊德说:“由于文明压抑的影响,许多原始的乐趣现在都被审查掉了,而且永远地丧失了。但是人的精神发现,要抛弃这些乐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倾向机智便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使抛弃倒行,并且使我们重新得到那些已经丧失了的乐趣的手段。”①弗洛伊德:《机智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张增武、阎广林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84页。保罗·麦吉则说:“弗洛伊德还强调,成年人对于社会要求他们严格而又逻辑化地进行思考,和要求他们在行为上必须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作法,感到十分厌倦。他认为,人们需要定期地从这些要求的压迫中解脱出来,希望能复归到童年时代的情感、行动和思想中去,因为那里没有这些社会责任。而幽默恰恰提供了一种解脱,这正是成年人何以特别喜欢幽默的缘故。”*保罗·麦吉:《幽默的起源与发展》,阎广林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4页。玛丽·李·堂森德也说:“在一起笑意味着参与一种共同的文化,对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幽默在这一方面有助于开辟出一个公共空间,在这一领域或场域中,各种观念都能进行讨论和争论,不管它们是政治的、社会的还是道德的。在这一公共空间中表达出来的观点永远不会是单调的或单一的。大众幽默在玩笑的参与者中奠定了集体观念,但同时它也有助于定义并阐明那个集体中成员之间的歧异。”*玛丽·李·堂森德:《幽默与19世纪德国的公众场合》,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编:《搞笑——幽默文化史》,北塔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93—294页。所以,喜剧意识的重要审美要素之一就是幽默滑稽。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真正艺术的喜剧以深刻的幽默为基础。”*别林斯基:《诗的分类和分型》,《别林斯基论文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第188页。中西文学喜剧意识的幽默滑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表现语言放纵嬉戏的幽默滑稽

因为社会规则中的错裂罅隙和不公平条款,所以,中西方文学的喜剧意识常常通过表现语言放纵嬉戏的幽默滑稽来表达对社会规则的蔑视或冲撞,从而缓解个体生命欲望受压抑的痛苦。正如简·布雷默和赫尔曼·茹登伯格所说:“幽默确实能够在瞬息之间化解僵硬的社会规范——要知道,在平常我们却不得不遵循这些规范。”*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编:《幽默及其历史》,《搞笑——幽默文化史》,第5页。玛丽·道格拉斯也说:“正常的东西受到非正常东西的攻击,组织化的、受控制的东西受到生命力充沛的东西的嘲弄,这种生命力就是柏格森所说的生命的高涨,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换句话说,一个玩笑就是一部戏剧的具体体现。”*引自亨克·德里森《幽默、笑话和田野工作:来自人类学的反思》,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编:《搞笑——幽默文化史》,第326页。

西方文学喜剧意识中,表现语言放纵嬉戏的幽默滑稽传统仍然要追溯到古希腊。比如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剧中的阿提卡农民狄开俄波利斯来到雅典公民大会会场,采用粗俗的语言说:“我可是头一个到场,就像这样子坐了这个位子;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想望着田园、想望着和平。”“因此我这次完全准备好,要来吵闹、来打岔、来痛骂那些讲话的人,如果他们只谈别的,不谈和平。”*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58、359页。当出使波斯的使节甲说他们到达波斯王宫时,大王已经带着大军出宫到金山去了,狄开俄波利斯则信口回应说:“他‘出恭’了什么时间才把裤子系好呢?”*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罗念生译,《古希腊戏剧选》,第361页。这种蔑视或冲撞社会规则的语言放纵嬉戏,无疑实现了柏格森所说的“笑就是要使社会肌体表面的那种死板僵化变得灵活生动”的幽默滑稽。*柏格森:《滑稽的一般含义——相貌与动作中的滑稽——滑稽的延伸》,《笑与滑稽》,乐爱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亚里士多德就因为古希腊喜剧的这种语言放纵嬉戏而指责说:“因为有的人就是喜欢以玩笑的方式说和听。高贵的人所开的玩笑和俗流之辈不同。受过教育的人所开的玩笑和没受过教育的不同。这种区别我们在旧喜剧和新喜剧之间也能看到。在前者剧作家为了取笑而讲一些粗鄙的语言,在后者妙趣横生的语言更令人发笑。”*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5—86页。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源自他对古希腊喜剧的轻视,但他却指出了古希腊喜剧语言放纵嬉戏的传统。这种传统通过新喜剧延伸到了古罗马喜剧里。比如古罗马最重要的喜剧作家普劳图斯在其《凶宅》中描写主人公菲洛拉切斯的宠姬菲勒玛提恩与其女仆斯卡发互相对话的同时,菲洛拉切斯在旁边不断穿插自己的旁白。这些旁白里既有针对斯卡发的赞扬,比如“斯卡发可真聪明,这个坏家伙真懂得不少;她真摸透了情人的行为和心情。”还有针对菲勒玛提恩的赞扬,比如“老天爷!这真是一个又聪明又纯洁的好姑娘;我真做对了,就是倾家荡产也情愿。”“上天见证,为了这句话,我情愿再一次给你赎身,同时把斯卡发弄死。”“真的,我就是卖掉我的亲爸爸,也不能让你受穷讨饭,只要我活在世上。”“我希望现在就听见我父亲去世的消息,那我就放弃全部家产,让她来继承。”当然,更多的是针对斯卡发的诅咒,比如“天哪!我自己家里有了奸细了。上天把我狠狠地治死吧,要是我不把这个老太婆活活渴死,饿死,冻死。”“这挑拨离间的东西!我真忍不住,真想去抓瞎她的眼睛。”“真是岂有此理!我要是不把她千刀万剐,誓不为人!这个烂舌头的东西还在引坏我的女人。”“我希望我现在能变成一个毒疮去锁住她的喉咙,把这挑拨离间的坏东西闷死。”“我一定要先拿你试验节俭,让你在我家里整天不吃不喝。”*普劳图斯:《凶宅》,杨宪益译,《古罗马戏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1-13页。

从古希腊延伸到古罗马的喜剧语言放纵嬉戏传统在继续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西方经典喜剧发掘主题和营造氛围的重要艺术手段。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拉伯雷在《巨人传》里描写一件人们久久难以决断的法律诉讼案,不过是一串串文字游戏的随意堆砌。主人公庞大固埃采用的胡言乱语方式使当事人听得心悦诚服,使旁听席上的法学博士佩服得五体投地。另一主人公巴汝奇先生同一个英国学者陀摩斯特使用手势展开激烈的辩论,则完全是以此“胡乱”来应对彼“胡乱”。所以,德里克·布里威尔说:“在拉伯雷的作品中,有魔术师的形象、吵吵嚷嚷的闹剧、污秽的词汇以及喜剧的颠三倒四现象。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它们可以被称作‘狂欢’,它们跟笑话书有着非常明显的联系。”*德里克·布里威尔:《英格兰16世纪至17世纪的笑话书》,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编《搞笑——幽默文化史》,第156页。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因为驾驭语言的杰出能力,更使语言放纵嬉戏不落斧凿痕迹地融会在喜剧艺术作品中。比如《威尼斯商人》在描写犹太人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朗斯洛特的一段对话里,杰西卡说:“我可以靠着我的丈夫得救,他已经使我变成一个基督徒了。”朗斯洛特则戏谑说:“这就是他大大的不该。咱们本来已经有很多的基督徒,简直快要挤都挤不下啦;要是再这样把基督徒一批一批制造出来,猪肉的价钱一定会飞涨,大家吃起猪肉来,恐怕每人只好分到一片薄薄的咸肉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7页。这种语言放纵嬉戏引发的幽默滑稽,正如倍恩所说:“笑是严肃的反动。我们常觉得现实界事物的尊严堂皇的样子是一种紧张的约束,如果突然间脱去这种约束,立刻就觉得喜溢眉宇,好比小学生在放学时的情形一样。”*转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全集》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67页。应该说,拉伯雷和莎士比亚都巧妙运用了宏大严肃与渺小调侃的极端不对称的语言放纵嬉戏,来创造出超越一般插科打诨而深化主题、烘托氛围的幽默滑稽。

中国文学因为承担着表现道德劝诫的伦理目的,所以,常常喜欢运用语言放纵嬉戏创造出充满机智的反讽来引发若有所思的幽默滑稽。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描写主人公优丹,针对秦始皇扩大狩猎场的想法,故意赞同说:“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针对秦二世想用漆涂饰城墙的想法,也假意赞叹说:“善。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王伯祥选注,《史记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05页。《史记·滑稽列传》还描写主人公优孟,为了帮助已故楚相孙叔敖的儿子摆脱贫困生活,自己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声音笑貌。一年后,更装扮成孙叔敖为楚庄王奉酒上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贿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王伯祥选注,《史记选》,第504页。还比如《晏子春秋》描写晏子出使楚国,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这种运用语言放纵嬉戏创造出充满机智的反讽来引发若有所思的幽默滑稽,还表现在中国文化边缘的民间笑话故事里。比如宋代高怿撰《群居解颐》故事:散乐老崔嵬善弄痴大,帝令给事捺头向水下。良久,帝问之,曰:“见屈原?”云:“我逢楚怀王,乃沉汨罗水。汝逢圣明君,何为亦来此?”帝大笑,赐物百段。*《中国历代笑话集成》第一卷,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72页。宋代天和子撰《善谑集》故事:三国时,先主在蜀,严酒禁,凡有酿酒者皆杀。一日顾雍侍先主,登楼,见一少年与妇人同行,白先主:“彼将行奸,何不执之?”先主曰:“何以知之?”曰:“彼有淫具,何故不知?”先主悟其旨,大笑,乃缓酒禁。*《中国历代笑话集成》第一卷,第115页。明代冯梦龙辑《笑府》故事:一师昼寐,及醒,谬言曰:“我乃梦周公也。”明昼,其徒效之,师以界方击醒曰:“汝何得如此?”徒曰:“亦往见周公耳。”师曰:“周公何语?”答曰:“周公说,昨日并不曾会尊师。”*王利器、王贞珉选注:《中国古代笑话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56页。其幽默滑稽正如明代郭子章撰《谐语·序》所言:“顾谐有二:有无益于理乱,无关于名教,而御人口给者,班生所谓口谐倡辩是也;有批龙鳞于谈笑,息蜗争于顷刻,而悟主解纷者,太史公所谓谈言微中是也。”*《中国历代笑话集成》第一卷,第250页。或如清代陈庚著《笑史》,李为所作《弁言》称:“其事不越人伦日用之常,而其言多托之子虚乌有之例,以为不如是,不足以发人笑,不足以发人笑,必不足令人有所观感,而劝善以惩恶。是大体仿之《说林》、《笑林》,而用意则有深焉者矣。夫《国语》曾载优孟之衣冠,《史记》亦录滑稽之列传,可知天下事法语不如巽语之善入涕泣,而道不如谈笑而之感人。将见是书一出,读之者为之解颐,闻之者为之抚掌或因笑而知劝,或因笑而加惩,其有裨于人心世道岂浅鲜哉。”*《中国历代笑话集成》第四卷,第254页。

中国明代以后,有一些比较关注世俗社会生活人性复杂性的小说,也喜欢运用蔑视或冲撞社会规则的语言放纵嬉戏来创造幽默滑稽。比如小说《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在如来掌里一个筋斗云到了有5根肉红柱子的天边,不但在第一根柱子下撒了一泡尿,而且在中间柱子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第十七回写观音菩萨用紧箍收服黑熊精,意欲带回去做守山神,孙悟空说:“诚然是个救苦慈尊,一灵不损。若是老孙有这样咒语,就念上他娘千遍。”第二十五回写孙悟空因为打倒了五庄观大仙的人参果树,被大仙拿住放油锅里炸。孙悟空施法术用石头狮子替换了自己,结果砸漏了大仙的油锅。大仙骂道:“你这猢猴!怎么弄手段捣了我的灶?”孙悟空笑着回答:“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我才自也要领你些油汤油水之爱,但只是大小便,若在锅里开风,恐怕污了你的熟油,不好调菜吃;如今大小便通干净了,才好下锅。不要炸我师父,还来炸我。”这些蔑视或冲撞社会规则的语言放纵嬉戏,没有动摇皈依佛门正果的西天取经事业,只引发了喜剧意识的幽默滑稽。

二、表现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的幽默滑稽

因为社会规则中的错裂罅隙和不公平条款,无疑还会给社会生活中的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提供强烈的主观诱惑和充足的客观机会。这些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就引发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所谓“骤发的自荣”*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1页。的幽默滑稽。正如柏格森所说:“一个化了装的人是滑稽可笑的,一个被我们看作是化了装的人也是滑稽可笑的。由此类推,任何化装都可以被看作会导致滑稽可笑的做法。”*柏格森:《滑稽的一般含义——相貌与动作中的滑稽——滑稽的延伸》,《笑与滑稽》,第30页。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作家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第四组中的《托钵修士的故事》,描写一个奸诈的差役惯会敲诈勒索,比如他经常同娼妇们串通一气榨光嫖客的钱。《差役的故事》则描写一个托钵修士探头探脑到各个人家乞讨。他拿着一副象牙板和一支铁笔,任何人只要给一些好东西,总是当即写下名字;但只要一离开人家的房屋,又照例擦掉名字。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中的喜剧人物福斯塔夫,参加亲王的平叛行动时不但滥用征兵命令搜刮财物,而且在战场上目睹亲王同叛将潘西·霍茨波交手激战时,自己倒下装死。亲王杀死了潘西·霍茨波后,福斯塔夫在潘西·霍茨波的尸体上戳了几剑,而后谎称没有死的潘西·霍茨波站起来同自己恶战了一个钟头。还比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达尔杜弗或者骗子》描写一个披着虔诚天主教徒外衣的宗教骗子达尔杜弗在奥尔恭家庭中招摇撞骗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达尔杜弗在女仆道丽娜面前表演虚假造作的精彩情景:

达尔杜弗:(从他的衣袋内掏出一条手绢)啊!我的上帝,我求你了,在说话之前,先给我拿着这条手绢。

道丽娜:干什么?

达尔杜弗:盖上你的胸脯。我看不下去:像这样的情形,败坏人心,引起有罪的思想。*莫里哀:《达尔杜弗或者骗子》,李健吾译,《喜剧六种》,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第157页。

伪善的本质试图披戴上真诚的外套,不但泄露了自己沉迷情欲的丑恶灵魂,而且引发了虚假造作的幽默滑稽。正如菲尔丁所说:“真正可笑的事物的唯一源泉(在我看来)是造作。……造作的产生有两个原因:虚荣和虚伪。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鼓动我们把我们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衣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的责备。”*菲尔丁:《〈约瑟夫·安德路斯〉序言》,杨周翰译,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506页。“生活中不幸和灾难、天生的缺陷,只有是假装的,才可作嘲笑的对象。”“天生的缺陷则更不是嘲笑的对象了,但是如果丑陋的人偏想要别人称赞他美,跛脚的人偏想表现矫健,那么这种原本引起我们同情的不幸情况只会引起我们的讪笑了。”*菲尔丁:《〈约瑟夫·安德路斯〉序言》,杨周翰译,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07页。或者像英国作家梅瑞狄斯所说:“但是在喜剧家的眼中,贫穷是从来不可笑的;除非贫穷而想装得上流(而那是无望的),或者妄想比阔气,比排场(而那是愚蠢的),企图用自己的褴褛掩饰起自己的一无所有,那时才显得可笑。”*梅瑞狄斯:《喜剧的观念及喜剧精神的效用》,周煦良译,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第86页。

既然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引发的是所谓“骤发的自荣”的幽默滑稽,说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人具备判断、识别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的慧眼。所以,喜剧性作品中更常常有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被戳穿、暴露的幽默滑稽。正如菲尔丁所说:“把造作加以揭发,可笑的事物便得显露,而可笑的事物总会引起读者的惊奇和快感的。如果造作是由虚伪产生的,那么读者的惊奇和快感必较虚荣的造作更高、更强烈,因为发现某人原来和他假扮的身份正好相反的时候,比起发现他在他希望别人称赞他具有的品质方面稍有欠缺,必然会更令人吃惊,因此也就更加可笑。”“大罪恶是我们憎恶的正当对象,小错误是我们怜悯的对象,而造作,在我看来,则是可笑事物的唯一真正来源。”*菲尔丁:《〈约瑟夫·安德路斯〉序言》,杨周翰译,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08页。或者还如普罗普所说:“骗人的谎言并非什么时候都滑稽。倘成为滑稽的,它就如人的其它恶习一样,应该是渺小的,也不会导致悲剧性的后果。其次,它应该被揭露出来。没被揭露的谎言不会是滑稽的。”*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戳穿、暴露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的过程则常常表现为捉弄人的过程。受到捉弄的人越不自知,幽默滑稽的意趣越浓郁,正如柏格森所说:“一个滑稽角色的滑稽一般总是与他对自己的忘记成正比,他越是忘记自己,也就越滑稽。滑稽的人是无意识的,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好像是中了魔法,他看不见自己,而别人却能看见他。”*柏格森:《滑稽的一般含义——相貌与动作中的滑稽——滑稽的延伸》,《笑与滑稽》,第12页。比如《亨利四世》中的哈尔亲王和波因斯为了捉弄吹牛皮、说大话的福斯塔夫,他们同意与福斯塔夫一起去抢劫旅客。但是,二人在实施抢劫前却躲藏在一边。当福斯塔夫及其同伙得手后,二人冒充其他盗贼抢走了赃银。福斯塔夫在酒店里会见亲王和波因斯时,放肆吹嘘自己被一百盗贼团团围住,一人同十二人交手。亲王和波因斯戳穿其谎言后,福斯塔夫又辩解说早知道是亲王打劫,所以逃走。其中的幽默滑稽正如怀利·辛菲尔所说:“像福斯塔夫和哈尔王子,这两个人物仿佛又是古老的节庆和祭奠狂欢和争辩仪式中的喜剧角色。在古老的喜剧中,有一种争斗或称‘对驳’(agon)的场面,其中一个骗子或‘阿拉仲’(alazon),以亵渎的眼光盯着不准观望的神圣仪式。阿拉仲或与年轻的国王或与被称为‘埃伊龙’(eiron)的‘佯装无知的人’展开争论,被击败后便逃之夭夭。阿拉仲是一个自夸自擂的人,他宣称要多多分享争论的胜利。佯装人埃伊龙的责任则是贬低阿拉仲,使之陷入混淆不清的难堪境地。”*怀利·辛菲尔:《喜剧人物的状貌》,《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第254页。还比如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招摇撞骗的福斯塔夫妄图勾引福德、培琪的妻子,结果遭到两位女士联合起来使用计谋三次捉弄。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中一个福斯塔夫似的人物——招摇撞骗的帕洛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无畏,主动请求去夺回战斗中失去的战鼓。早已识破帕洛真面目的大臣怂恿勃特拉姆假装同意帕洛的请求,以便撕破其假面。不知底细的帕洛以为可以随便出去逛逛,然后心里盘算编一个什么样的骗人谎话,不料被勃特拉姆的大臣率领一群埋伏的士兵冒充敌军逮住。帕洛不但求饶,而且出卖了自己知道的军事秘密,还信口胡诌了许多诋毁自己军中将士的坏话,结果被大家一阵取笑和嘲弄。

因为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能在内心深处隐藏着破坏社会规则的动机,所以,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的机会。以此为出发点,喜剧作品中的捉弄人的行为,有时候会表现得比较温和,从而创造出相对轻松的幽默滑稽。莎士比亚就特别喜欢创造这种相对轻松的幽默滑稽。比如莎士比亚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驯悍记》、《无事生非》、《威尼斯商人》、《爱的徒劳》都是捉弄人比较温和,创造了相对轻松幽默滑稽的经典喜剧。正如德里克·布里威尔所说:“莎士比亚把传统的笑话和机智的应答结合了起来。不过,他表现了亲切、人性和同情,这比许多传统作品中心不在焉的玩笑倾向要高明得多。……他作品中玩笑的受害人都具有坚不可破的自信,即某种基本的自我主义;他在表现他们的同时,保护了他们。”*德里克·布里威尔:《英格兰16世纪至17世纪的笑话书》,简·布雷默、赫尔曼·茹登伯格编:《搞笑——幽默文化史》,第153页。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也不乏虚假造作或招摇撞骗。但因为中国人更主张从人伦和谐理想出发,发扬文学抑恶扬善的道德责任,所以,中国文学喜剧性作品更喜欢严酷捉弄社会生活中的招摇撞骗或欺世盗名创造出幽默滑稽。比如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故事里,邺县的官吏与女巫相互勾结,利用为河伯娶妇的幌子暴敛百姓。西门豹因势利导,假意说选妇不够漂亮,需要派女巫告诉河伯另选更漂亮的女子,于是把女巫投入河中。而后又派女巫弟子催请师傅,连续往河中投下三个女巫弟子。再后又假意说女巫与弟子都是女人不能报告事情,应请官吏前往说明事由,于是又把一位官吏投入河中。西门豹就这样通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式,严酷地捉弄了相互勾结的邺县官吏与女巫。再比如《河东记·板桥三娘子》中的旅客赵季,也因为机警地识破了开黑店的三娘子如何将人变成驴贱价出卖给路人的勾当,从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将黑店老板娘变成了驴。中国戏剧成熟时期的喜剧,继承了严酷地捉弄招摇撞骗或欺世盗名创造出幽默滑稽的传统。比如元代关汉卿的喜剧《救风尘》中的宋引章被周舍欺骗和欺凌,赵盼儿凭借其聪明才智、欲擒故纵,引诱周舍陷入了她精心编织的圈套之中。关汉卿的喜剧《望江亭》中的白士中的妻子谭记儿装扮成渔妇,利用杨衙内的好色、贪杯,巧妙地骗取了势剑金牌和文书,使其失去了迫害自己丈夫的凭借。明代康海的《中山狼》的东郭先生奉行“兼爱”的处世哲学,救助了中箭受伤的中山狼。中山狼脱离危险后,要吃掉东郭先生,幸亏一位杖藜老人凭借其智慧,捉弄了恩将仇报的中山狼而救助了东郭先生。元代高文秀的《双献头》写李逵化装成庄稼后生,保护孙孔目到泰安神州庙烧香。孙孔目被陷害入狱后,李逵装扮成庄稼呆汉探监,通过巧妙计谋捉弄了牢子,救出了孙孔目;而后再装扮成“伺候人”混进官衙,杀死了陷害孙孔目的白衙内。

中国明代以后,还是一些比较关注世俗社会生活人性复杂性的小说,也喜欢表现比较温和的捉弄人,进而创造出相对轻松的幽默滑稽。比如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写猪八戒因为贪色而遭到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化装成的美女一番捉弄。第三十二回写猪八戒因为巡山偷懒而遭到孙悟空的一番捉弄,等等。

三、表现无意识差错和有意识误解的幽默滑稽

因为社会规则中的错裂罅隙和不公平条款与人们主观动机的复杂纠缠,更会使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呈现万花筒般的复杂景观,从而会引发许多无意识差错和有意识误解的幽默滑稽。

所谓无意识的差错是指客观原因造成的差错,这种差错使矛盾的双方皆陷入无所适从。比如古罗马时期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描写一个商人有一对孪生儿子,不幸其中一个丢失了。祖父因为想念丢失的孙子,把在家孙子的名字索西克利斯改为丢失孙子的名字墨奈赫穆斯。墨奈赫穆斯·索西克利斯长大后,外出寻找失散的兄弟,来到失散兄弟居住的埃皮丹努斯。先后被墨奈赫穆斯情人的厨师、墨奈赫穆斯的情人埃罗提乌姆、墨奈赫穆斯的门客、墨奈赫穆斯的妻子、墨奈赫穆斯的岳父误认为是墨奈赫穆斯,从而引发了许多喜剧性误解。后来,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更是重新处理这个故事题材的经典喜剧作品,另外,古罗马时期泰伦提乌斯的《安德罗斯女子》、《两兄弟》、《婆母》,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17世纪西班牙作家维加的《傻姑娘》,19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碎罐》,俄国作家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等,都是无意识差错的经典作品。

所谓有意识的误解,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喜剧性人物的特殊性格,使矛盾双方难以沟通理解,从而引发相应的幽默滑稽。比如古罗马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描写吝啬、贪财的欧克利奥在自己家里找到一坛金子后,整天忐忑不安地担心失去金子,以致任何人的任何言行都可能隐藏着算计自己金子的阴谋,从而引发了许多喜剧性误解。另外,古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得的《古怪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的《达尔杜弗或者骗子》、《太太学堂》、《吝啬鬼》、《堂·璜》、《司卡班的诡计》、《贵人迷》,以及18世纪意大利启蒙作家哥尔多尼的《女店主》、《老顽固》等等,都是喜剧性人物的特殊性格引发喜剧性的经典范例。二是因为主观或客观境遇使矛盾中的一方处在敞明状态,另一方处在暗昧状态。敞明者心中清楚但不便用言语说明,暗昧者心中糊涂而行为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相应的幽默滑稽。比如莎士比亚的《维洛那二绅士》中在公爵府供职的凡伦丁同公爵的女儿西尔维娅相互爱慕,西尔维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情,假装托凡伦丁替自己写一封向人表达爱情的信,这种巧妙方法却使凡伦丁不识其中真意,于是有了处在敞明状态的西尔维娅心中清楚但不便用言语说明,处在暗昧状态的凡伦丁则心中糊涂而行为无所适从。还是《维洛那二绅士》中的女主人公朱利娅想念普洛丢斯,于是女扮男装外出寻找普洛丢斯。朱利娅来到米兰时,正巧遇普洛丢斯同修里奥一起弹奏乐器向西尔维娅求婚。朱利娅悲从中来,旅店主不明就里,二人一番对话充分表现了朱利娅处在敞明状态,她心中清楚但不便用言语说明,旅店主则处在暗昧状态,他心中糊涂而行为无所适从。莎士比亚《第十二夜》里的管家马伏里奥逢迎巧取、装腔作势,侍女玛里娅同托比和费边一起设计愚弄他。侍女玛里娅假装奥丽维娅给马伏里奥写了一封求爱的信,信里说:“照我的命运而论,我是在你之上,可是你不用惧怕富贵:有的人是生来的富贵,有的人是挣来的富贵,有的人是送上来的富贵。你的好运已经向你伸出手来,赶快用你的全副精神抱住它。”*莎士比亚:《第十二夜》,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47页。并且告诉他要脸带笑容,扎着十字交叉的袜带和穿着黄袜子,面对托比和仆人要皱起眉头,鼓唇弄舌地谈些国家大事,装出一副矜持的样子等等。后来,马伏里奥会见奥丽维娅时就有了这么一个对话情景:

马伏里奥:“不用惧怕富贵”,写得很好!

奥丽维娅:你说那话是什么意思,马伏里奥?

马伏里奥:“有的人是生来的富贵”,——

奥丽维娅:嘿!

马伏里奥:“有的人是挣来的富贵”,——

奥丽维娅:你说什么?

马伏里奥:“有的人是送上来的富贵。”

奥丽维娅:上天保佑你!*莎士比亚:《第十二夜》,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4卷,第62—63页。

这里是处在暗昧状态的马伏里奥自以为在敞明中,心中清楚但不能用言语说明;奥丽维娅则完全处在暗昧状态,她心中糊涂而行为无所适从,只好把马伏里奥当作发疯关进了暗室。侍女玛里娅同托比和费边才真正处在敞明状态却不愿说明真相。相互的错位断裂引发的幽默滑稽如同果戈理所说:“正是在喜剧里每一个人物进行活动的那种严肃中,可笑之处才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可是,他们自己却完全不是在开玩笑,绝对想不到有人笑他们。”*杜雷林:《果戈理论艺术》,《文学的战斗传统》,长春: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第180页。

中国文学也常常在喜剧意识中表现无意识差错和有意识误解的幽默滑稽。但中国文学因为抑恶扬善道德责任的严肃性,更喜欢采用无意识差错与人物性格矛盾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创造幽默滑稽。比如元代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描写李逵听店主王林说宋江、鲁智深抢去了他的女儿,李逵上山大闹聚义堂。这里的幽默滑稽显然源自李逵受误导的无意识差错与李逵嫉恶如仇性格的有机结合。中国明代以后最为经典的两部喜剧,更是一连串无意识差错人物性格矛盾有机结合的代表性作品。吴炳的《绿牡丹》写世宦子弟柳希潜和车本高因为请人代笔作文,分别获得了第一、第二名,另一位真正有才学的青年顾粲却屈居第三。车本高的妹妹车静芳因倾慕获得第一的文卷主人,派保姆前往柳府打探。保姆正好遇见了谢英,她误以为是柳希潜。柳希潜也听说车本高妹妹的才貌出众而朝思暮想。车静芳观柳希潜的言行,对其文才产生了怀疑。她决定出试题检验其真伪,柳希潜被识破了白丁面目。柳希潜与车本高又共同追求沈重的女儿沈婉娥,沈老先生决定重新严格考试一次。柳希潜与车本高丑态百出,终于露出了不学无术的真相。清代李渔的《风筝误》描写膏粱子弟戚友先、寄宿詹家的韩琦仲,因为放风筝而同才貌双全的詹淑娟、貌丑而急待嫁人的詹爱娟发生了一系列阴差阳错的误会。

中国文学也有单纯表现有意识误解引发幽默滑稽的喜剧性作品。比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里,描写女主人公崔莺莺请求红娘探问生病的张生,但当看到张生的回信后,又假装责备红娘说:“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将描笔儿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他下次休是这般。”实际上,红娘带回去的却是约张生月夜私会的诗简。第三折里,描写张生应约而至,崔莺莺又假装嗔怒说:“张生,你是何等之人!我在这里烧香,你无故至此,若夫人闻知,有何理说!”心知肚明的红娘也借机凑趣说:“你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夤夜来此何干?”中国明代以后,许多关注社会生活与人性复杂性的小说,更经常出现这种有意识误解引发的幽默滑稽。比如小说《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写唐僧因为孙悟空连续打死妖精变化成的女子、婆婆,要赶走孙悟空时,悟空说:“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猪八戒说:“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当妖精又变化为老公公再来蒙骗唐僧时,猪八戒又说:“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明代冯梦龙辑《笑府》故事:一新嫁娘,途中哭泣甚哀,轿夫不忍曰:“小娘子,且抬你转去何如?”女应曰:“如今不哭了。”*王利器、王贞珉选注:《中国古代笑话选注》,第266页。

[责任编辑:诚 钧]

On the Humor and Funny of the Comedic Sens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MA Xiao-chao

(HumanitiesSchool,Yantai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The humor and funny in the comedic sense is a full expression of originating mechanism of human’s so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distillation of the free life’s resources. The humor and funny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mainly are expressed through some aspects. They are undisciplined language, falseness or swindle and bluff, unconscious mistakes and conscious misunderstanding.

the comedic sense; humor and funny;aesthetic distillation;so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2014-09-08

马小朝(1954- ),山西侯马人,文学博士,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比较研究中西喜剧意识的审美意蕴”(12BWXJ04)

I 01

A

1002-3194(2015)01-0057-09

猜你喜欢
喜剧
“初创”杯喜剧大赛
杯具们的喜剧
球场上的喜剧大师 THE BRIEF PELICAN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十七年”讽刺喜剧的官方审查和接受
动物天生都是喜剧明星
宠物都是从喜剧专业毕业的
动物天生就是喜剧明星
动物天生都是喜剧明星